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透过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后较基础教育成绩滑坡现象,通过分析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诸多不同,以学校教育系统论的视角,找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所在并尝试解决。
关键词: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衔接
教育实践形态按层次可以划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其中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相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是为高等教育打基础的,故称基础教育。虽然各教育阶段从属于整个教育系统,但每一阶段有其特定的性质和目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于各教育阶段之间衔接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存在许多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高等教育的学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 提出问题—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不适应的普遍性
笔者在对我院07级全体学生(总数783名)进行自入学以来各学期的学习成绩统计分析时发现,很多学生高考入学成绩优异,第一学期就出现A考至少一科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占48.5%;第一学期A考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中在接下来的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依旧不及格占95%。同时在帮助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查找原因时发现,由于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存在的诸多不同,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有的持续影响学业到第三学期甚至达到学业警示或警示退学;在与学生访谈过程中,有很多学生直至大学的第四个学期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大学,在大学里要学习什么,甚至考上大学后就没有了自己今后的人生目标,在生活情感上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父辈的辛劳,不知道如何与同学融洽相处……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将其割裂开来只单方面的注重提高其教育质量是不够的,而应该以系统论的视角,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综合研究,解决了两者间的衔接问题,基础教育才能真正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打好基础,从而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 分析问题—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差异
1、 制度的差异
笔者之所以将差异的第一刀切在制度层面上,是因为制度本身是一种社会控制系统,从微观层次上是指具体地指导人们活动的规则,是组织中的一些具体规定[1]。具体地表现为阶层结构、权力分配、规章制度、礼仪、道德要求、行为规范等一系列独特的物质实践活动。不言而喻,教师正是依据这些制度培养了学生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建立起一种完善的理性的基础之上的自由。
从理论上讲,在基础教育阶段里学生应该或者说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能够“不逾矩”地掌控自己建立起的一种完善的理性的基础之上的自由。而这些在我们的高考选拔制度上是难以评价的,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学生在日常管理上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笔者认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学生日常管理制度上的差异正是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基础教育中实行小班管理,班主任与学生的比例大致是50:1,班主任由任课教师担任便于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的严密、及时监控,而高等教育中实行大班管理,专职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大致是200:1,专职辅导员(有的学生升入大学前从未听说过“辅导员”这个名词)不任课,变相地减少了了解学生的机会,再加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学生的课堂表现在某种程度上是心理状态的体现)不能及时反馈到辅导员那里,最终对学生的管理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对过程管理的及时性十分薄弱,主要依靠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学生面对这种由紧到松的管理模式的差异,很有可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2、教学的差异
首先从教学内容看,教育过程的主要目标就是传授知识,波普尔将之称为有别于主体、客体的第三世界,经过众多前人的努力与整理,形成了一个具有自身逻辑力量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又分门别类地分成各种不同的科目[2]。这些知识实际上是一种载体,通过载体来掌握一种能力,增强一种能力。一般来讲,基础教育的同一门知识,要学习好几年,只不过是在内容上不断加深而已,而且老师们还在不厌其烦地帮助复习,最终学生掌握的更多的是一种过硬的应试能力。由于我国没有专门的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衔接课程,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前很少能了解并学习到专业知识,大多数学生并不清楚自己所学的专业是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未来到哪里去?这种茫然暗藏危机,加上有的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差,极易产生学习动力不足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改善,恐怕影响学生的不只是一个学期,更可能影响整个高等教育阶段。
其次,从教学组织形式上讲,基础教育阶段班级设置多半是小班制的,老师具体、形象、直观地讲解,反复机械练习,而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更多的是大班教学。老师更多地来跟同学谈一些抽象的理论,或者一些概括性的描述,跳跃度更快,每一次课的内容就会异常丰富。所以学生必须要更多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课后多花时间并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去回味、把握所学的知识。
