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莉莉
教材解读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组中的一篇课文。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案例背景
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进入了我们的课堂。信息技术支持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语文课教给学生的不仅仅只是读文识字,而是要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一本教材就是一本小百科全书,从书中我们可以学到不少知识,但这些知识多数是文字介绍。即使图文并茂,插图也是很有限的。农村的孩子受条件的制约,想进一步了解知识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我们通过网络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得到充足的课堂教学资源,让这些资源在课堂上与学生共享。
案例片段
1.谈话,导入新课
(板书:兵马俑)师:同学们看到这个词语,我们脑海中很自然地会浮现哪些画面呢?
生:老师,我知道我国有一个很大的兵马俑坑。
生:兵马俑是秦始皇的,是他的陪葬,一个个都和我们真人的大小一样,而且非常多。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板书:在“兵马俑”前加“秦”字),谁看过兵马俑?
生:我在电视上有看到过,但是当时没特别注意,具体怎样没记住。
师:是的,我们班的同学对兵马俑了解较少,没有人真正看过兵马俑。老师今天就给你们带来了兵马俑,大家试着。去了解他吧。
2.结合多媒体,学习课文
(多媒体播放经过剪辑的“秦始皇兵马俑”纪录片,通过看、听去体会秦兵马俑给全世界带来的震撼。)
(1)学习第1自然段
师:看了刚才的介绍,你对兵马俑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
生:秦兵马俑位于陕西临潼县东南秦始皇的骊山陵东侧,1974年发现了三个兵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刻画精致、形态逼真的兵马俑。
生: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生:……
(2)学习第2自然段
师:兵马俑有太多的奇迹了,现在大家和老师一起边看课文边看老师的演示。
师:兵马俑规模宏大。(多媒体视频与图片相结合,由远至近、从整体到局部,进一步详细地讲解一号坑。)
f3)学习3—8自然段
师:兵马俑类型众多。(通过视频中播放的一个个实体模特,学生对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的着装、神态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4)学习第9自然段
师: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我们来看看,兵马俑不是随意地站立在坑中,是有严密布局的。兵马俑排列起军阵,只要一声号响,就会立即投入到战斗中去。
(通过视频介绍,不同的兵种所站立的位置不同,他们守卫的阵地,具有不同的任务。)
案例分析
文章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
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笔者用网络上收集到的秦始皇兵马俑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亲眼目睹这令人震撼的“世界第八大奇迹”。
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笔者结合视频与图片具体地讲解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具有怎样不同的着装,他们的神态表现出当时他们的心情,个个栩栩如生。
在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动并存的优势,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了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使这些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引领学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知识具体化,全方位贴近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渲染力强,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将学生从一个平面的文章中带入一个立体的变幻世界。巧用多媒体使学生获得了直观具体、清晰明快的感性材料,加深了对课文知识的理解、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