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钊
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经过了十余年的军旅生活之后,我也终于在不轻弹的泪眼中,依依不舍脱下那身至爱的军装,无限惆怅地离开美丽的三晋太原,离开那铁打的老营盘,流回了魂萦梦绕生养不弃的家乡。
承蒙诸位领导的错爱,我被分配至卧龙区委宣传部工作。勤谨工作中,我竟然得知了一个令人心情激动的内幕消息:“皇叔”二月河这条浩荡大河,溯源就在宣传部,他当年就在我今天所处的办公室里上班,而且他曾经用过的办公桌犹在,甚至就在我的对面。天哪,没想到竟然每天面对“皇叔”二月河。
“皇叔”是我的戏谑之语。先生与家严同庚同时同车同地同戎马生涯,是我尊仰的长辈,我的“皇帝作家叔叔”,故简称“皇叔”。我知道他转业后回到原南阳市委宣传部,即今天的卧龙区委宣传部,但没想到就在我今天的办公室!我的对面!
每天面对二月河所用的办公桌,若直面二月河,无限亲切中,恍然“皇叔”正端坐桌前,攒着浓眉,凝神思考;或者“皇叔”正大口抽烟,烟香袅袅中,激情迸射,灵感喷薄;或者“皇叔”诚恳待人,大声说笑,豪情满怀,坦荡质朴溢于言表;或者“皇叔”俯首古籍,沉浸史海,搜遗解疑,索微钩隐,找寻开启历史密室的“金钥匙”;或者看见“皇叔”腕缠毛巾,大笔磨秃,指点江山,说破英雄,笔走龙蛇,纸上惊雷,椽书“落霞三部”,与康雍乾对话……
俨然直面“皇叔”,心中如揣两只小兔,惴惴不安,真是有点儿“胸中不正,则眸子没焉”,甚至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原因简单,“凡有井水处,必读二月河”,二月河是中原作家代表人物,誉满海内外,“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一代大家,我懵懂小子一个,虽也爱舞文弄墨,但字不识三百,赋没撰三篇,怎敢每天直面二月河?
直面二月河久了,就如达摩面壁参禅,也能睨出个影儿,竟也悟出点儿东西来:“皇叔”怎能聚溪成河?“皇叔”何以修成大家?“皇叔”在此留下了啥?我能够向“皇叔”索取、学习点儿什么?
学习二月河勤勉读书,求知若渴;学习二月河静心向隅,卓苦耕耘;学习二月河朴实无华,真实诚恳;学习二月河“拿起笔老子天下第一,放下笔夹起尾巴做人”,贵在守中,收放自如;学习二月河不托大,自视小,甘放低,低调求平凡,俯首儒子牛……
二月河在读书求知上学无止境,孜孜不倦。“皇叔”当兵时正值“文革”,到处破“四旧”收“废书”,他悄悄到连队库房里把将要销毁的书“偷”出来,如饥似渴地学。训练施工了一天,战友们呼呼大睡,他“躺在被窝里手电筒照着读书”,专心致志地读《史记》和《资治通鉴》。塞北挖煤中间休息时,他掏出随身带的从库房中翻出的《红楼梦》,或《西游记》,或《三国演义》,躺身在煤堆上,借着头顶的矿灯光,伸着分不清五指的手,翻着黑乎乎的书页,津津有味地研读。他说:“我在废旧公司收的破烂里觅,在朋友家里搜,在图书馆的角落里捡,地下掉的一张纸,一本旧台历,上头只要有我没见到的文字,都会使我心目一开。”看书入迷,他曾一脚踢在石头上,鲜血直流,疼得直蹦;看书入迷,他多次在书店被不耐烦的店员喝斥,夺书赶走;看书入迷,他被锁进图书馆,仍然浑然不觉;看书入迷,他曾头撞路边树,额头起青角,惹得行人笑其“神经病”。二月河说,他读书很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他读,《庄子》他读,马列的《反杜林论》他读,甚至算命、面相、杂耍的书他也读。现在这些书被很多人视为垃圾书,但是他相信开卷有益,他的观念里面没有垃圾书,只要是书就有东西可以学,每本书里面都可以告知你本人所不知道的东西。刻苦读书,使他积淀下渊博丰厚的学识,“如果没有那时奠定的读书基础,只知道清朝的一些历史是没法创作小说的。”他对清代社会民情风俗明晰在心,银两的如何兑现,成色的鉴别,纯度10%到99%的银子怎么识别,二月河都知道。甚至了解当时一斤豆腐、一斤菜、一斤米多少钱。这样,他才能妙笔如花,写出吸引读者并符合历史事实的细节场面。
