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矛盾论

2009-09-07 10:06卢国良
职教论坛 2009年16期
关键词:表现形式内涵

摘要:学工矛盾是困扰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要寻找改革出路,必须从分析学工矛盾的内涵、表现形式、主要矛盾、矛盾的特殊性等入手,提出学工结合的思想理论,分析当前实行学工结合的主要障碍,创造学工矛盾转化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学工矛盾;内涵;表现形式;学工结合;转化条件

作者简介:卢国良(1954-),男,湖南桃江人,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9)16-0008-06

工学结合的提法在教育界尤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由来已久并已被普遍接受。但笔者认为,学工结合的提法对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比工学结合的提法更为准确、更为科学。其理由是:1、学工结合,是以学为主,重点是学,学是目的,工是条件、手段。而学校教育阶段学生正是以学为主而不是以工为主。学是为了将来的工,工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学。2、与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提法完全吻合。党的教育方针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重点是讲怎样进行教育,而不是讲怎样进行生产劳动。3、工学结合的提法对已经走上职业工作岗位须继续深造学习者更为合适。因为,工学结合是以工为主,重点是工,目的是工,是为了劳动报酬而工。学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工。笔者这绝不是钻牛角尖、鸡蛋里挑骨头之举,而是更有利于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发展、运动、变化的规律,更好更快地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故本文命题为:学工矛盾论。

学工矛盾已经成为阻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2005年11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职业教育要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学工结合制度,力图通过政策导向来解决学工矛盾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长期困扰。但几年过去了,学工矛盾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仍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认真解决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个问题尤显紧迫,为什么会出现政策导向失灵或者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的情况呢?原因当然很多而且非常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对学工矛盾缺乏理论上的深刻认识。本文试图就学工矛盾问题进行一次初浅探讨,抛砖引玉,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一、学工矛盾概述

(一)学工矛盾的内涵

学工矛盾有广狭二义。从广义上讲,学工矛盾是指人类自身生产的全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的学习与工作之间的不相适应的状态。从狭义上讲,是指劳动力再生产的特定过程——学校教育阶段中实施职业教育的院校存在着的学习与工作之间的不相适应的状态。本文着力研究的是狭义上的学工矛盾。

(二)学工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

学工矛盾在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两个环节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首先,我们来分析学工矛盾在劳动力供给即劳动力再生产环节的表现形式:1、理念缺失型。教育者理念落后,跟不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导致行为保守、行动迟缓、措施不力,学工矛盾日益尖锐,随时可能在激烈竞争中被淘汰出局。2、资源缺失型。主要缺乏“双师型”教师资源和学工一体化教育所需的场地、设施、设备等物质性资源,缺乏学工结合的基础性条件,教育者心有余而力不足。3、信息缺失型。由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进程加快,劳动力需求信息瞬息万变,教育者对市场信息变化没有及时跟进,使课程设置、教育教学内容等没有及时调整,学工结合的内容方式滞后于市场需求。其次,我们来分析学工矛盾在劳动力需求环节即劳动力就业环节的表现形式:1、学用脱节,学无所用或者学非所用。一种是学的知识与社会需求完全脱节,在社会劳动力需求中始终没有适合的岗位,受教育者毕业之时就是待业与失业之日。另一种情况是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人才总量超过社会需求总量,只能到与所学专业无关的低层次岗位就业。2、用学脱节,用非所学或者用非所长。一种情况是所学专业与受教育者爱好、志向、特长无关,虽然社会需求旺盛但受教育者不愿专业对口就业,而是利用专业外的其他优势条件另谋职业。如大学工科专业毕业生,到机关当公务员从事文字材料工作,或到学校任体育、政治课教师等等,诸如此类。另一种情况是就业基本上专业对口,但所在岗位并不能让劳动者充分发挥其最具优势的专业特长。3、学用倒挂,学多用少。如为了就业选择面宽,如今大学生考了十几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而许多专业知识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4、用学倒挂,用多学少。毕业生参加工作才发现,工作要用的许多专业技能或专业技术,学校教育中根本就没有开设这些课程,劳动者必须参加继续教育和依靠终身学习才能适合工作需要。

学工矛盾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1、教育资源浪费,劳动力再生产成本提高。2、劳动力就业难度加大,失业率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成本增高。3、应用型人才短缺,严重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等等。

(三)学工矛盾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学工矛盾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往往快于人才成长的速度,教育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以及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等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人才培养的规模、质量、速度、总量等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教育资源配置在各级各类教育和各个区域之间失衡,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三是社会劳动再生产成本增速快于教育经费投入增速,教育资源总量短缺,导致解决学工矛盾难度加大。另外,在古代教育中,由于统治阶级对教育资源的垄断,把教育用来培养为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服务的简单工具,教育的功能被完全扭曲,也是导致学工矛盾的重要思想根源。中国古代“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旧的传统思想观念影响极为深远,成为人们头脑中的精神桎梏。严重影响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经济现代化的进程,当西方发达国家把自然科学纳入现代学校教育教学内容时,我们还是在科举取仕,严重封闭、抵制西方文化的一切。直至戍戊维新运动,大批有识之士用血的代价才换来了现代教育制度的某种改良!

