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美丽的课堂

2009-09-30 08:07黄小玲
新课程·上旬 2009年15期
关键词:美感文学作品美的

黄小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这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目标的三维之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应义不容辞地承载起教改之重任,将美感教学渗透语文课堂,还语文课堂教学美丽多姿之面目。

语文教学离不开美。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反观教育现状,美育是触目的薄弱环节,亟待唤起重视,加以强化。儿时的我就知道“德、智、体、美、劳”,但有哪位先生将其落到实处?美育的直接职能是提高审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这正是培养人才的必要途径。现行语文教材中70%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作用之一就是“美感作用”。所谓文学作品中的美感作用即“通过艺术现象的感染力影响人的理智、愉悦人的情感,激发读者的爱憎,从而培养读者健康的情趣和高尚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文学概论》)这样,原来两大独立的学科,文学和美学有机融合,因此,语文教学不仅离不开美育,而且有待于强化。

广泛挖掘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课堂中的美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教师的言传身教之美;学生自主学习之美;文本之美等方面。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教学活动的“主持人”,其言行、装扮、人格势必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那么教师的启发、引导、评价必须得体;力避语言的浪费,如“好不好”、“那么”等口头禅;相反,优雅得体的肢体语言,含义丰富的无声语言,简洁、生动、形象的描述,解说都能增添语文课堂美的色彩。语文教学不是一时的认知,而是长期的熏陶,一个高品位的教师,其自身对学生就是一种人格的审美导向,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育人。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其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一旦调动起来,学习便成为快乐的旅行,沿途亮丽的风景会不时呈现在你眼前。以《社戏》为例,我在教学时,放手发动学生,让他们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文中少年朋友和乡民们那种情谊。一个从上海转来的学生说,他在上海读小学期间,从未感受到同学间的友谊、邻里之间的关爱,因而得出结论:文章表现的是乡民的淳朴热情,宣扬的是人性美,而今现代都市文明的发展,却将其丢失。无论学生有怎样的发现,教师不应遏制,一小点灵感将来有可能迸发成火花。

文本资源的挖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文本便成为语文教学中审美教学的载体。文学作品可分小说、诗歌、散文等,不论何种形式的文学作品,都具有三方面的美学特征,即形象性、情感性和(下转第119页)(上接第49页)语言美。课文中古今中外各阶级、各阶层的人物形象具特色,美不胜收,仿佛一道人物画廊,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

那么,如何构建课堂之美呢?我觉得以下方法可以尝试:

感受美。前文已述,文学作品具有情感性的美学特征,是作为审美对象的客体。教师备课时,是审美主体,必须具备美感的心理要素之一:情感。试想,一个缺乏情感的语文教师是很难与审美客体相融,和作者一起经历情感的冲撞,产生共鸣。在教学中,审美主体发生变化,学生是审美主体,教师起媒介、桥梁作用,化作者之情为己之情,以引学生之情。用“情”开启学生智慧之窗,激发学生审美潜能,使之积极主动地徜徉在美的意境中。如当孩子们读完《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泣不成声,流下了同情之泪。

再现美。如果说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原动力,想象则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正如高尔基所说:“艺术家靠想象而存在”,艺术是想象的产儿。审美主体为了获得较高的审美效应,必须利用想象的广阔性和多样化,再现艺术美,甚至达到更高的审美境界。如教学《孔乙己》时,对于孔乙己的结局,小说没有作具体的交代,我就让学生发挥想象。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其结局众说纷纭,其离奇悲惨令我瞠目。不同的想像表明审美主体获得不同的审美效应,总之,没有想象,语文课堂教学就失去自由的空间。

创造美。语文教学的过程、欣赏和创造是同步的,学生正是凭借想象和情感从文字符号中领略生活的真谛,进行艺术再创造。如课堂上的口语训练,短剧的编排、表演等,学生既是欣赏者,又是创造者,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培养了创造力,也使学生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创造美的另一表现形式是书面作文,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和体验,便暗暗滋长了创作欲望。尽管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但其精髓应是创作思想,一篇文章思想境界所能达到的层次,直接由其审美情操决定。

此外,还有其他形式的语文课堂教学之美,如教师的导入之美,学生的活动之美等等。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有美的存在;语文是美的,语文课也应该是美的,作为新课改时期的语文教师,应致力于发现和挖掘这种美。

综上所述,转变教学理念,语文课堂教学应与美感教学相生相成。构建美丽课堂,激活课堂气氛,营造具有丰富知识内涵和审美情趣的学习环境,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转化成美感享受,使学生在欣赏美、创造美的同时,健全人格,陶冶情操,从而完成素质教育的使命。

作者单位:安徽省泾县昌桥中学

猜你喜欢
美感文学作品美的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好美的雾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