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2009-10-13 09:11李玉麟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发散思维质疑创新

李玉麟

摘要:知识经济的冲击、网络信息的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使得世界各国普遍意识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纷纷把教育改革的重点聚集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首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其次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发散思维,还要鼓励学生发展创造个性。

关键词:历史 创新 质疑 发散思维

日本早在1982年就提出“创造力开发是通向21世纪的保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新世纪的教育使命。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教师直接培养或给予的,而是在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下自主发展的结果。在美国,有这么一堂历史课:教师宣布考试分数后,发现学生垂头丧气,便说,如果想要加分,就给我10美元,但是只能是白种人学生。学生们都愤怒喊叫,拚命跺脚,把课本、书包扔向教师表示抗议。教师用早已准备好的盾牌来抵挡,并用水枪向学生扫射。学生们坐下来歇一歇的时候,教师严肃地说:刚才就是当年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反对种族歧视,组织示威游行的情境。他倒在了统治者的真枪实弹下,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给我们留下了《我有一梦》。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在这节历史课上,师生在教师设置的历史情境中演出了一场动人的历史话剧:教师高明地创设、引导,学生自然地参与,师生在历史情境中共同、真诚地感悟、探讨历史。在这里,没有“师道尊严”,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学的一切设置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尽可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而在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历史教学体系仍固守着教科书——教师——学生的陈旧模式,教科书是史料的载体,教师是权威的阐释者,学生是努力的听众。这就确定了教师的正确性与支配性,强化了学生的接受性与服从性,这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可能有良好的发展。现代历史教学强调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教学中要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来。

二、鼓励学生质疑提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我们习惯于让学生把历史当成纯知识去死记硬背,不需要有“疑”和“问”,记忆是最终目的。这是历史教学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的根本原因。美国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由此可见,历史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提问非常重要。

三、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知识是系统的、有联系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现了历史要素之间纵向或横向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一个点——线——面互动关系,形成系统。因此,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把零散的知识点连成线,整合成面。通过对这种知识的整合,既有利于学生深刻认识理解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如世界近代史上关于人口迁移活动的史实很分散,可引导学生对有关人口迁移的史实作如下归纳:欧洲国家对美洲国家的殖民,使欧洲人口迁入这一地区;16-19世纪大量非洲黑人被贩运到美洲;工业革命中,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美国西部开发引起东部人口西迁等等。从已知史实与结论推断、预测将来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发散思维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引导归纳世界近代人口迁移的史实后,可首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出现在教材中隐含的人口迁移的特点:旧大陆移向新大陆、开发地区移入未开发地区、农村移向城市。人口迁移的原因:新航路开辟发现美洲、殖民国家的侵略活动、经济发展需要、政府行为等。其次,要求学生根据上述结论分析,我国未来人口流动趋势: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现象将明显加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东部人口将出现西移现象等结论。

四、鼓励学生发展创造个性

历史学科实施创新教育,开拓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有着自身特殊的学科优势。首先,在历史教材中,大量古今中外著名的政治家、发明家、思想家、艺术家们为一种新制度的建立、一种新技术的发明,一种新理论的诞生……所进行的奋斗,对学生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无不具有启发教育作用,他们的崇高声望,往往也会转化为学生巨大的创造力。其次,过去性是历史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这种特点决定了历史无法重演,后人只能根据当时留下的众多材料来演绎历史。因而历史教材中除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客观唯一的外,其余的分析与评价应该说是没有唯一答案的。历史及人们对历史认识的这种特点,恰好给我们提供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空间。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时代的强烈呼声。历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要相信,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定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

猜你喜欢
发散思维质疑创新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