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西
当下的语文课,的确有了语文味。上课时,或学一两个生字,或抠一两个句子……从没有语文味到有了语文味,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有了语文味,就是语文课了吗?未必!
所谓有某种味,就好比在主菜中掺进了一点别的佐料,可以让人吃出某种味道来。如:在红烧肉中放点辣椒粉,可以让人吃出辣味;在排骨汤中放点胡椒,可以让人吃出胡椒味。可见,吃出了某种味,恰恰说明某种味不属于所吃的菜本身。如果有人说吃肉吃出了肉味,吃鱼吃出了鱼味,岂不是大笑话!同样的道理,这堂课有了语文味,就说明这堂课掺进了一些语文元素而已,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语文课。
我们的许多语文课,的确只有语文味,而不是真正的语文课。这些课只是课中掺进了一些字、词、句的学习元素,就整堂课而言,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主线均没有落脚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而是围绕课文内容、主旨、情感在运作。这样,教写景文常常教成了有语文味的地理课;教说明文常常教成了有语文昧的科常课;教写人的课文,常常教成了有语文味的情感教育课。这些课离真正的语文课,还有一段很远的距离。
真正的语文课,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包括兴趣、习惯)为核心价值。“语文能力”不等于“语言能力”。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项基本内容,属于工具性范畴。而“语文能力”则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涵盖两项基本素养:一是语言素养,二是人文素养。我们说一个人会读书,决不仅仅指他会朗读,会默读,也指他能理解读物的内容、主旨、情感,并能形成独特的感受。我们说一个人会说话,决不仅仅指他能说一口流利的符合语法规范的普通话,也指他说话的内容、情感、态度、应对等得体。我们说一个人会写作,决不仅仅指他写的文章语言规范,叙事明白,也指文章的内容、主旨、情感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语文能力本身既体现工具性,又体现人文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结晶。如果把人文性排斥在语文能力之外,认为语文教学既要培养语文能力,又要在培养语文能力之外着力发展人文素养,这种二元论观点,势必导致工具性与人文性油水分离,导致语文教学变质变味。
语文教学是以培养语文能力为己任、为独任的。培养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本源、本色、本真。什么时候离开了培养语文能力这个根本,语文教学就会损失惨重。历史上这样的教训很多,我们不可忘记!因此,无论教学目标的拟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主线的设计,都应该紧紧围绕培养语文能力这个核心来运转。
简而言之,语文课就该上成培养语文能力的课,而不是上成有语文味的别的课!
(责编李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