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小学德育工作的认识

2009-09-08 06:32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认识德育工作小学

石 磊

摘要:小学是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为专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面对新形势,必须遵循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抓好小学德育工作,充分认识传统教学中的某些弊端及其危害,摒弃那些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认识

德育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全部工作中起着统帅和保证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是社会主义的教育性质决定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抓好。而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最佳年龄期,抓好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少年儿童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至关重要。如何使思想教育入情、入礼、入心,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小学生的心坎上,这是当前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重点谈一谈自己是怎样协调各种教育力量,形成德育合力,抓住特点,因势利导,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体会。

一、 更新德育观念,实施“开放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中,把封闭式德育工作变为开放式德育工作,把小学德育“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除学校常规教学外,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军民共建、跨学校跨地区互助活动等渠道,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用贴近生活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所需的政治观点、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和文明行为,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平等竞争思想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质。在共性中发展个性,在个性完善中促进共性,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努力拼搏的精神是未来社会所需,进而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成为真正具有传统与现代道德的新人。在实施开放式德育时,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应有主动精神,不是被动地跟在时代发展的后面,而是以超越市场意识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去培养学生,以主动的姿态承担学生素质发展的先导责任。同时,坚决克服“片追”观念,在思想上把德育和智育的关系摆正,切实开展“双成”教育,不但使学生成才,更要使学生成人。

二、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德育工作体系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德育教师既应当成为理论功底深厚、知识渊博、教学艺术精湛的教师,更应当成为以身示范、富有人格魅力教师。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增强德育意识,更新德育观念,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三、建立德育管理网络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学校、家庭、社会这个大教育环境中,这个环境的整体性功能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的成长不单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因素的影响。我们加强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注意对家庭、社会的研究。我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证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目标不一致,就会严重影响教育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从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呢?我认为学校应当注意协调各种教育力量,使德育工作形成整体合力。我们的做法是:第一,要求班主任每学期家访人数不少于本班学生的五分之三,期末检查《家访记录》,以此作为考评班主任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通过家访,建立“联系卡”,向家长宣传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提出对学生德育的目标及要求;第二,邀请家长参加重要的学校教育活动、节日文艺汇演等,使其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和子女的表现情况;第三,请有关单位协助建立德育网络。可以与政法委建立合作关系,邀请有关同志担任校外辅导员,经常请他们作法制教育报告会,参与重要的教育活动。这样可以增强学生法律意识,使他们萌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学习的远大理想。

以上只是笔者对德育工作的一点体会,要做好德育工作,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不能忽视每个细小环节,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才能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光,使他们尽其所能,发挥所长。

猜你喜欢
认识德育工作小学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