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学目标在历史课中的作用

2009-09-08 06:32寇运转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活动教材

寇运转

在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个性发展。教师应锤炼和掌握运用情感性语言的技巧,使历史教学中的情感目标得以实现。古人说:“感人心者,莫乎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运用什么语言,才能激起学生对历史的感情,滋润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呢?

一、利用导入语言创设情感色彩

现在历史教材结构跳跃性大,上课之初,学生对教材不但有空间距离,也有情感上的距离。一席饱含感情的导入语言,能让学生倍感亲切,消除教材、感情上的距离感,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到即将实施的教学活动中。例如:教学《土地改革》一课时,我设计的导入语言是:旧中国农民头上三把刀:租重、税重、利息高。占农村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中农,却很少有土地。他们终年辛劳,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一些破产农民卖儿卖女来抵债度日。是什么原因造成旧中国农民如此贫穷呢?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土地改革。这样借助情感性语言给学生强烈的刺激,从而实现学生在注意力方面、情感方面、思维方面的优化组合,既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又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二、课堂中师生对话的情感交流和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师生交流对话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交流,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展现自己的语言魅力和情感呢?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改变自己语言的单向性、纯逻辑性,使自己的课堂语言具有双向性、民主性、真诚性和幽默感。

语言的双向性和民主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的表达,应该把学生当成民主平等的一方,要充分尊重学生,改变那种高高在上的教学方法,不要用“要怎样做”、“必须做”和“不要怎样”等强制性语言去表达教学目标。教师要理解新课程的内涵,语言要平等谦和,并善于和学生交朋友,从学生那里学到有益的知识。这样,采用活动性教学方式,寓教于乐,使教师的语言具有双向性和民主性,学生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观点新颖,成为了课堂上最美的一道风景线。孔子曰:“教学相长也”,我也在学生身上领会到创造的激情,把一堂普通的历史课演绎成精彩动人的教育故事。课堂语言的真诚性和幽默感,要做到师者说真话,坦露真情,言必行,行必果,不弄虚作假,绝无欺瞒之语。幽默是智慧的显现,语言幽默具有机智、诙谐等特点。语言真诚体现了教师内心世界的宽广,体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它能拉近师生的距离,促进师生间的思想感情交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又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用朴实幽默的语言讲述教材中的感人故事,再现真实的历史,给学生以巨大的震撼,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事件链接时情感语言的特色与作用

事件链接语言要形象、生动、灵活、自然。新课程的历史课本内容跳跃性大,事件和事件联系不紧密,学生容易产生与教材内容不相干的感觉。例如,在讲授《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时,第一部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其意义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第二部分的内容是民主和法制建设。两者之间似乎没有联系,但是如果分析上一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就可以知道,中国建国以后,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十年内乱践踏了民主和法制,造成大批冤假错案,人们法制观念淡薄,社会急需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所以健全民主和法制就顺理成章了。自然、生动的语言使之链接顺畅,化静为动,第二部分内容就呼之欲出了。教师生动的语言,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为下一部分内容的讲解注入活力,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四、平等尊重是情感教育的基石

互相尊重、平等交流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历史课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有良好的作用。在如今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教师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光荣使命。怎样引导学生呢?教师的情感性语言无疑是对学生实施引导的有力武器。如在讲解《钢铁长城》一课时,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现代化国防取得的伟大成就,了解我国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等兵种的建设,从思想上树立“无国防不立”的思想,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人民政权做出自己贡献的观念。在课堂中教师的语言有时要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给人以强烈的感召力;有时如丝丝细雨,渐渐地滋润学生的心田;有时深沉凝重,能唤起学生的思考;有时抑扬顿挫、活泼生动,给学生以美的快乐。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而言,是培养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优良媒体。

总之,新课程改革给了教师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无论教材、教法有多大的改变,教师都要积极应对,锐意改革创新,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为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新课程教学活动教材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教材精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