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涛
[摘要]生本教育认识的明晰性、行动的坚决性和改革的彻底性体现在:把学生看成独立的学习体,承认学生100%的学习主体地位;用“简单、根本”的知识作为基础,使教学摆脱知识学习的羁绊;通过备课、教学内容整合、设置前置性作业等途径落实“简单、根本”的原则;遵循“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把“做”作为学习的起点;把本能和兴趣当做学生学习最强大的动力,彻底摆脱对考试的依赖。
[关键词]生本教育;郭思乐;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9-0010-03
2009年3月下旬,我带领威海市教研中心初中教研员、各市区教研中心分管初中的主任和我市初中“构建生命化课堂”课题各实验学校负责人,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全国生本教育研习班”。生本教育“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与我市生命化课堂“基于生命、顺遂生命、成就生命”的理念有一致的地方;生本教育“课前预习或前置性作业、小组学习、班级讨论、教师引导点拨”的具体教学方式与我市生命化课堂的“1/3”模式也似乎有所联系。在我市生命化课堂实验已经开展了一年之际,与生本教育的这次亲密接触依然给我们带来强烈的震撼。我认为,这种震撼源于生本教育认识的明晰性、行动的坚决性和改革的彻底性。
1关于学生的地位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目前被普遍认可的一种说法。我们曾经认为,这个说法已经很到位、很明晰了。但在生本教育看来,这个说法还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相对于教师而言的,是在由师生双方构成的学习体系的框架中而言的。学生在学习中应该“主”到什么程度?教师对此往往模糊不清,因为100%是“主”,51%也是“主”。这种认识上的模糊,导致教师一直在“讲多”还是“学多”之间摇摆。而在生本教育看来,学生是独立的学习体。“学生不仅仅是相对地作为师生体系中的中心而存在,他更是作为一个‘七尺昂藏真独立的学习体而客观存在着。他是独立的,只不过在师生体系中接受了教者的帮助而已。这就决定了生本教育对学生地位的判断,超越了在某个统一体中居于中心地位的‘儿童中心的判断。”把学生看成独立的学习体,意味着承认学生100%的学习主体地位。
从“主体”到“独立”,生本教育实现了对学生学习地位之认识的一种超越,这种认识无疑更为明晰和彻底。只有承认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立地位,我们的教学才有可能真正跳出传统的藩篱,构建起全新的框架。
2关于掌握什么样的知识
“小立课程,大做功夫”是生本教育的课程观。生本教育课题负责人郭思乐教授认为,在这一课程观指导下,“抓住‘简单、根本(的知识),形成开放空间,容纳学生最广大的活动”,是生本教学的关键。
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曾遇到过许多有关知识学习的问题,比如:大量的时间用于知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堂开放了,教学任务怎么完成?我们也尝试解决这些问题,但更多地是从教法层面寻求突破,而很少在教学内容上做文章。我们也强调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但还远未达到明晰、坚决和彻底的程度。生本教育的“简单、根本”是真正的既简单又根本。比如:对于小学语文,生本教育只要求学生能认字、会写字就可以了。而我们强调的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的外延则要大得多,甚至大到连我们自己也说不清的程度。学生不仅需要牢记“简单、根本”的知识,还需要牢记由“简单、根本”的知识衍生出来的知识,牢记由“简单、根本”的知识衍生出来的知识所衍生出来的知识…“结果造成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浩如烟海。
生本教育以“简单、根本”作为基础,使教学摆脱了知识学习的羁绊,课堂上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可用于组织自学,交流、论辩等培养学生能力的活动。这样一来,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的问题、学生能力得不到培养的问题、课堂容量过小的问题、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问题,全部迎刃而解。细细思量,“简单、根本”以其明晰性、坚决性和彻底性而成为整个生本教学的关键实在大有道理,值得我们好好回味和借鉴。
3关于怎样落实“简单、根本”
想到的不一定能够做到。而在落实“简单、根本”上,生本教育很好地体现了行动的坚决性。(1)生本教育强调教师的备课,提出“如何找到‘简单、根本,把它灵魂化,使学生浅池戏水,深池激浪,达到深思高出,是整个备课要注意的问题”。(2)生本教育强调对教学内容的整合,通过整合减少知识量,为学生的活动留出时间。(3)生本教育强调前置性作业,要求前置性作业要具有全息性,要包含所学内容中所有“简单、根本”的知识。(4)生本教育课题组为生本教育专门开发出了语文、数学教材。我大致翻看了一下他们的初中语文教材,发现与我们现用教材的最大不同就是“简单”,简单到只剩下课文和少量的课后思考题。我对语文教学不甚了了,但根据生本教育的理念私下揣度,认为教材中课文的选择一定大有深意,应该就是起列前置性作业的作用,作为承载“简单、根本”知识的载体。
我们也强调教师的备课,要求“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这看起来很全面,但实际上侧重点是在教法方面,注重的是“怎么学”而不太关心“学什么”;我们也强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实际上大多数教师还是把教科书当成“圣经”,当做所有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依据,所谓的“备教材”其实只是理解教材,很少想到要真正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及整合的意义,我们也强调问题设置的重要性,但所做的大多只是一般性的要求,远没有做到把问题作为承载核心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载体,作为整堂课教学活动的主线,我们也参与了新课程教材的编写,但我们的教材很多地方并没有突出“简单、根本”的知识,很多地方还是为教师好教而设计。
4关于怎么学
在知道“学什么”之后,就要考虑“怎么学”的问题了。生本教育的方法论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乍一看,感觉生本教育强调“学”的提法虽然先进,却并不新颖。在洋思,我们也听到了先学后教;在杜郎口,我们也领略了先学后教;在威海,我们正在实践着先学后教。那么,生本教育的方法论与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呢?
