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标理念下如何搞好思品课教学

2009-10-13 09:11郝子军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思想品德教学改革

郝子军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以来,各地各校使用不同版本的教材,这就给一线教师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如何搞好课堂教学,从而实现新课标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这三维目标。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改革;思想品德教学

新课程改革后,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变了过去只注重知识的逻辑结构和知识传授的模式,而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教师的教学过程应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新教材呈现的知识内容少了,如果教师在课上只串讲知识,可能十分钟课就讲完了。这样的课,学生怎能爱上?兴趣何在?这是新课程改革后,每位思想品德课教师都会遇到的教学问题。怎么办?别无选择,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堂导入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若能设计出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激活思维,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气势磅礴,就很容易吸引听众。导入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大课堂,体验来源于生活,又扎根于内心,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是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而体验式教学就是我们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学生走进生活、亲自尝试、参与表演、调查访问、角色换位、情境体验等形式自主、积极、快乐地进行体验,达到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内化情感的目的。既突破重点难点,又满足学生好动、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要求,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三、新课程理念下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力求创新,不要因循守旧,勇于抛弃说教和陈规,努力形成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独特教学风格。其次,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发现和创造性的发挥,要创设创新教育氛围,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空间。再次,在教学中要把看书权、思考权、讨论权还给学生,提倡在看、思、说中质疑和提高。要呵护学生具有新意的念头,珍惜学生带有创意的言行。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得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

由于思想品德课抽象性的概念、原理很多,因此在讲课时,应根据教材具体内容,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每当引进一个新的概念和原理,应先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然后诱发学生细致观察、独立发现、深入分析、广阔想象,以抓住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随时注意学生的情绪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节奏,巧设问题情景,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寓言、诗歌、歇后语、民谣、谜语、漫画和音乐等融入教学中,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成功的体验,从而保持浓郁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新意识。只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以新的方式去诱导,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随之增长起来。

四、新课程理念下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人的思维往往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推行创新教育,更是起源于问题,收获于问题。由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甚至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教师不仅不要求全责备,还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摆脱原有的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式的禁锢,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重组,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新发现、新设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视为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学被窄化为知识囤积和技能训练。新的教学观则认为课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在对话中不断建构知识。同时,学生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他们必须具备批判意识,敢于直面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设法加以解决,形成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学不再重教知识,而是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它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生命活动。

对新课程理念我们不能作肤浅的、表层的理解,应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的教学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还要做到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自由留给学生。只要教师遵从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够上好思想品德课。新课程为基础教育打开了一片自由发展、蓬勃向上的新天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都能开辟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新思路。

猜你喜欢
新课标理念思想品德教学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浅议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如何提高学生思品课学习内驱动力
新课标理念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