(四)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

学工矛盾是由劳动力供求矛盾引发的。在这两对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矛盾运动中。劳动力供求矛盾始终是第一位的,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工矛盾实质上是劳动力供求矛盾在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即教育领域的集中表现。因此,劳动力供求矛盾是主要矛盾,而学工矛盾是次要矛盾,在两对矛盾运动变化中,学工矛盾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而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和途径就是抓主要矛盾。也就是说发展职业教育中解决学工矛盾的关键是抓住劳动力供求矛盾,必须从分析劳动力供求矛盾产生、发展、运动、变化的规律中寻找解决学工

矛盾的正确方法与途径,

需求决定供给。在劳动力供求矛盾运动中,以企业为代表的劳动力需求一方就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处在矛盾的主导地位,以学校为代表的供给一方是矛盾次要方面。处于从属地位。这种地位决定了职业教育院校和教育机构必须千方百计去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发展变化的规律,不断地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教育结构与课程设置、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措施,主动去适应市场、满足市场,而永远不可能改变市场、左右市场发展方向。

在学工矛盾运动中,有两层含义必须明确:一是教育者(学校)在学工矛盾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二是被教育者(学生)在学工矛盾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实际上,在学工矛盾运动中教育者(学校)与被教育者(学生)之间是矛盾着的双方。教育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始终处于决定和主导地位,被教育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服从与从属地位。作为教育者,有责任为学和工提供必要的条件,如“双师型”的教师条件、学工一体化的教学条件或技能训练的工具、设施、设备、教学实践基地等等。总之,一切学工结合必须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都应由教育者(学校)提供解决,否则,学工结合就无从谈起!当然,一旦条件具备,被教育者(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就大有用武之地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时,教育者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方法。对调动被教育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学工矛盾的普遍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工矛盾存在于劳动力生产与再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只是各个时期各个阶段表现形式和矛盾对抗程度上的差别而已。例如:在胎儿期,父母亲为了子女成长为优秀人才,有理想的职业,就开始了胎教。婴幼儿时期,更是开始了形式多样的技能、体能训练与知识灌输。这实际上是学工矛盾在父母思想观念与行为上的提前反应与表现。学校教育中学工矛盾始终存在自不必说。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学工矛盾转化为工学矛盾。劳动者必须通过自学、进修、培训、脱产深造等方式去解决矛盾。通过“充电”来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能力结构与水平,达到与变化着的工作岗位与新的工作任务相适应。二是学工矛盾普遍存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之中,也只是在表现形式和矛盾对抗程度上有差别而已。当然,在学前教育(幼儿园)、基础教育阶段、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学工矛盾是以隐性形式存在的,表现形式也是间接性的——往往是以被教育者变为劳动者之后,对工作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表现出来的。而劳动者会通过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充电)来解决好工学矛盾。从而使这几类教育阶段的学校感受不到学工矛盾的直接压力,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职业教育中的学工矛盾是以最直接、矛盾对抗性最强烈为其表现形式,是矛盾的特殊性在职业教育中的典型体现。

二、解决学工矛盾的思想理论

人类社会存在着两种生产。“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须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马克思语)这两种生产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人类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没有人类自身的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就不可能进行!二者相互依存、彼此制约、互相促进、协同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分工的出现、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对劳动力再生产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以至单靠体力劳动和简单的手工操作已无法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相当水平的文化科学知识并掌握现代生产工具的各种操作技能、生产的流程和工艺技术等等。于是,学校教育便应运而生,成为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专门机构。

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学工矛盾产生于学校教育制度形成之后。人类教育起源时代,有教无校,有学无师(专业教师),都是干中学、学中干。教育基本上是靠在生产生活中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来实现的,是一种紧密的学工结合。直到学校教育制度产生后才有了学工分离、先学后工,并导致学工脱节与学工矛盾的出现,

在现代学校制度非常完备固化后,学工矛盾日益突出、尖锐。为解决矛盾寻求出路,便产生了学工结合的思想和理论。学工结合的思想在国外早已有之。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劳动教育的主张,配弟在1648年提出了建立“劳动学校”即“科学工场”和“机械中学”的计划。法国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直至1957年,我国才开始了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并把“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看成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措施和办学形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职业教育进入蓬勃发展、全面改革新时期,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问题上,取得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的突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2005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学工结合制度。目前,一些职业院校已经与一些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技术与教学合作关系,这些均为学工结合的形成开拓了良好的局面,奠定了前进的基石。

解决学工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在职业教育院校实行学工结合制度。其必要性是由以下两方面因素决定的:

(一)社会人才需求

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二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促进再就业的需要:三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将巨大人口压力变为人力资源,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合理、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型人才,而现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显然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学工矛盾尖锐对抗!这样,实行学工结合就成为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学工结合的本质内涵

“学工结合”这种办学形式既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又是当今我国职教的亮点与特色。其本质内涵是:

——学工结合是一种教育思想。学工结合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体现了职业教育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走向职业岗位训练,从

学科学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实践过程为主,从学科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新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具有职教特色的人才培养观。

