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会民
[关键词)课堂教学;提问;科学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09)08(B)-0041-01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训练、能力形成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而教者在这一环节上容易陷入盲目性和不合理性的误区。如何使语文课堂提问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启发点拨于“愤”而未发之时,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轻松自如中达到目标、完成任务呢?
抓住契机,设“扣子”
学生接触文章时,不是一开始就有情趣的。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据目标,抓住突破口,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作为“障碍”。当学生急于想解开这些“扣子”(问题)时,也就意味着思维训练的实现,教学目标的凸显,学生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如教授《死海不死》一文时,笔者让学生思考题目中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是否矛盾、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的“死”字又指什么等问题。通过这几个提问创设的“扣子”,难易适中,目标明确,这就能激活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并带着这些问题研读课文,寻找答案。最后当学生解答了文中“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就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又如,笔者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个看似简单却又很难回答的问题,很自然地诱导学生细研文本。然后笔者又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孔乙己”名字的深刻性,解决了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设“扣子”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由浅入深,有递进
教师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还远远不够。它需要施教者站得高、看得远,从整节课、整篇文本来筹划,适时设计出科学有序的提问。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逐步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处发展。如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可采用逐层递进的方法提出问题。教师设立“作者选用了哪几个小故事刻画志愿军战士的形象”的问题,学生经过研读文章得知有三个,即松骨峰战斗、火海救儿童和战地谈话录。教师可继续设问:“这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通过再读课文得知,通过松骨峰战斗的故事塑造英雄群像,展现志愿军的主要任务是“抗美”,通过火海救儿童的故事描绘个像。展现了志愿军的另一个任务是“援朝”,通过战地谈话录的故事揭示了志愿军的“爱国”精神。教师还可以设问:“这三个故事的次序能否颠倒?抗美援朝中的故事有很多,作者为何只选这三个?”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上述问题的思考,让学生体味作者选材的精妙。以上由浅入深、富有递进的提问使学生对文章能有全面而深刻的把握,这对学生写作文时的选材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平中见奇,抓要害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要抓关键词句,抓要害细节进行提问。由于学生思维常常处于弹性状态中。他们有时不善发现文中的关键性词句,即使有所发现,也不易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中去理解和把握。教师通常需要在这里设问,从看似平常的小处人手,抓住要害,拓展延伸学生的思维。进而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例如在教授《孔乙己》一文时,教师抓住“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一关键句。就“站着喝酒”、“穿长衫”、“唯一”等关键词语设疑置问,从而启发学生理解人物的畸形性格。再如《春》一文的结尾三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教师就此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比喻?妙在何处?”让学生知道此三句集中表现春的“新”、“美”和“力”,给人以希望和启迪。在此处提问,学生兴致盎然,备感新奇精妙,还可以体味作家的精妙之笔。
发散思维,善联想
语文课堂提问要使学生由此及彼,把握前后文意,联系课堂内外。如教学《空城计》一文,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诸葛亮为什么要‘唱空城计?司马懿对‘空城计作何反应?文中三次写孔明的笑,该如何理解?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什么会成功?如果把司马懿换成司马昭,诸葛亮还会用空城计吗?用了还会成功吗?”学生要回答以上问题,必然要联系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内容,分析人物性格,这样就诱导学生在课外来阅读《三国演义》。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立“你还知道类似‘空城计的战例吗”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联想,以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行阅读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