让学生在历史的海洋冲浪

2009-10-27 10:22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网络环境

王 玲

摘 要:学生步入九年级后,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可以合理有效地开发第二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第二课堂,更好地让网络为历史与社会教学服务。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学 网络环境 第二课堂

当我们的学生步入九年级时,有不少老师是谈“第二课堂”色变的,他们认为这项活动冲击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其实不然,笔者认为,只要科学地利用第二课堂,它同样可以为教学服务。至于如何来开发第二课堂,那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我们在本学期开学初尝试组织了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在历史的海洋冲浪。

21世纪是世界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网络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新的环境。有了网络,研究性学习得以真正地开展,面对浩瀚的历史海洋,学生真正感受了历史的丰富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教师都应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情感,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他们就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在课改大潮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带领学生遨游网络世界,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根据网络环境的特点、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要求和初中生身心发展水平,我们组织了网络环境下的第二课堂,这样可以在网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具体的实施分为“提出问题——网上冲浪——成果展示”三个步骤。

一、提出问题

在第二课堂上要解决和探讨的问题是师生共同提出来的。学生可能在课堂教学尚未涉及的时候就开始关注某个问题,也可能是在课堂上没有理解透彻尚存疑惑,或者是教材中没有展开、新课结束后学生出于好奇想探明某个问题。这时我们就把问题汇总到一起,在word文档中整理好,上传到校园ftp上,学生们来到网络教室时可以直接点击这个文档,随时看到我们共同提出的问题。例如,我们在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的教学中,师生提出并在第二课堂上探讨过如下的问题:

1.近半月来美国与俄国的军事冲突有哪些?为什么会有冲突?它们之间的冲突从何时开始的?

2.请上网查询历史上美苏军备竞赛的典型事例。

3.请关注美国大选,思考奥巴马当选的可能性及理由。

4.收集抗美援朝的史实,找出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并聆听之。

5.收集中美关系演变的资料,谈谈你对中美关系演变的看法。

6.收集关于海峡两岸关系的资料,请预测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7.收集巴以冲突的资料,谈谈导致巴以冲突的主要因素。

8.收集“大跃进”运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资料,结合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要求,谈谈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9.收集有关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关注神七飞天。

10.收集反映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资料,说说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意义。

……

二、网上冲浪

互联网上有许多专门的网站,为历史与社会学科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珍贵史实,不光是文字材料,还有历史文物、历史遗迹的图片及音像资料。对于九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具有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网上信息的搜集下载、word文档的编辑、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都比较熟练。学生在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里输入关键词,即可打开一扇扇通往历史海洋的大门。学生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实现一次实实在在的冲浪过程。

当然在网上冲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个别学生只是不假思索地从网上复制、粘贴整段甚至整篇的材料,这就要求老师及时疏导、指引学生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编辑,并适当加入个人评价,同时教学生识别网络信息的真伪。由于个别学生对第二课堂不予重视,想趁机上网玩游戏,影响了周围同学的积极性,这时老师要给予关注,加以制止和正确引导。

三、成果展示

当学生编辑好文字或图片资料时,就以自己的真实姓名建立一个文档,将文档上传到校园ftp上,大家可以互相点击来欣赏同学的劳动成果。老师可以组织同学们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辩论,例如: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还是用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学生争辩得很激烈。第二课堂上还轮流请同学上台来发表演讲,有些同学所整理的资料还会留到历史与社会正式上课前三分钟来展示,为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师生还共同评出最佳评论员。

有许多同学对于需要探讨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评价。例如,谢然同学预测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问题直到现在还未得到彻底解决,但是中国大陆、台湾、还有美国人民都是盼望和平的,所以,历史遗留下来的台湾问题就不难得到解决,中美关系一定能不断获得改善和发展。”

朱真如同学如此回答奥巴马当选的可能性:“我认为奥巴马当选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奥巴马是黑人,而在美国种族歧视依旧存在。民众在最后还是会选择保守,所以我觉得奥巴马机会不大。”

李粮耀同学谈中美关系时写道:“我认为中美关系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美国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为了称霸全球,它一定会阻止中国崛起,加上这次奥运会中国成绩又位于了美国之上,所以事情不会那么简单。美国必然阻止中国崛起。”

……

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们师生一致认为网络环境下的第二课堂具有明显的实际意义。

第一,学生有了一双“慧眼”,学会了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选择、判断,他们逐渐拥有了正确选择、判断、运用信息的能力。

第二,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

第三,网络的存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同时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避免了“吃不了”、“吃不饱”的现象,使学生具有更强的自尊心和成就感。

第四,促进师生关系的转变,网络环境下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中心地位,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

同学们是这样评价我们的第二课堂的:杨海泉同学:“课本上的内容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巩固加深,而且扩展了上课没有讲过的东西,对中美关系有了进一步了解,对美国的新一代领导人物有所了解,我们能学到上课没有讲但又很重要的知识。”

黎巧贤同学:“畅游网络,可以使我们了解过去的历史,知道各朝代的那些事儿、近代的事儿,知悉现在的时事,了解了从来没有关注的天下大事,而且网络上的许多观点可以使我们多角度地看问题,使我们看问题更有深度。”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研究生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网络环境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实践观对第二课堂建设的启示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高职职业生涯规划第二课堂的设计与开发策略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