在创作著述中,二月河甘作“挖掘工”,在历史深处洞幽探微,勤于耕耘,历苦卓绝。他不求“想当然”,遵循历史小说“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创作,为了搜集有关素材,他整天泡在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几次被锁到馆中浑然不知。他经常到旧书摊儿、废品站、书店仓库寻寻觅觅,一旦发现有关清代资料,不管正史野史、戏本小说、日记档案、经商理财、俚语方言、风俗故事、轶闻杂记等,统统收集到手,能买就买,能抄就抄,能复印就复印。甚至是庙宇碑刻楹联,荒野坟茔墓志铭等,见到了都要津津有味研究一番,随时抄录。在文坛中,他的艰苦笔耕是出了名的。夏天酷暑季节,他坚持创作,桌下放一桶井水,两脚放进去,这样既清凉驱暑又可防止蚊虫叮咬。手腕上缠绕着毛巾,用来吸汗防止洇湿稿纸。寒冬的南阳,人们没有安装暖气的习惯,他冷得受不了,就狠劲儿地搓搓手,或把开水倒在毛巾上,捂住手暖一暖。创作是高强度的劳动,过度疲劳,二月河大片大片落发,成了“鬼剃头”,女儿调皮地摸着他的头说,这一块像尼加拉瓜,这一块像苏门达腊,这一块像琉球群岛……夜以继日的写作,实在困得睁不开眼了,就猛抽几口烟,然后用火红的烟头照着自己的手腕“吱吱”烫去,烫得一串激灵,以驱赶疲惫,清醒头脑,接着继续伏案写作。二月河的手腕上,至今仍留下斑斑烟炙伤痕。二月河“烟炙腕”“拼命创落霞”的故事,至今盛传不衰,这种自虐式刺激精神法文坛罕见,绝难模仿,于是有青年作者路漫漫说“羡慕名传井水处,宁死不当二月河”。
待人接物,行事处世,二月河先生朴实厚道,本色依旧,始终如一,“夹着尾巴做人”。套一句词:“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自从他的“落霞三部曲”横空出世,轰动海内外,长销畅销,“是很卖钱的”,稿费使他早早进入千万富翁行列,进入中国作家富豪排行榜,但他没像其他暴发户那样住华舍、行豪车、吃珍味、穿金缕、伴小蜜、随保镖,吆三喝四,南阳人仍然看他是夏天破衬衫、大裤头、登草鞋、烂蒲扇,冬天一件旧羊毛衫凑和,穿着皮鞋没有袜子,毫不讲究穿戴。他“务外非君子,守中是丈夫”,躲避名利场,心离“大家”远,不做什么这组织那协会主席、评委、客座、名誉院长之类,视“那纸糊的名号和荣耀算什么!”当浮躁浅薄、急功近利和大言不惭成为“非典”那样的急性病,在纷纷攘攘的文坛肆意传染时,二月河二十年磨一剑,绝苦读作终成一代大家,但他却谦虚地称自己“居然也学有小成,养有进益”,“修不成佛祖,修个菩萨也罢”。当有人狂称“一不小心就搞出一部《红楼梦》”,面对读者认为“落霞三部直追红楼梦”,他老老实实诚惶诚恐地说“我承受不起中又存一分感动……什么时候你们听到二月河说这样的话,请你们带着体温计来找我。……仍是敬畏与臣服。”面对《中华读书报》载《两作家扬言超越二月河》,他憨厚诚恳地说:“超越是极好的,读者可以读到更好的书。……我决计不与人比赛。能写的话,凭自己的能耐写点儿什么就是了。”
二月河一腔菩萨心肠,同情弱小,频付爱心。近年来,二月河已为希望工程、母亲水窖、下岗职工、残疾人、贫困农民、文化建设、新农村创建等捐款一百数十万元人民币。比起那些家资万贯、豪车美女、肯为斗富一掷千金,为扶贫济困却一毛不拔的某些老板来说,二月河无疑是慷慨的,博爱的,但是,他却自我评价是:“爱心比天厚,数量比纸薄。二月河捐款比起那些慈善家,是小小的,微不足道,只是表达爱心罢了。”而且二月河认为,自己不是作为党代表、人大代表和作家身份捐款的,是作为二月河,作为有爱心的社会人,作为有责任感的党员捐款的。他捐款还有“三不”原则:不捐给个人、不指定具体单位、不张扬宣传,以避免某些单位或某个人去感谢他本人,二月河说:“被助者应该去感谢党,感谢社会。”并不是家资亿万的实业家,仅是靠“码字”写作挣钱的作家,每分每厘都是心血所付,而且身患中风、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用钱的地方很多,却屡捐巨款,是否被人怀疑善意?二月河爽朗如斯:“我这人吃喝不讲究,衣着戒奢华,我和家人也要生活,作家里我不算是很富,也不算是很穷,但我对钱绝对不去强求。我认为,人死的时候,省下一分钱和一千万,没啥区别。我是尽自己心而已,但问做事,不问前程。”二月河说:“仁爱待人,乐于助人,只有心中有爱,才能快乐舒畅地工作生活,才是充满爱的和谐社会。”
