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全
[关键词]教育理念;更新;师生关系;学习氛围;建立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09)08(B)-0010-01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我们为此欢欣鼓舞的同时,还不应忘记存在的问题。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必须把目光聚焦在基础教育新理念与培养目标的转换上来,使新的理念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强大“推动器”。
教师的观念、行为方式,直接影响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和教学质量的高低。这就要求,一方面,学校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教研氛围,积极引导教师学习、运用新理念,另一方面,教师要主动学习,不断更新自身教育教学理念,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但受多种因素制约,一些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在新理念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一些教师对新理念的学习不深不透,未能从根本上理解和吃透其中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新的理念和旧的思维方式间的激烈碰撞常常让教师感到困惑,使之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课堂,往往是“穿新鞋走老路”,面对课堂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偏远地区条件艰苦,信息相对闭塞。教师知识视野比较狭窄,教学思想和教学技巧陈旧。再加上各类培训跟不上,教师在新理念、新方法实施过程中的跟踪指导和横向交流缺乏,致使教师既成的思维定势和陈旧的教学模式难以打破。三是评价机制改革不能与新理念运行同步,使一线教师面对新理念无法放开手脚,只能借新理念之名,行应试之实。
对此,学校应加大宣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力度。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先选择那些容易操作的理念予以推广,然后由难而易,逐步展开。从学校管理者到一线的教师都要在深入理解新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用亲身实践检验新理念并予以创新。
一、以学生为本,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中,教师是权威,既缺乏民主精神。又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和关爱,更谈不上师生间的互动与合作,这势必会造成“一言堂”、“填鸭式”教学现象的产生。其结果是教师精殚力竭。学生昏昏欲睡。又何谈好的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改革则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种交往意味着参与和平等的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传统权威变成“平等中的首席”。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的互教互学。从而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良好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也不仅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还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和升华课程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态、发展、师生富有创造个性的过程。
二、教师不仅在于传授,更在于激励、鼓舞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科书不再一统课堂,教师也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潜能被极大地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比重不断增大。随之师生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教师失去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垄断”,从知识方面的权威、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传授不再是教师唯一的工作,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创造性的活动,激励与鼓舞学生,开发学生的智力与潜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并确认与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和谐的、宽松的学习氛围。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分享自己的情感和学习方法,同学生一起去探索真理、发现真理。并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
四、教师对学生要在心理上予以支持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有三个要求:一是积极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绝不可消极等待,而是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情况。不失时机地考虑下一步该怎样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以更大的支持与鼓励。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让学生感到安全、温暖,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与求知的欲望更加高涨,精神得到升华。三是培养学生的自律、自信与合作精神,注重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同学和睦相处。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