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义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生成是新课标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师生、生生在互动中,从心与心的交流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滋生出来的。面对课堂纷至沓来的生成,我们该怎样去扶植它、栽培它,让擦出的火苗熊熊地燃烧起来?
一、重视“学情”,反映真实
“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况。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及数学思想方法,对儿童的思维活动作深入研究,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找准教学的起点,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增加教学的体验性和成长性。
请看一组关于《圆的周长》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
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后,这样引入:
师:“我们知道正方形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呢?”
接下来将是学生自主探究,分组测量圆片,填写实验报告单。
此时学生还没进行动手操作,就有很多学生居然小声地说:“我知道的,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我知道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学生的小声议论,使教师原先预设中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了,失去了悬念。教师显得有些不自然:是吗?有些同学很聪明!继续探讨吧!(一切又恢复了原样,按照老师预定轨道前进)。
片段二
教师略带兴奋地说:“请知道圆周长与直径关系的同学举一下手。”结果全班竟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是啊,学生有书,他们已经预习了)。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书上看来的。”
师:“你们能提前预习,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值得肯定。那么你知道书上的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吗?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设计几个方案,来验证结论?”
师:“今天老师就请你们自己当一回老师,小组合作,用手中的这些圆片,以及刚才讨论的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来证明你们说的这个规律。”
第一位教师面对学生已经知道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这一始料未及的问题,老师一带而过,这样的教学在一定的程度上否定了事实,课堂成了执行教案、传递知识的过程,缺乏情感与思辨,是对学生活力生成的阻碍、压抑。后一位教师能够正视“学情”,肯定学生的发现,尊重学生的表现,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反映真实自然的课堂教学。
二、精心构建弹性教学方案
我曾经以为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密不透风,滴水不漏”;应该“天衣无缝,无可挑剔”;应该“精雕细凿,完美无缺”……有时为了上一堂自己满意的课,我常常把课堂教学中要说的每一句话、每个要提的问题都写下来。我总是“精心”地“预设”着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殊不知,这样的课也许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但学生却如同“被缝了翅的鸽子”再也难以展翅高飞。
那么对课堂教学进行预设时,应遵循怎样的方法呢?“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适时提一些“大问题”,在实施过程中要“大气”,重在全程大环节的关联式策划。考虑学习预设时要在“粗”和“精”上下功夫,“粗”的目的是各环节不宜过密,教学中出现一答一问往往是“粗”的功夫下得不够;“精”的目的是材料选择具有较强的思考性。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的、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案。
三、独具慧眼、捕捉资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现场性。教师不仅需要课前的精心预设,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还应独具慧眼,做一个有足够的思想和智慧准备的教师。在一些“可能”与“未知”发生时,能及时捕捉并理智纳入课堂临场预设范畴中根据需要改变预设目标,重新设置开放的适应学生需要的教学流程。
一位教师在教学《11—20数的认识》之后的一个游戏活动:
师:将10张数字卡片分发给学生。并请他们介绍手中的数字娃娃。
生1:我是11号,我是11—20中最小的一个数,它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
生2:我是16号,16是由一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它在15和17之间。
接着请他们照一定的顺序在台上排队。
当教师让学生回到座位时,学生一哄而散,秩序混乱,此时有一个学生说:“不要乱挤,按顺序走下去。”
“不要乱挤,按顺序走下去。”这“意外”的一句话却值得我们深思。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和顺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从小养成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