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音乐课堂结构 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2009-10-12 09:51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7期
关键词:曲谱声部阶段

陈 燕

【摘要】音乐课是个完整的整体,它的结构组合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必须以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音乐素质为主线,优化“三阶段课堂结构”,即综合训练、新课、验收三阶段。

音乐课是个完整的整体,它的结构组合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前,音乐教学曾受传统教学思路的影响,每节课基本上是教师示范、学生跟着模仿的僵化格局,束缚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基于这种现状,要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必须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从音乐学科的特点出发,解决弊端,摸索出科学的课堂结构,即以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音乐素质为主线的“三阶段课堂结构”,即综合训练、新课、验收三阶段。

一、优化综合训练阶段教学

综合训练阶段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发声、听音、节奏、视唱等基本功的训练。这一阶段尽管训练的内容较多,但在教学中要力图做到“二强”:

1.目的性要强。无论进行哪种训练,都从教材的不同特点与学生现有的乐理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出发,安排与突破新课重点难点有关的训练。例如,在上新课《堆雪人》时,学生不易唱准大小三度和声音程,为突破这一难点,就在综合训练中安排了大小三度和声音程的训练。通过教师弹琴,学生听准了大小三度和声音程的音,掌握了它的特点,为突破新课难点创造了条件。

2.联系性要强。在进行基本功训练中,要与学生上新课时需要学生能迅速掌握的重点部分相联系。例如,进行听准二部和声曲训练时,就是为使学生能掌握好歌曲的重点合唱部分,这样学生在这一阶段中进行的基本功训练,就为其在新课中奠定了学习基础。

二、优化新课阶段

新课阶段主要包括四个环节:自学曲谱、汇报、视唱曲谱和填词。

1.自学曲谱。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让学生听本课所学的新歌的录音,使之能从整体上感受音乐,然后再让学生看黑板上的曲谱(事先抄好),进行思考,自己找出重难点。在这一环节中,要努力使学生成为音乐教学主体,让学生通过听录音,自觉去发现问题,捕捉信息,培养能力。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学生容易在变化音、音程跨度大小、节奏复杂等处提出问题。

2.汇报。这一环节的教学是在学生已自学了曲谱并知道了重难点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会广泛地向老师提出自学时找出的重难点,求得解决。在这里,笔者主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到解疑上,认真听取学生反馈出的信息,及时地给予答复,但不是教师包办代替,而是起调动、指导、点拨作用。调动,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互相争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在教唱《思乡曲》时,学生提出曲谱中六度大跳的音唱不准,笔者就充分调动学生发表见解,其中一名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在5和3之间加上1音就可以唱准。全班同学运用这个方法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

3.指导。就是教师在学生互相评论时,及时指导学生正确的思路。如在分析歌词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时,学生容易出现理解偏差、思路不正确等情况,教师就要耐心引导。有时,教师可用琴声或手势诱导学生领会所学习的乐理知识,如学生感到某个音唱不准,音的高度到不了位,教者就用手势示意,学生很快就达到了教者的要求。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互相交流信息,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整个课堂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为突破曲谱这一关做好了准备。

4.视唱曲谱与唱词。这一环节是在学生已经自主突破了难点后,需要整体学会曲谱的阶段。此时,教学侧重在音准上纠正学生唱的不准确的地方,这就使学生能准确地熟练曲谱旋律,为填词打下坚定的基础。填词比较容易完成,因为有利于填好词的各种训练早已掌握。尽管如此,还是应该注意对学生填词技巧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例如,在技巧方面有两种方法:第一是用二部模唱的方法。当一个声部的学生随琴唱歌词时,另一个声部的学生同时唱自己声部的曲谱,这样一来,每个声部的学生都能在和声中寻找自己的声部和音高,达到不跑调的目的。第二是看谱唱词的方法,适用于高二年级和识谱能力强的学生,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看谱唱词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一目双行”的技巧,把握住自己声部的音高,做到不走音。关于这一技巧的训练,用“四步两注意”的方法,即第一步唱熟曲谱,第二步哼唱曲谱,第三步用衬词代替歌词来唱,第四步用最慢的速度“一目双行”进行唱词。注意在唱歌词的第一个音时,眼睛就要看到第二个词的音,并在心里马上找到第二个音的音高,教师在指导时要注意一小节一小节或一拍一拍地教,不能一句一句地进行。

三、优化验收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歌曲处理,十分重要,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它要判断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能力是否已经形成,必须给予充足的时间,不能走过场。为了强化这一阶段的教学,应该把注意力放到表现力度和速度上。在表现上,做到进入意境,感情充沛,声情并茂。力度要从不同的歌词内容出发,做到强弱适当,速度要快慢适宜。

这一阶段还要努力做到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的高度和谐,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使师生教学情感产生共鸣,实现师生思维同步,进而与所学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能够潜心欣赏音乐。在上音乐课《大海啊,故乡》时,为了达到上述效果,精心绘制了图片:大海、蓝天、白云、帆船,教师在美妙音乐的伴奏下,以其生动而富有情感的语言音调,从容地吟诵歌词,老师的一切语言和情景展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此时,学生聆听优美的音乐,看着浩瀚无边的大海画面,感受着教师美好生动而又赋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景之中。来自情感、视觉、动觉、想象等一切可感的审美因素,从各种渠道综合地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极佳的审美境地。

总之,通过实践证明,这样设计课堂结构不仅能发挥好每个阶段的自身功能,而且也能较好地发挥彼此之间的联系功能,促进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亮.“双主体”音乐教学模式初探[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1,(2).

[2]卢淑燕.重视交往合作效应提高音乐教学效果[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1,(10).

[3]郭思乐.素质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J].教育研究,2002,(3).

猜你喜欢
曲谱声部阶段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脚印和海浪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夏日之恋
淮北花鼓戏的曲谱传承与保护问题探析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