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09-10-12 09:51田卫国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7期
关键词:科学方法思维品质思维能力

田卫国

【摘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新课标的突出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思维能力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是增强思维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思维品质 科学方法

数学修养和能力发展的关键是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优化思维品质,才能有效发展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质。思维品质是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数学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灵活性、批判性、开阔性、敏捷性等诸多方面。显然,如果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肤浅、狭隘、封闭、僵固,就很难学好数学知识,而深刻理解数学思想、牢固掌握数学方法就只能是空谈,数学素质的提高就只能成为空想。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思维品质的优化不是朝夕之功,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炼。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提高数学素质,适应新教材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和支配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而学习兴趣又是其中最活跃的成分,只有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有积极的思维,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呢?

1.制定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越明确的目标越有利于教学,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有学生对学习目标清晰具体,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2.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1)教师应有广博的知识。知识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广博的知识不仅是教师自身价值的体现,更到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2)教师应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苏霍姆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准确、生动,兼具风趣幽默、富有情感的语言,能给学生以亲切的感受,激发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亲切感,学生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的思维活跃,才能激发出灵感。

(3)教师应具有过硬的书写素质。教师的板书起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漂亮的板书使学生在上课求知的同时,自然受到教师书写艺术的感染熏陶,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对那些想知道而又不知道的东西,才会有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正式讲授之前提出一些与本课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其好奇心,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跃跃欲试,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思维能力的突破口

思维能力是构成智力的核心要素,而思维品质是个体思维能力强弱的标志。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关键。数学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及独创性。

1.思维敏捷性的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能够迅速而准确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速度,二是正确率。其方法是在教学中要有恰当的速度要求,或是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给学生展现思维过程,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提供结论,应注意给学生展现思维过程,将思维过程“有声化”,使学生知道教师是如何分析和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样,提问学生也要求其讲出思维过程,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路。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会体会出想问题应该朝哪里想、如何想,解题步骤是什么,使思考问题的思路清晰流畅,解决问题就能又快又准。

2.思维灵活性的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其特点是:

(1)思维角度灵活。从不同角度、方向去思考问题。比如用代数法、几何法等去解决同一问题,强调一题多解。

(2)思维过程灵活。思维过程中正向思维不易解决,可以尝试采用逆向思维,反而容易解决。比如选择题的作法,可以采用直接法、间接法。间接法可采用特值法、用选项验证排除法、用选项的差异去验证排除等。思维灵活多变,因题而异,做题才能快速准确。

(3)迁移能力强,能举一反三。通过一道题的解法,想到一类题解法。通过类比联想,由此及彼,把握问题的相似性。

3.思维深刻性的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善于深入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过程,它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一是教师通过一个有一定难度、思考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从而深刻地认识有关内容,也可以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设计成一连串的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深刻的思维活动,小问题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使学生不断增强思维的抽象性。二是教学中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思维,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深入地认识问题的本质,然后运用相应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4.思维独立性的培养。思维的独立性表现为独立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三、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增强其思维能力的关键

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正确的方法,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是增强学生能力的关键。教学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增强学生的科学方法,一方面以“自然科学方法论”为依据组织教学,另一方面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自然科学方法论包括学习和领会认识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新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判断思维是否具有独创性的一个重要依据。在整个过程中都渗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又贯穿着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数学教学中以自然科学方法论为依据组织教学,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按照科学的方法去学习,学会独立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有利于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应培养、训练学生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帮助他们掌握这一学科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从而让学生由“学会”转到“会学”、“会做”和“会用”上来。

参考文献:

[1]唐殿强.创新能力教程[M].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科学方法思维品质思维能力
科学方法在物理核心概念学习进阶中的作用
“四个全面”蕴含的科学方法对政治工作的启示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