——学工结合是一种教育制度。学工结合作为教育制度,可以上溯到近代实业教育和新式学校的“工学并举”:上世纪50年代,我国教育改革中出现了三类学校并存的形式,即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重提职业教育大力推行学工结合,意义深远。它是现代职业教育将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

——学工结合是一种新的育人模式。学工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体现了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读书与劳作的有机结合。学工结合强调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重视学习与劳作的“双交叉”,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这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模式。

——学工结合是“面向人人”的平民教育。职业学校在校生80%以上来自农村和城镇,学生家庭经济相对较困难,学工结合也是一种有效的助学形式。黄炎培先生早在80多年前就主张职业教育应“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揭示了职业教育是一个“面向人人”的平民教育。

综上所述,学工结合的本质内涵可表述为:学工结合是指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关键能力和职业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把学习与工作的有机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面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众化教育活动。

三、解决学工矛盾的主要障碍

(一)思想性障碍

目前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特别是学工结合的教育制度和办学形式并未完全认同,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误解与轻视心态依然严重,将职教、普教视为等级智力区别,认为“职业教育是差生教育”:“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的教育”,教育行政部门普遍采用以考分高低论成败的筛选淘汰式普职分流,让高分生风流、让个性特长生泪流。要消除偏见,取得全社会共识,任务还很重、难度还很大,任重而道远!

(二)制度性障碍

学校形态的办学形式不太适合职业教育。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以学校形态实施的。是一种典型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学校形态的教育模式下,职业学校始终培养不出有特色的学生,甚至实现不了预期的培养目标。因为主导传统学校理念的是课程内容的理论化、学习方式的课堂化、学习结果的文凭化和学校组织的制度化,而实行学工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必然要求职业院校处于相对独立状态,它可以并且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独特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而目前处于学校系统中的职业院校却没有这种权力。如果某所职业学校试图突破这些规范,那么它就有被排除到教育体系以外,不被社会或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危险。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正是处于这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职业教育的学校化使学工脱节的矛盾尖锐化并推向了极端,职业教育丧失了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并导致了毕业生就业难、学校招生难、生存发展更难的困境。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建立一种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有效的合作机制。学工结合机制的提出可谓适逢其时。这次金融危机已经使职业院校按学术性学校标准化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难度进一步增大,更加显示了实行学工结合是职业教育院校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三)行为性障碍

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在推进学工结合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行动迟缓、反应滞后、措施乏力、协调不力、政策不到位等等。也增加了顺利推进学工结合的难度。

一是政府经费投入不够,导致办学资金严重短缺。按教育规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投入之比应为3:1,可是与之不协调的是,社会、政府对普教的重视程度却大大高于职教。当前制约职教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金问题,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就不可能为职教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和更新设备,就改变不了“黑板上种田,教室里开机器”的现状,影响学生技能与动手能力。

二是现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设置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根据湖南职成教育信息网统计,2008年湖南省中、高职专业目录中,高职教育共设置专业531个,其中一产类专业38个,二产类专业192个,三产类专业301个:中职教育共设置专业270个,其中一产类专业19个,二产类专业126个,三产类专业125个。但是,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网统计数据,在全省生产总值中,三大产业结构的比例2005年为19.6:39.9:40.5,2006年调整为17.8:41.7.40.5,产业结构由“三、二、一”调整为“二、三、一”。这就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即专业设置分布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与两大产业产值比例不相协调,第二产业相关专业数量比例偏少。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数量偏大,显然这与湖南省三大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相适应的。

三是企业参与学工结合的主动性不够,合作基础缺失。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的主要原因:学校以育人为第一目标,追求社会效益:企业则以赢利为第一目的,追求经济利益。企业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1,缺乏有效的鼓励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相关政策:2,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不能认同承担学生实习的社会责任:3,缺乏学校与企业结合的双赢机制:4,缺乏能承担较大数量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生活条件。

四是可操作的政策法规相对缺乏。职业教育办学主体所有制结构趋于多元化,主要采取政府办、民办、行业和企业办。政府办学比重低,行业、企业和社会办学比重高。行业、企业是我国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的重要力量。为此,要充分依靠企业,发挥行业作用,逐步形成政府统筹、行业指导、市场调节、企业自主开展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但目前政府的倡导和支持还依然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缺乏与政府文件相配套的可操作的政策法规和实施细则。

四、学工矛盾转化的基本条件

学工结合是一项涉及企业、学校、学生以及社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大力推进学工结合,确保逐步将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到学工结合的路子上来,必须跳出学工双方狭隘的视野,从配套政策、夯实体制、强化管理、创新理论等更大范围去思考,真正让学校与产业部门和企业一道,共同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更新理念,创新理论

首先,要更新职业教育的相关理念。以前。由于扭曲的教育价值观和人生观,忽视了人的多样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造成“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职业教育门庭冷落车马稀的景象。结果是,一方

猜你喜欢
表现形式内涵
挖掘习题内涵 探究问题本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浅谈导演与小品的表现形式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经典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编辑动态
木木相册
寻找色彩与线条间的内涵
透射光之炫丽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