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勇
摘 要 针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比赛和训练中心理障碍因素的调查和分析,本文探讨了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心理训练方法。
关键词 篮球运动员 心理素质 培养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篮球队,由于各队在技术、战术、身体素质等方面日益接近,一场篮球比赛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以及心理的临场发挥。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的意义和作用
心理素质培养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增强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具备比赛或训练所必需的心理状态,使身体机能、技术、战术心理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自我战斗力和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抗干扰力,改进球队内部的相互关系和保证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运动和比赛效率。
2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易出现的心理状况
(1)紧张胆怯。具有这种心理状态的运动员对即将到来的比赛表现为兴奋过度、焦急、信心不足。在生理上表现为呼吸短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四肢颤抖、面色苍白、口渴或尿频等,严重者还会出现痉挛和呕吐的现状。
(2)盲目自信,轻敌。运动员对即将到来的比赛的复杂性和困难估计不足,过高地估计本人或本队的力量,对比赛产生盲目的自信,一旦遇到挫折,便出现蛮干或无所适从的现象。
(3)篮球比赛的集体性。在篮球比赛中,同队队员之间配合失误,战术意图发生分歧或个别队员出现误投、误传、漏防等,均可导致同队队员之间产生消极情绪。
(4)篮球比赛的对抗性。篮球比赛中身体的接触非常频繁,由于对方队员无意或有意的身体对抗往往会激发队员的情绪波动,做出不太理智的举动,给整个球队带来损失。
(5)其他因素。球队以往的成绩、领导的要求、场外观众和噪音、比赛日程时间的安排和场地器材以及裁判的判罚等等都会影响到运动正常的心理状态。
3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心理培养与训练原则
(1)自觉性原则。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效果,首先取决于运动员的自觉积极性。教练员要尽可能使他们在自愿、自励基础上进行训练。促进自己的心理品质不断发展和完善。
(2)因人制宜原则。心理训练时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人心理差异区别对待,取得更好的成绩。
(3)重复系统性原则。心理训练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采取系统的科学的手段予以施教,让运动员体会到心理训练是必要的。
(4)实用性原则。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实用手段,使队员在训练中容易接受并实施,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4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心理培养与训练方法
(1)表象训练。表象训练就是通过回忆与想像,在头脑中进行练习,使之熟悉技能的操作。刚开始进行表象训练的时候,需要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保持一个姿势在15分钟左右,使自己尽量的放松下来。然后就可以开始想像练习一项心理或身体技术。
(2)注意力集中的训练。看静物注意集中,听到一种声音集中注意力,默数呼吸法集中注意。利用传球游戏,突破分球,定点、定时投篮等方法来扩大运动员的视野,培养运动员的注意力的转移、集中和分配能力。
(3)意志品质训练。增强运动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增加运动负荷和运动难度,利用语言、行动等手段来刺激队员的训练和比赛激情。培养运动员的自觉性、毅力和自制力。
(4)自信心训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投篮次数或投篮命中率,逐步树立培养和树立运动员完成各项任务的信心和能力。
(5)放松训练。放松训练的方法有: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自我暗示法等。通过放松练习,使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达到训练和比赛最佳状态。
5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变自发运用为自觉运用。在心理训练早期,教练员在传授了一定心理训练方法以后,要把心理训练和技战术训练一样,要有一定监督机制督促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并进行检查,直到队员养成习惯。
(2)由个别、零星运用变成系统运用。教练员必须认识到,全面系统的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而不是个别、零星地选用,才能够收到心理训练的整体效果。
(3)持之以恒,全面发展。心理训练是一个长期庞大的工程,不是短期能够看到效果,要求教练员在进行心理训练时要和制定技战术训练计划一样,制定一份全面完整的心理训练计划。
参考文献
[1] Kevin L,Dale Brown著.篮球心理训练[M], 张忠秋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 魏四成.浅谈赛前心理训练[J].湖北体育科技,1998.2.
[3] 孙明和等.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探讨[J].阴山学刊,2006.9.
[4] 李敏杰.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6.
[5] 王道明等.现代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综述[J].科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