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写作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自己动手写一些东西,并恰当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效率,而且可以促进自己写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起到“教”“写”相长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师 写作 教育教学
在我国古代,评价老师时常将“道德”与“文章”两个词相提并论。“道德”指一个人的品德修养、精神境界。“文章”指一个人的文学修养、学识水平、写作能力等。古代的教育家除了以自己的高风亮节垂范后世外,还常以自己的奇文华章滋养后人、感化后人、熏陶后人。许多大教育家都特别重视写作,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远至孟子、荀子、中如二程、朱熹,近有蒲松龄。就是到了现代,教师以文章而闻名的也有很多,像叶圣陶、朱自清、鲁迅等。可见,在我国,教师是有爱写、能写的好传统的。西方教师同样重视写作。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当文学教师期间,曾写过一千多篇小作文。他是这样解释的:“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教会我的学生使用语言……当我的作文或短诗触动了儿童的心弦时,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努力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时至今日,由于网络兴起、书籍资料泛滥等原因,好些语文老师变成了“君子动口不动手”,东西是很少写了,能将自己的“写”与“教”结合,利用“写”来为“教”服务人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我们经常写一点东西,是很有好处的。人们常说:“教学相长”。对语文教师来说,“写”、“教”亦可相长。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曾说:“写作的实践,使我对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了更大的把握。作为语文教师,有一些写作的经历,肯定有助于他的教学。”可见,语文教师的写作与其教学实践关系密切。语文教师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发挥自己写作方面的专长来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
确实,根据教学需要,语文教师自己写一些东西,适当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可以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活泼、更加精彩,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那么,语文教师究竟如何将“写”与“教”结合起来,使写作真正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呢?笔者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写”与课堂导入结合
为课堂教学开个好头,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的导入,能牵动学生的思绪,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利用自己的作品来导入新课,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导入巴金先生的《愿化泥土》一文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堂教学开个好头。我先饱含感情地朗诵了自己写于巴金先生逝世时的一首诗——《悼巴金》:
风雨如磐忆当年,挑灯夜读《家》三篇。
文星竟随秋摇落,无情白云悠以闲。
然后由听到巴金逝世的心情,谈到巴金的人生,谈到他的作品,谈到他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伟大的人格精神,自然地切入了课文。
二、“写”与课堂情境设置结合
可以调动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唤醒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兴趣,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把握并理解作品中的情感,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以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为此,我注重联系现实生活,在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如李清照的名篇《永遇乐》(落日熔金),抒发的是她寓居异地时伤感孤苦、寂寞凄凉的心情。为了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情境中,在讲前,我先朗诵自己写的一首《咏怀》诗:
天涯何处是吾家?春江流水泛落花。
忍见中天月如许?且听东邻笑喧哗。
我先谈到自己独处异乡工作时的孤独寂寞,然后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离开亲友孤身一人在外时的感受,再叫学生读
作品,感受作品,这样学生很快进入到作品情境当中。
三、“写”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
把枯燥的知识传授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一般对照本宣科和干巴巴的知识“填灌”较为厌烦。为了让知识学习变得有趣,我经常写些东西。在学习柳永词时,为介绍柳永的生平,我填了《风流子·咏柳永》一词:
三变其善变,耆卿本非卿,人呼柳七郎。生官宦世家,沐琴棋书香,寒来暑往,刺股悬梁。叹平生,写尽人间词,难登黄金榜。啸傲红尘,浅酌低唱,未歌先咽,黯黯心伤。
