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艳 王 柏 郝淑媛
[摘要]进入21世纪,生态危机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生态道德教育是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途径,而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生态道德意识的树立与提高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进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旨在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不断深化、促进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形成和道德人格完善、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5—0129—03
[作者简介]郑晓艳,王柏,都淑媛,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新领域,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9年1~2月期间,我们分别从大学生“生态状况态度倾向、生态知识掌握情况、生态教育氛围现状、保护生态环境实际行动”四个方面,在全国五所重点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进行了大学生生态道德状况抽样调查。其中,每个学校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共1 000份;回收问卷992份,其中有效问卷980份。问卷回收率为99.2%,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8.8%。从性别分布看,男生495人,占50.5%,女生485人,占49.5%,调查对象的男女生性别结构比率总体上相当。从年级分布看,大一学生344人,占35.1%;大二学生280人,占28.6%;大三学生200人,占20.4%;大四学生123人,占12.5%;研究生33人,占3.4%。调查对象以本科生为主。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状况
1.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水平
工业文明经历了两个多世纪,已经发展到了极致。今天,工业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人类深刻意识到,必须转变传统征服自然的观念,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人类在这个关键转折点上若不能走出所造成的生态危机,就可能毁灭于生态灾难之中。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状况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对待自然环境,有51.8%和40.6%的大学生分别认为“人类应该热爱大自然并非常关心生态环境”和“比较重视生态环境”;仅有0.7%的大学生表示“不关心生态环境”,这说明大学生对当前我国乃至世界的生态状况是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的。同时,有85.9%的大学生认为“生态保护是一件很紧迫的事情”,更体现出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思想先锋,对生态保护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关于“对于自然环境,你如何看待”的问题,选择“热爱并敬畏大自然,非常关心”的占51.8%,选择“比较重视”的占40.6%,有6.9%的学生选择了“只关心自己身边的环境”,“不关心”的仅占0.7%。当问到“对我国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持有何看法”时,有64.8%的大学生持“非常支持”的态度。而对于“如果市场上禁止使用方便饭盒和一次性筷子,大学生的态度如何”这个问题时,也有53.8%的大学生表示“十分赞同”。但当提到“对未来环境问题的改善”时,仅有27.2%的大学生“充满信心”,47.3%的大学生“有一点信心”,“有点悲观”和“感到绝望”的分别占23.1%和2.4%。虽然有信心的大学生所占比率达74.5%,可失去信心的大学生比例仍占1/4。这对高校进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同时也说明进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迫切性。
2.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知识的掌握情况
马克思曾尖锐地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日益控制自然,个人都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人类对生态知识冷漠,对自然界为所欲为、毫无节制,所造成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大学生仅仅掌握一些一般的生态知识并达成共识,情况不容乐观。随着调查的深入,大学生在生态知识掌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当问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解决所有的生态问题,大学生如何看待”时,选择“完全同意”和“基本同意”的分别为5.3%和29.2%(见图1),两者加起来之和为34.5%,比率超过了1/3。
而事实上,科技不是万能的,科学技术虽然能够解决一部分生态问题,但不可能根除生态危机,依靠科技只能治标但不能治本。由此可见,生态道德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治本之药,生态知识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理性基础,在整个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大学生生态教育的现状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召开,会议形成的重要文件《21世纪议程》提出“从小学学龄到成年都接受环境与发展的教育”,“鼓励大学设立对环境影响的跨学科课程”,“推广与当地环境与发展问题有关的成年教育计划”。根据联合国的要求,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应该包括学龄前儿童环境教育、中小学环境教育、大学环境教育以及专业环保科技教育。调查中,只有6.9%的大学生,会“经常”与自己周围的人谈论生态环境状况,还有56.2%和34.4%的大学生,分别只是“有时候”和“很少”与自己周围的人谈论生态环境状况,甚至2.5%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从不”与人谈论生态环境状况。由此可知,关注生态问题、保护环境,还没有真正进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问到“大学生所在学校是否有关于生态保护方面的课程和社团”时,有73.9%和81.6%的大学生分别选择“很少”或者“不知道”。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生态教育氛围欠佳,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高校在生态教育课程设置和生态社团建设方面是比较薄弱的。如果我国大、中、小学校普遍开设环境教育课,影响的将不仅仅是几千万在校生,数年后,其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问题成因
生态道德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更是越来越受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在生态道德认知水平与自律行为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尽人意,除了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传统观念、以及个人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原因外,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历史原因——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
工业革命以前,是人类把自然供奉于自我之上的时期。人类对自然给予的恩赐怀有崇高的敬意,并对自然顶礼膜拜。正如恩格斯所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科学技术的发
展使人类拥有的能力不断拓展,人们对待自然的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思想家培根提出“驾驭自然,做自然的主人”的论断。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也曾提出“借助实践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的观点。在他们看来,人靠理性能够解释自然的奥秘,成为自然的主人。而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则提供了得以完成这个任务的工具。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人类开始了“改天换地”、“征服自然”的实践活动。长期以来,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对自然的权利,要求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人的利益服务,人类是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可以无休止、无限度地征服与改造自然,肆无忌惮地索取与掠夺资源,以满足人类的各种欲望。人类在征服自然的凯歌声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引以为豪的奇迹,取得了物质文明的极大进步。但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随之而来,人类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危机愈演愈烈,人类在痛苦的反思中终于认识到,人类自身的行为失范是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人类中心主义框架的狭隘性,导致我们不能从更长远的、可持续性的视野,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拓展生态道德教育。
