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研究型学习的实施策略

2009-09-30 08:07曾庆学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15期
关键词:高师院校实施策略

曾庆学

摘要:研究型学习是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综合实践活动。指出了高师院校开展研究型学习的必要性,分析了研究型学习方式的作用,最后提出了高师院校研究型学习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研究型学习;高师院校;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237-02

研究型学习是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型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理念,一种全方位的学习变革,这种变革包括学习目的、内容、过程、方式以及评价等多个方面。

一、高师院校开展研究型学习的必要性

1.在高师院校开展研究型学习是时代的要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依赖因素,知识创新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就要求教育界在坚持“科教兴国”基本方略时,必须致力于对一代新人知识创新意识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研究型学习的目的正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高师院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2006 年初,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用15 年时间,把中国带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宏伟目标。高师院校是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者的基地,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性是大学教育的特征之一,大学应该培养专门人才、专业人才。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要打好他们的学术根基,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训练大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研究精神,即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3.研究型学习是高师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高师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应着重确立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大学生个性和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二、研究型学习方式的作用

1.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研究型学习方式是学习以一种探索世界的心态,在深入了解学习的内容后,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选题—成立小组—可行性分析—聘任导师—制定研究方案—形成报告—课题实施—结题和答辩。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具有科学钻研精神、不拘俗套的创新意识,能够发现捕捉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和灵感,并及时将其转化为研究认证的成果。虽然绝大多数大学生只能是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还不可能达到科学发现水平,但是这种强调让大学生自主参与的知识探索活动,可以促使大学生形成喜欢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有利于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2.开发大学生个性品质。研究型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 而是来源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 立足于研究、解决他们关注的一系列自然、社会或经济问题,涉及范围广泛。大学生具有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不同需要,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思维是开放的, 选择是自由的, 眼光是前瞻型的。他们具有充分的想象和思维空间,对自己的整个研究目标、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进行思考、设计、预测、评估, 也可以就研究过程的某一细节进行独立、深入的积累、挖掘、提炼, 打破思维定式, 开拓学习空间, 培养独立的个性品质和前瞻性思考能力。

3.教会大学生学习。当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影响之深, 使传统的一次型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的需要。终身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教育思潮, “活到老、学到老”已经成为人在知识经济社会的立身之本。未来社会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让大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 研究型学习方式强调的是“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让大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学习并尝试去解决问题。学会怎样学习, 这其实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学校教育应提倡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这是一种贯穿于人的一生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 是与他人协作、分享、共进的学习, 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学习, 是依托信息技术将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融会贯通的学习, 是以信息技术(包括通信工具、网络、计算机等) 作为强大认知工具的潜力无穷的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 研究型学习方式是一种“学习革命”的理念, 它以教会大学生“会学”为己任和使命。

4.锻炼大学生交往能力。具备积极合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 社会的人文精神弘扬也把乐于、善于合作作为重要的基石。但是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培养大学生合作精神的机会并不多, 且较多停留在口头引导鼓励的层面。研究型学习则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交往的空间。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 要培养、发扬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在研究型学习课程实施中, 为更好地解决问题, 大学生、老师之间必须学会相互理解、彼些尊重和信任, 学会互相帮助和支持, 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和亲密的伙伴关系。

5.塑造大学生务实精神。研究型学习方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其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社会发展动态,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将主观意识、设想转变为客观实在的行为。研究型学习的过程是物化的过程, 不仅注重学习书本知识,接受外界信息,而且重视将理论型、规律型的材料和信息,经过自身有目的、有选择、有归纳地处理、验证和加工,形成一套科学的结论、工作方法和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案,甚至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科研成果。它特别强调动手能力,要求大学生必须以务实的科学态度对待学习过程,利用自身的潜能和逻辑判断、推理、求证能力达到研究目的。在我国,在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后,研究型学习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研究型学习正以其丰富的内涵、实用的价值逐渐为人们所认可。关于它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它将对教学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三、高师院校研究型学习的实施策略

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重视系统传授书本知识, 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中心, 教师从绪论讲起, 给大学生以完备的知识体系, 而忽略了大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思维和自主学习。要调动大学生研究型学习的积极性, 就要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以大学生发展为中心, 一切活动以大学生的研究型学习为主导, 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进行案例教学。

2.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确立自主、合作和协商的新型师生关系。自主就是在研究型学习中强调大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大学生作为建构的主体, 体现为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和明确的学习目标, 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调控。合作就是在研究型学习中, 要求大学生具有主动探究的精神, 而且要求大学生对自己的探究结果作出总结和评价。研究型学习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就是“教学相长”,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处于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这种自主建构一方面体现为教师自身知识的更新与创造, 另一方面体现为教师从事教学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有效地组织研究型教学活动的开展。协商就是教师与大学生以平等身份出现, 通过理解和沟通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达成共识。

3.推行研究型学习导师制。本科教学中,各学科教师一般只负责本学科教学,课后与大学生交流的机会很少,使得研究型学习不能顺利实施。可以推行研究型学习导师制,教师发布研究型学习课题,大学生报名参加课题, 以课题为载体,形成导师和大学生的结对关系,便于导师有目的地进行指导。

4.吸收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基础教育的研究型学习相比,大学的研究型学习更强调真实性。让大学生真实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亲身感受科研的全过程,甚至可以让大学生自己进入社会,在社会的真实环境中学习,获得一定的工作、研究经验,这样不但可以缩短本科生走入社会的适应期,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和国外大学生相比,中国大学生缺少这种发展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机会。

5.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设立创新学分。为了实施创新教育,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设立创新学分。对大学生在第一课堂外实施的一系列创新活动中取得的创新结果给予一定的学分,以此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和学术科研活动。创新学分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要拿的学分,只是对某些优秀大学生的课外科研成绩的一个肯定。

6.开展网络环境下研究型学习。信息化教育最根本的特征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因此, 网上资源与多媒体网络环境也是实施研究型学习的重要条件:

首先,因特网上的关于自然、社会、生活以及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为研究型学习提供了研究、探索、实践的材料。其次, 基于网络的搜索引擎、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工具如几何画板等为研究型学习提供研究、探索、实践的辅助工具。第三, 基于网络的教学支撑平台, 特别是基于Web 的协作学习平台, 为研究型学习提供了交流、协作和项目(活动) 管理工具。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研究型学习, 不仅为研究型学习提供大量的信息支撑, 也为跨系、跨学科的研究型学习提供可能, 我们可以通过校园网发布课题、选用信息资源、交流信息和发布成果等。当今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 让他们在网络中学会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分析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利用网络打破研究型学习的时空障碍, 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霍益萍,张人红.研究型学习的特点和课程定位[J].课程·教材·教法,2000,(11).

[2]普通高中“研究型学习”实施指南(试行)[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

[3]夏伟,汤莹滨.高等教育中研究型学习推进策略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4]向欣.基于网络的研究型学习[J].现代教育科学,2003,(4).

[责任编辑陈凤雪]

猜你喜欢
高师院校实施策略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师院校禁毒防艾课程中的应用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中反思的现状与对策
高师院校非师外语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创建研究
结合学科定位谈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