为婉约正宗,长铺叙,慢词长调独倡;文人俚词,雅士俗人共赏。檀板歌一曲,身价倍涨,街头巷尾,众口传唱,风流才子,为人作嫁衣裳。
通过这首词,学生很快就了解了柳永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实践证明,这比干巴巴地介绍“柳永、名××,××人”之类有趣多了。
有时,概括文段大意也是较乏味的事,为了使教学从“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中摆脱出来,我有时也“写”一些东西。在概括《段太尉逸事状》一文的内容时,我预先仿古代小说章回拟了四联:
一:白孝德因王纵士;段秀实为民请缨。
二:斩暴卒,白将军震恐无计;说王子,段太尉慷慨有辞。
三:动贪念,令谌杖打穷百姓;感仁心,少荣义斥莽将军。
四:司农卿栖绫梁上;凤翔尹致货途中。
在概括文意时,老师或写出前句,或写后句,或让学生自拟,让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中概括文章内容,将对联补充完整,效果较好。学生很快便拟出了自己的上联或下联,有的学生还自己独立将全文另概括成了几联,有的学生课后还主动找老师请教对联的有关知识。通过这种形式,既培养了学生概括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对联知识,提
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四、“写”与课堂教学重点的理解与巩固结合
为了深化学生对某一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我也写上几句。如讲《蝶恋花》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句时,谈到王国维把它作为“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的第二层境界,描述“一个人找到奋斗目标,执着追求,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而努力”时,我填了《蝶恋花·登北中天台望芙蓉山书怀》一词:
伫倚高楼望西北,落日横照,芙蓉染金辉。山花依依撩蝶舞,春风细细扶人醉。
风光此处独秀美,滋兰树蕙,追慕先贤意。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在这首词中,我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句抒发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忠诚。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句诗的思想内涵的认识。
有时,教师仿所讲篇目的写作技巧写些东西给学生看,不但可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白居易的诗歌名篇《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有一杯无?”艺术上较有特点,诗人巧妙通过室外之冷衬托室内之暖,再以室内之暖烘托对友人的殷殷深情。为了加深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体味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我仿其手法填了首曲子《天净沙·冬思》:
冷风寒冰雪花,谷酒花生糍粑,黄豆红糖绿茶。味道太差,四顾彷徨无她。
五、“写”与课堂教学结合
还可控制课堂节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使课堂教学高潮出现。在讲完《望海潮》(东南形胜)时,我便以《望海潮》为词牌填了《望海潮·皇冈登览》一词:
三春胜日,皇冈登览,韶关风物如画。丹霞日出,云门落花,南岭飞瀑云峡。马坝访遗址,梅关蹈古风,钟听南
华。三江六岸,红灯碧树,映云沙。
化鹤北度关山,有千古名楼,百里荷花。范公奇文,杜翁佳句,诸斑泪洒舜华。晴钓洞庭水,雨赏圣安刹,细品茗茶。惆怅春梦易醒,月斜人天涯。
在词中,我仿柳永运用点染手法描绘学生们熟悉的韶关,同时介绍了我的家乡岳阳,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让他们知道语文原来可以同生活如此接近,从而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六、“写”与作文教学相合
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开阔学生写作思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而且有利于老师的作文指导和作文讲评。
以前,很多老师爱写“下水作文”,但现在似乎少了。很多人爱从网上下载或是书上找一篇,然后印给学生了事。但我觉得这样远不如老师自己动手写好。首先,网上、书上的东西常让学生有种距离感,他们不太感兴趣。其次,语文老师讲起作文头头是道,而提笔则半天写不出几行,难让学生信服。最后,老师自己写一写,既可感受一下写作的快乐,也有利于作文讲评。
有人对魏书生、丁有宽等著名中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的写作教学进行研究后发现:他们与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不同之处就是“教师与学生同写作”。在我们的大多数学校,存在着许多语文教师自从工作后,没有写过文章的现象,也就是说这些教师的写作教学方式是完全以说教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写作的,虽然花了很大的精力,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学生看到语文教师“假勤奋”之状,也随之跟着应付。而这几位特级教师因为自己写了很多文章,也让学生欣赏他们的文章,这种潜移默化的魅力就使得大部分学生感到老师们已经工作了,甚至成为全国著名教师后还在不断的写,学生们自然而然也就感悟到写作的价值。当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这种价值时,我们的写作教学就开始走向成功了。
以上是笔者对利用写作来为教育教学服务所作的一点尝试,当然,“写”与“教”结合的方式不只限于以上几种,“写”在教育教学中应该还有更广泛的使用空间与更灵活的使用方式,这有赖各位同仁进一步探索与总结。
★作者简介:毛忠林,广东省韶关市北江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