2.现实原因——市场经济和传统观念的影响
传统价值观认为,科学技术的主要功能在于为人类不断地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统治自然服务,它的价值体现在满足人对自然的索取上。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科学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人们破坏自然、榨取自然的工具和手段。这种价值追求必然导致科学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是不可持续的。传统的道德教育认为“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唯一相关因素”,“人是唯一的道德顾客,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在我们的道德教育体系中,大多是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面关系的规范,而很少提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等关系的规范。由于道德教育体系没能始终坚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导致了道德教育体系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的缺失和滞后。今天,虽然人类在受到自然惩罚的状况下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在不断进步,但是,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又使其很难在实践中迅速纠正这种价值错位。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个人和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惜破坏生态环境。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执法不够坚决,在以综合效益的眼光评价科学技术成果、消除只以经济效益一个指标来衡量科学技术成果的引导工作中,还有认识上的偏差。这就是大学生生态道德价值体系确立的现实背景。
3.个体原因——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不强
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更重要的是动员人们投身到生态保护运动中。只有落实到行动上的生态环境保护,才是衡量人们生态道德水平最直接的标志,否则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一句空话。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对自身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都比较支持,但对于其他的则反映比较冷漠。调查中有54.2%的大学生表示会“积极主动为生态保护事业捐款”,有84.5%的大学生表示“绝对不会在名胜古迹涂写留念”,有88.4%的大学生“在公共场所会把废弃物扔进垃圾箱”,90.8%的大学生表示“一定参加或者尽可能参加学校组织的生态保护公益活动”,93.9%的大学生表示会“立即关掉水流不止的水龙头”。这说明,大学生在日常活动中是比较爱护生态环境的。但是,“在发现有损于生态保护的现象发生”时,仅有23.3%的大学生表示“会积极制止”。“当大学生面对自己周围的人不爱护生态环境时”,有37.9%的大学生选择“会以爱护环境的实际行动去影响他们”。“在发现污染现象时”有74.2%的大学生选择“想制止但由于身单力薄而放弃或者视而不见”。显然,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更注重自身的生态道德素质,对他人则大多持“不愿多管闲事”的观点,大学生积极“参与生态保护活动”与很少“主动制止破坏生态的行为”形成巨大的反差。
三、拓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
1.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教育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世界整体的感觉、思维、认知等各种心理总和的反映,而且这种反映是能动的。生态环境意识包括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水平和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程度。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水平、保护环境的道德意识,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不仅要教育指导大学生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而且要让学生懂得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解决这种矛盾必须调节人的行为,人与自然只有和谐共处才能持续共同发展。大学生主要生活在校园中,校园文化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所形成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氛围,对大学生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深刻影响着每个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多年来,许多高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绿色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师生时时处处都感受着绿色、生态、环保、和谐的气息。生态化的基础设施所隐含的教育意义和示范意义,远远超出其产生的环境效益本身,成为影响大学生生态道德情感、保护环境行为的重要外部动力,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最直观而有效的生态道德教育。同时,要对大学生应遵守的生态道德行为规范进行宣传教育,内容包括尊重自然、崇尚生命、节约资源、绿色消费、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等等。但是,这些教育主要还是从学生管理和纪律约束的角度制定的,强制性色彩较浓,教育的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学校更应该从伦理道德的高度,充分开发教育资源,特别是教师资源,要从专业的深度和更宽阔的视野,给予大学生更多的知识和信息,避免泛泛说教,使他们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树立保护环境为荣、损害环境为耻的新环境道德观。
2.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水平
要真正理解和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仅仅靠学校的知识和理论灌输是远远不够的。实践证明,大学生必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在了解事实、分析问题的行动中提高生态道德意识。近年来,许多高校的团组织都在积极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或者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据我们了解,这些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很多。例如,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在担任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志愿者过程中,把“绿色奥运”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受到世界的好评。保护生态环境已经不再是一句口号、一个观点,而是大学生志愿者铭刻在心的道德行为准则。另外,组织大学生参加生态环境的科学研究,也是最佳的生态道德教育途径。这些活动使大学生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同时,思想境界和道德理想得到了升华。被中国公众科技网和《大众科技报》评为“2007年中国十大科普事件”的《2007—2008年大学生志愿者农村环保科学知识传播项目》,在2008年荣获了第九届“福特汽车环保奖”。该项目是由中国环境学会依托中国农大、北京林大和浙大等高校的团组织举办的农村环保科学知识普及活动,共组建了451支大学生志愿者农村环保科普小分队,有7 000余名大学生参加,足迹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4200余个村庄。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保护科普活动。如,利用村广播站宣传环保科普知识,组织有奖环保知识问答和播放环保电影等等。同时,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并联系有关专家为村民答疑、解惑。这项活动丰富了大学生志愿者的农村社会实践经验,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扬了志愿者精神。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了生态保护的科学研究,所涉及的研究范围广、针对性强,成效显著,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并先后获奖。大学生的研究成果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科学的意见,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了依据。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由于受到资金、师资以及组织管理等条件的限制,我们还不能组织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78.
[2]高中华.环境问题抉择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2.
[3]杰里米·李夫金等.熵:一种新的世界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6.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8.
(责任编辑:向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