(I)生本教育在“学”之前,增加了“做”和“会”的环节。(2)生本教育对于先学什么考虑得更为精细,通过设计前置性作业实现了学习目标、课前预习内容、课堂讨论内容的集中和统一。(3)生本教育
把学生的“学”全部转化为活动,让学生始终在活动中学习,从而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4)生本教育强调讨论在学习中的作用,把讨论作为教学的常态。(5)生本教育强调即时生成教的内容,强调在学生学的同时,教师要清楚地、冷静地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据此选择教的内容和方法,从而使教更精练,更切中学生的需要。(6)生本教育要求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和整理。
通过以上所述,如果你对生本教育强调“学”的坚决性和彻底性还是体会不深的话,那么我们不妨以“先做后学,先会后学”为例,做更进一步的分析。
生本教育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儿童的脑神经过程和儿童整体意义认识规律等角度分析了“做”和“会”的意义,提出了要以“做”为起点,而不是以“学”为起点,又总结出“做——会——学”的学习规律和过程方法。首先,通过“做”,使儿童的头脑变得充实,因为“空洞的头脑不能思维,使他们的头脑充实了,然后才能变成理性的条文”,然后,通过“会”,“使学生直觉地、感性地、综合性地把握研究对象的内部和外部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当然,“这种把握还没有完全诉诸意识,还没有完全地系统化和理论化”;最后,在“会”的基础上,通过“学”,达到“对事物认识的理论化或者是符号表述的层次”。
我们都知道,“儿童不是等待装满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但很少有人去深思这句话的含义。有些教师仍然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容器去填充,即使是有改革意识的教师,也只是思考如何去“点燃火把”,而没有想到“只有装有燃料的火把才有可能被点燃”。也就是说,大部分教师的目光都只盯着“学”而忽视了“做”。其实,课程标准对于“傲”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和要求。比如:生物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分为3个层次: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和领悟(内化)水平,这与生本教育的“做——会——学”何其相似!而在国外,对学生经历和感受的重视程度更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没有什么知识是永恒的,唯有经验才真有价值。美国《科学探索者》教材中的一个活动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学习“心脏”的有关知识之前,先让学生用一个60毫升的小杯子,从一个水槽向另一个水槽中舀水,看一分钟能舀多少。印毫升是儿童心脏每收缩一次输出的血液量,学生通过这个活动感知心脏的工作量究竟有多大。这比起从教师或书本那里得到的知识要真切得多。
5关于学习的动力
我们已往强调外部的力量,把管理、评价、考试作为鞭策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手段。而生本教育强调内在的动机,认为人具有学习的本能,这种本能足以让我们依靠,因此,可以把通过“给儿童创造环境”使“人的自我实现的力量同科学和艺术美的力量形成合力”,作为学习的动力。郭教授用“牵牛上树?”与“驱牛向草”来形容这两者的差别,提出了“宽着期限,紧着课程”的评价观。为了彻底摆脱考试的干扰,他为实验学校争取到了不参加统考的特权。
我们也知道人有学习的本能,也承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却从来没有把本能和兴趣以及由本能和兴趣而产生的充实感、成就感、满足感当做学生学习最强大的动力,更没有想到可以作为唯一的动力;我们也知道育人与治水一样应该疏导而不应该堵截,但仍迷信管理出效益的法则,迷信“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的古训,对考试依赖到了几乎无以复加的程度。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我们的管理滴水不漏,但拴住了学生的人却没有拴住学生的心。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用尽了评价手段,但外在的激励难以形成持久的动力,为了使学生不懈怠,我们的考试泛滥成灾,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小猪不长天天称”。
生本教育彻底摆脱考试对学习的干扰和对考试激励作用的依赖的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在我市构建生命化课堂一年多的实践中,虽然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离理想的状态还相去甚远,学生还没有真正做到乐学、好学、善学,这是不是与我们有考试可以依赖有关呢?只要有考试可以依赖,教师就可以不太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不愿学习没有关系,为了考试还是不得不学。于是,教师就不需要设置学生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不需要考虑加强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以使得每节课的学习都成为学生的意义学习,更不需要让学生通过生命活力的充分释放来体验课堂带来的充实感和满足感。
由此可见,我们的生命化课堂与生本教育虽然理念相通,但在认识的明晰性、行动的坚决性和改革的彻底性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十里的距离从比例上讲或许不算太大,但要走完最后十里的路恐怕要付出比走完前面九十里路更多的艰辛。量变可以带来质变,量的差别可能导致质的不同。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浅尝辄止,那么恐怕会如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不仅永远也难以将蓝图变成现实,而且还会失去传统教学的优势;古人云:见贤,思齐焉。承认自己的不足是痛苦的,但只有正视问题与差距,才有进一步前进的可能和成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