再加上教学评价方式的差异,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追求的是满分,堂堂小考及时反馈,机械训练使得学生没有时间自己思考,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追求的是及格,没有过多的练习、考试,这样反而使有的学生荒废了时间,最终及格也成了奢求。如何适应“时间+汗水=高分”到“合格+特长=优秀”评价模式的转变,不仅仅是学生的研究课题,更值得学者们的关注。
3、 生活的差异
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到初中,以及从初中到高中,生活的改变往往是局部的,而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生活改变几乎是全方位的,从生活范围到生活方式学习再到生活习惯,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中的任一细节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
基础教育里的学生生活领域狭窄,生活单一,基本上是从家门到校门,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生活的中心内容都是学习,课余时间很少,在家与父母同住,很多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独立的房间,衣食起居由家长安排照顾。而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大多远离家乡,面对生活习惯、饮食、气候与语言环境、作息制度与卫生习惯的不同,过上了父母每月供给生活费,吃食堂住宿舍的集体生活。依据心理学上对个体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可以看出大学生处于青年晚期(18~25岁),他们渴望独立,要求平等,强烈希望从心理上改变过去信赖成人和受人管束的状况,大学生活恰从形式上提供了这种独立的条件,而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系统尚不完备,这种生活的差异对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学生无疑需要相应的辅导。
三、 解决问题—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诸多差异,加强衔接教育,是保证教育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规律的必然要求。因此,要求我们从以下环节做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
1、制度上的衔接
1)高考和招生制度的衔接
目前,我国的全日制高校除了少数保送生、特招生外,其余的学生都是通过高考(且成绩达到一定分数线)升入大学的,可以说高考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相联系的主要纽带,而高考侧重于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和思想状况却考察不够。从教育评价角度来讲,需要我们构筑一套使用形成性评价体系,即在教育进行过程中,从小学、初中、高中对学生的整个学习、思想、生活及个性专长状况形成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学生升入大学的辅助申请材料。
2)管理制度的衔接
从学校管理制度分析,基础教育的管理与高等教育的管理缺乏连续性,基础教育实行严格的学习生活管理,高等教育倾向于宽松式学习生活管理。高校尽管有辅导员、班主任,但他们与学生见面少、师生关系松散,只是从大方向上通过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的学生出现问题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指导反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建议高校专职辅导员担任学生的心理学或思想道德课任课教师,一则增加师生了解沟通机会,便于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引导;二则通过课堂教学增强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树立权威,让学生相信辅导员、愿意向辅导员敞开心扉,信服对他们的引导,改变学生对辅导员只是学生“保姆”的看法。通过积极干预的方法减少学生生活、心理问题的出现。
2、课程上的衔接
根据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中学生入学前了解高校的途径前五位依次为:招生报刊(28.1%);招生宣传材料(21.21%);网络(12.87%);家长、亲戚(11.75%);同学(8.92%)[3]。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课程,而基础教育的学生却无法从课程中体会到高等教育的信息,进入高等教育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所学并需要一辈子从事的专业,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2007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中实行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其中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实行选课制;在课程管理上,主张实行学分制,是这次课改的一大亮点,也是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课程上衔接的契机。由于我国刚刚起步,美国实行的“高中—大学双学分课程”,值得我们借鉴。
3、生活上的衔接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人们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人们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们对周围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认识[4]。”学生作为社会的人,他们的成才必然受到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三重影响。因此,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对他们的生活习惯、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行为规范、个性形成等方面的影响是细微而深刻的,如果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大环境,既是有益的,也是可行的。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曾经讲过:“一件真正的完美作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体更加重要的。”而教育受现代工业对工作流程细化的影响,对教育的分类也相应地变得越来越清晰,这种清晰势必带来彼此独立、隔绝,加强各阶段教育的衔接势在必行,从而为学生共同营造一个连续相互关联的教育系统。
注释:
[1] 李路路、朱正强、刘铎编著,社会学教程[M],华文出版社,2005年5月,第220页。
[2] 周浩波著,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M],2003年4月,第181页。
[3] 黄群俊,高校招生宣传效果及考生填报志愿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水运,2007(7)
[4] 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8、29页
作者:
刘晓岩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