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桂奇
人教版高三《语文》(2004年6月第1版)中,有这样两个“却”之用例:
①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孔雀东南飞》)
②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琵琶行》)
课本将“却与小姑别”注作:“退出来再同小姑告别。却,动词,退出来。小姑,丈夫的妹妹。”将“却坐”注为:“退回(原处)坐下。”笔者以为,这两个“却”均不可以动词“退”义释之,而应将其视为副词,释作“再”。
“却”,本作“卻”,《说文》:“卻,节欲也。”段注本改为:“卻,却也。”注曰:“节制而欲退之也。”本义为“节制”、“退却”,后由“退却”又引申出“返回”等义;既为“返回”,则自然是同一动作行为的又一次进行,故而,“却”便由“实”而“虚”,用作副词,被赋予了“再”、“又”等意义。关于“却”之“再”义,《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缩印本1620页)、《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缩印本967页),以及《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第1版,438页)等多种虚词词典中,均予以收录,至于用例,亦非常之多。
当然,“却”有“再”义,并不意味着①②中“却”也可释作“再”;因此,我们自有必要联系语境予以证明。
我们先来看《孔雀东南飞》。从“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抉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一段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两个信息:第一,此时的小姑虽具体年龄难知,但差不多已懂事或已相当懂事当毋庸置疑——不然,兰芝对她如此这般的真情流露便犹如“对牛弹琴”,自毫无必要。第二,兰芝与小姑之间的相处当颇为融洽,两人的感情亦十分深厚——否则,她在告别之时,想必不会“泪落连珠子”,进而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明乎此,我们也就有足够的理由认定:知晓因家庭变故而导致兰芝即将离开焦家的小姑,在刘兰芝“上堂拜阿母”之时,她就陪侍于焦母身边,一则能尽“扶将”阿母之责,二则可为与自己感情甚笃的嫂嫂送行。今日相别,何日相逢?已经懂事的小姑能不珍惜这最后一次的短暂相守!果如此,则兰芝在“堂”中与阿母别过之后,随之即可“却(再)与小姑别”——自无需从“堂”中“退出来”!退言之,即便此时小姑因不忍离别之伤或其他什么原因,不在焦母身边陪侍而置身于自己闺房,亦即兰芝辞别小姑时确实需要“退堂入室”,笔者仍以为不必释“却”为“退”;理由是,“入室”须“退堂”犹如进门之前须开门,可谓不言而自明,更何况课本注“退出来再同小姑告别”之“再”中,即已包含了“退出来”之意。不从“堂”中“退出来”,又如何去小姑闺房“再同小姑告别”呢?这是否意味着,释“却”为“退”是一种典型的“画蛇添足”!由此可见,若按课本注释,则不仅与上述小姑陪侍焦母身边这种情形相悖,而且在后一种情形中既有画蛇添足之嫌,又有将“却”之二义(退/再)叠加之弊,自不足取;与此相反,若释“却”为“再”,则可涵盖上述两种情形,切合诗中语境,当为确解。
而在《琵琶行》中,诗中的叙述文字更是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琵琶女不必也不能“退回(原处)”:被诗人“千呼万唤始出来”之后,琵琶女先是弹奏——“转轴拨弦三两声……”,因为弹奏,自然是“坐”着的。弹奏之后,她随即“整顿衣裳起敛容”。由于“敛容”即“正容,显出庄重的脸色”,是一个动词性结构,自不可能是“起”的宾语,故这个“起”即“起来∕站起”,亦即琵琶女“自言”时已是由“坐”而“站”(可见其教养和礼貌)。随之,诗人因“感斯人言”便开始自述,在诗人自述时,琵琶女仍是“站”着倾听的。这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中可以得到证明:“更坐”即“再坐”;“更”之“再”义,各种辞书中均予以收录,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语文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142页)“更”之“再”义中,更是举此例为证。“站”着听完诗人的自述之后,琵琶女不仅没有马上坐下,反而却是“感我此言良久立”,“良久立”之后,琵琶女才顺应诗人“莫辞更坐弹一曲”之请求“却坐促弦”;要再次演奏,她必须得“却坐”。你看,将“却坐”解释为“再坐/再次坐下”,是不是非常妥帖?与此相反,若按课本注释,释“却坐”为“退回(原处)坐下”,则明显与语境不合:如前所述,琵琶女先是“坐”着(弹奏),第一次弹奏完了之后,便一直“站”着(始时敛容,继而自言,接着听诗人自述并为之所感),根本不曾向前走动半步;既不曾向前走动,须坐下弹奏时又何需、又怎能“退回(原处)”?事实上,如果我们能想一想琵琶女良好的教养,至少已装有三人(琵琶女、诗人、客人)并放有宴饮用具的小船中的有限面积,当也可认定,琵琶女不仅不会贸然走动,而且也难有容她走动的空间!
综上所述,则前引二注便有必要予以改动。“却与小姑别”之注可改为:“再同小姑告别。却,副词,再。小姑,丈夫的妹妹。”因此语中“与小姑别”并不难懂,似可以简注——注“却”为“再”即可。至于“却坐”,笔者以为完全可以不注,因为《琵琶行》与《孔雀东南飞》之间仅相隔两篇文章,学生学习《孔》文时,对“却”之“再”义当记忆犹新;若非得加注,则不妨详注为:“再次坐下。与前文‘起(敛容)、‘更坐、‘良久立相应。”如此,是不是更有利于学生的阅读?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戚墅堰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