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高军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香火鼎盛 香客如流 高僧济济 水深龙多
2.教师出示正确的词语,让学生对照批改。
3.观察小黑板上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4.假如你是法门寺中的一员,你会有什么感受?自豪地齐读这几个词语。
设计意图:听写词语不仅检查了上节课中学习的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还帮助学生回顾了课文第一段的内容,为学生学习下文作了铺垫。
二、精读课文第二段
(一)整体感知方丈开导玄奘的过程
1.自由读课文第四至九自然段,思考:方丈为了开导玄奘,做了哪几件事?
2.学生交流。(问玄奘想做烛火还是做太阳、带玄奘去看林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整体入手,弄清这一段的叙述层次。
(二)联系实际,了解玄奘的远大志向
1.请同学们联系实际想一想,太阳和烛火相比有哪些优点?
2.假如是你,你愿意做烛火还是太阳?玄奘是如何回答的?
3.方丈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4.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太阳的优点,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做一名名僧和做一名普通僧人的区别,理解玄奘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三)品读感悟,体会两处树木的区别
1.学生默读第六、七自然段,思考:这两处林子有哪些不同?用笔画出相关词语。
2.学生交流,并指名到黑板上作对比板书:
树木稀疏 乱枝纵横、枝干又短又扭曲 成为薪柴
郁郁葱葱、遮天蔽日 秀颀、挺拔 成为栋梁
3.学生用笔画一画两种不同的松树,理解“秀颀、挺拔”“乱枝纵横、枝干又短又扭曲”。
4.再读第六、七自然段,找出两处树木有什么相同之处。
设计意图:设喻作比,寓托道理,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解方丈的妙喻,引发学生对于成才的理性认识。只有对两处树木的不同,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深入浅出,体会出其中蕴含着的哲理。所以,教学时让学生默读、思考、找出词语、对比板书、画画不同的松树,对这两处树木的不同有了清楚的了解。
(四)细读课文,领会哲理
1.同样是松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同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的第八自然段,从中找出答案。(出示第八自然段)
2.指名回答。
3.刚才你们用书上的话回答了老师,那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两个原因是什么吗?
4.会读书的人能将书越读越薄,这个自然段中有几个词写出了两处树木不同的原因,你们能准确地找出来吗?
5.学生讨论、交流。
6.出示一段话:
因为松树生活在()中,有了(),就()生长,成了栋梁;因为松树远离(),没有了(),不需要()生长,所以成了薪柴。
你能将刚才找到的词语填到括号中,组成一段通顺的话吗?
7.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8.齐读这段话。
9.方丈仅仅在讲树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回答“芸芸众生”,相机理解“芸芸众生”的意思。
10.人的成长与树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1.一棵松树要想成为栋梁不能离开群体,要竞争,要努力,一个人要想成才也是如此啊!让我们把上面一段话中的“松树”换成“人”一起读一读。
因为人生活在()中,有了(),就()生长,成了栋梁;因为人远离(),没有了(),不需要()生长,所以成了薪柴。
12.出示第十一自然段,齐读,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13.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方丈的意图,玄奘理解了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14.齐读第九自然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理解相同的树却有不同的结果是什么原因,到理解课文隐含的哲理,进行自我发现,有一个过程,这需要学生以课本为根本,对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在理解原因时,让学生先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再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然后找出文中的词语填空,学生始终把文本作为关注的对象,把读书作为理解的重要途径,如剥笋一般,一步步接近核心。学生理解了相同的树却有不同的结果是什么原因后,再来理解方丈意图,显得水到渠成,很轻松地突破了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