二月河的悲天悯人,达到极致,甚至某些时候险陷歧境,也在所不惜。当其他人高张义帜大肆挞伐声色俱厉激切陈词大撰檄文征讨堵截盗版维护自身利益时,他却在想“盗版书对穷读者有利”,令人哭笑不得。而且他还煞费心机地算自己的文集价格“如何给读者造成困顿”:平装的、软精装的、豪华版精装的,价格从三百多元到七百多元,给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带来购买困难,想着平常的读者,真正的爱书人,用血汗钱的购书者,继而,他甚至还浮想联翩,追思到三百年前蒲松龄绰然坐堂端坐而逝,死前尚未目睹《聊斋志异》得以出版;想到二百多年前曹雪芹两个儿子死于天花,悲苦困顿中“泪尽而逝”,也没见到披删十载终惊天下的《红楼梦》付梓开印……他很遗憾,“我的一些读者,譬如低保户、城市贫民、中学生根本买不起。读者想读你的书又买不起,这对一个作家来说,是很难受的事。”他还说,“弱势群体无望的祝告与企盼永远是我关注的焦点。平常的读者,用他的血汗钱购书者,永是我神圣上帝。追求久远地拥有读者,是我著述的企盼。”悲悯之情,纯朴之爱,流溢于字里行间,令人无限感动慨叹。所以二月河就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了“作家免税说”,目的“是让更多人看得起书”,此说反响强烈,有的抨击有的赞扬,吵吵闹闹,不可开交,造成沸沸扬扬的“08文坛第一吵”,他的真实意思是,“书价高得离谱,如果能对作家个人所得税或出版社税减免或适当减少,作家少拿点儿钱,出版社少拿点儿钱,都补贴于书价,那么书价就可大幅度下降,读者得实惠,更多的人能够买得起读得起书,也可以借此打击盗版”。
二月河笃实敬业,孜孜不倦,如标杆丰碑,值得仿效。先生已经名满天下,功成名就,本可以“船到码头车到站”,安卧华室,坐享其成,他却仍然夜以继日,笔耕不辍。由于先生前些年患上中风偏瘫、糖尿病等多种病症,医生和家人不允许他进行长篇巨著的创作,《乾隆皇帝》的最后部分都是在病床上打着吊针强撑着写完的。医生当时就对他说,如果再复发,就不可逆转了。他也自感创作长篇小说已经力不从心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能做多少事情就做多少,不与天争。“与其让读者看到我的新书失望不如在他们心中留下好的印象。”话虽如此,强烈的创作欲望,使他不可能真正完全享受清闲。论及创作计划,二月河笑称,“不写大部头的了,小打小闹,怡情养性而已。”先生呼应老友至交的约稿,在《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台湾及海外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地的华人报刊上开辟专栏,大作频出,源源不断,读者还能从新作上与二月河神交。现在,他每星期都要写几篇三两千字的随笔,或者写一些诸如再读《红楼梦》心得等。他虽是小说家,但写起散文随笔来,出手不凡,他照样是列大话题,谈大想法,现大手笔。“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他的视角、他的感受、他的说法甚为独特,显现出其阅读思考的深广度。新著文如其人,不修边幅,不雕琢文字,不剪辑枝蔓,一任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如行云流水,如水银泻地,行所当行,止所当止,说他者直说感受,说自己直抵内心。读来饶有兴味,引人入胜,开发思维,启迪人生。近年来,他先后推出了《二月河语》《密云不语》《佛像前的沉吟》等散文随笔集,一部部接二连三出版,令人惊叹。
每天直面二月河,直面“皇叔”,颇有参悟,在亲切中感觉威压,崇拜中受到教益,敬仰中得到启迪:为文为人,都要做到大言诤诤,大义凛然,大情是爱,才能真正大气磅礴,大写人生,大受敬重。
作者简介:鲁钊,笔名路漫漫,河南省作协、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已发表作品180万字,获得人民文学散文奖、解放军报文艺奖、中央电台文艺奖、武警文艺奖、全国小小说奖、全国第四届微型小说奖、全球华人迎奥运征文奖、山西省美文大赛大奖、南阳市政府文艺成果奖等。作品入选中小学教辅试卷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2003中国年度最佳小小说》等数十个卷本。近年来曾出版短篇小说集《灿烂的河》及章回体长篇小说《英雄竞折腰》。军旅期间有幸作为唯一战士代表参加全国武警部队文艺座谈会,曾被评为全国武警部队自觉成才先进个人,山西武警十大标兵。现已转业回家乡工作。
责任编辑 晨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