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语言类创新教育课程设计实践体会

2009-09-06 06:26刘世华
计算机教育 2009年22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应用型人才案例教学

刘世华

摘要:本文以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为基础,给出了该类课程的创新教育课程设计实践探索与体会。结合创新课程设计的“五大品质”的要求和挑战,改革传统的教-学-考模式,采用以案例教学为主线的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创新教育课程设计;案例教学;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创新教育课程设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普通高校不同。不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知识应用型人才还是创新型应用人才,其核心是“应用”,应该以培养动手能力为基础、紧贴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教学。鉴于生源情况,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应遵循“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专长、提高素质”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工程技术类专业,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外,应更加注重学生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型高等院校,一般以注重理论基础为原则,而应用型人才培养则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基准,因此,传统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教育应运而生。

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对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计划的修改、创新的课程设计、考核体系的改革、师生管理模式的创新等各个方面。

创新教育的倡导首先对现行大学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传统课程模式的现行大学课程体系在课程资源开发、课程结构、课程设定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矛盾,已经不能包容创新教育实施的内动力,只有构建能体现教育创新宗旨的课程体系,即构建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才能有效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因此,创新教育课程设计是我国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创新课程设计需要学校统一规划、系统管理、分层实施,同时也需要任科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才是创新教育课程设计实施的主体。为此,我们学院专门组织了一次创新教育课程设计的大赛,为学院教师积极推进创新教育和相互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本文是作者参与本次大赛实践的一些体会。

2创新课程设计的精髓——“DESCA”五大品质

作为任科教师,创新教育课程设计就是改革教学课程的内容、课堂组织形式、施教方式、激励方式、测试方式以及引导学生培养自我学习、自我激励、自我思考和自我创新的能力。

采用创新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其手段是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致力于营造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

根据美国Merrill Harmin的定义,创新教育课程设计的精髓在于“DESCA”五大品质:

2.1尊严(Dignity)

每个人都有尊严,教师首先需要尊重和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只有学生获得了尊重,才能对自己的能力流露着自豪,显得内心充满力量。

2.2活力(Energy)

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但如果他对所学课程不感兴趣,或者课程教学索然无味,或者是课程内容太过平庸、没有挑战性,或者是课程内容繁杂、条理不清、学生不堪重负,这些都会给学生应有的活力带来极大的打击。

只有课程设计合理而有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活力。

2.3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

自我管理是指学生们能够努力实施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发。他们自负其责、自作选择,不需要详尽的指令。自我管理不仅是良好学习的保证,同时也是人生成功的基石,教会学生自我管理,令学生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也正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不易有定论的难题,目前我们只能借助一定的策略,给学

生良好的课程设计和组织。同时在课堂组织和教学中以身作则,加强自我管理,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2.4集体感(Community)

80年代至90年代的学生经常被人说成是“自私”的一代。集体感不强会导致学生个人特立独行。而良好的集体建设会鼓励学生们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为了集体的荣誉而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评估和约束,因此,培养学生的集体感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2.5意识(Awareness)

学生们是机灵又富创见的,他们对当前流行时尚的把握往往比老师敏感和准确。他们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会影响课堂气氛,也会受到周围事务的影响。

智力的定义包括意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我们是有才智的,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管理我们的意识。如果开启心智,然后设法把注意力聚集在选定的焦点上,那么很容易产生被称为“明智”的结果。

“DESCA”五大品质不仅是创新教育课程设计的精髓,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目标。

3创新课程设计实践

计算机类学科是实践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科,同时又是充满数理逻辑、枯燥代码的一门学科。因此,首先在课程教学计划和内容设计方面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个特点,将实验环节的课程加入到理论教学当中,以边讲边做的形式进行教学。

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软件开发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学习编程语言,并不是为了学习该门语言本身,应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软件开发和管理能力以及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案例教学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

案例教学是以问题为引线,将整门课程的知识串接起来,并在一次一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上述诸方面的能力。而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也能从中找到“感觉”,找到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并以此激发出更高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有了兴趣和乐趣,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意识”等方面的要素就能得到良好的提升。

课堂的教学实施和课堂组织也是教学中工作量最大的一个部分,而只要围绕着我们的目的和采用案例教学的良好手段,进行教学课堂的组织则也不算一件难事,比如,Java程序设计的一堂课,教师可以进行如下组织:该堂课主要讲解内容为Java程序设计中的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课程开场设计一个学习目标,可以是一个编程任务: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的界面。

(1) 整堂课以设计实现该目标为导向,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图形界面程序,图形界面程序应该由哪些元素构成?他和之前所讲的控制台程序的区别在哪里?特色如何?然后,以实现计算器设计为目标,首先在脑海或者草稿纸上把界面蓝图设计出来;最后,讲解Java AWT图形界面编程的基本要素,告知采用Java语言如何实现我们的设计蓝图。

(2) 开场白以总结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特征开始,说明AWT图形编程就是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的基本应用,同时提出本次课的既定目标:设计计算器。

(3) 在互动环节,主要是回顾学习过的知识,以及蓝图设计时的同学个人思路的表达,最后再以老师的实现来作对照。

(4) 最后,课程总结了Java AWT图形编程的三大类型的系统类:容器类、组件类和布局管理器类,并以盒子装物品为例证说明三者的关系:容器是盛放组件的框架,组件是图形操作的基本元素,布局管理器负责组件在容器中的排放顺序和规则。

通过一个案例的完整实现,我们不仅学习到了Java编程的AWT相关语法,还学习Java开发者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思路,同时也学会了采用Java进行图形界面软件开发的基本步骤和要素。当然,创新课程设计并没有某一堂课这么简单,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4实践体会

创新教育课程设计对教师的个人素质、知识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参与实践,对于创新教育课程设计的品质学习和运用所取得的一些体会和想法,特在此提出分享和讨论:

4.1增强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策略设计水平

作为年轻教师,要想良好地驾驭课堂,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充实自己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以自己精深的专业专长赢得学生的信任,积累个人人格魅力。同时也要掌握人际交往、行为组织等方面的能力,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相信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但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加强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组织能力。此外,也需要增强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理解、总结和创新能力,并以此做出高水平的课堂组织和策略设计,同时改进教学方法,以内容和形式吸引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改被动接收知识为主动学习。

4.2增强互动环节的设计和控制

创新教育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积极主动的掌握课堂所授知识;而增强学生互动是实现该目的最好手段之一;但学生互动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以单一的点名提问来实现互动,更不能因此给学生造成紧张、尴尬甚至羞辱感。否则将事与愿违。因此,需要对课程的互动环节进行良好的设计、并对互动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才能达到互动的目的。

4.3课程设计要重点突出、有取有舍,有张有弛

很多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由于担心课程教学的不完整而导致的平铺直叙式教学,从本人听课的经历来看,这种方式是最让人疲惫、无法集中听课者注意力的一种方式。在与老教师的交流中,老师们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也就是课程教学不能面面俱到,而应该重点突出、有取有舍,重点的详细讲,非重点的可以让学生自学。

此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人的注意力如果要求45分钟都集中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此,课堂设计也需要有张有弛,即可以在学生精力集中的时候讲重点内容,间隔15~20分钟左右,需要一些次要内容或其他相关知识来调节一下课堂气氛,甚至可以讲讲笑话、或者让学生自由讨论或休息几分钟时间,然后再进入下面的内容。

4.4注重学生的反馈,及时给学生信息反馈

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我们教学的受众是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随时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对效果不好又比较重要的内容,需要重复讲解的不要吝啬花费过多的时间。

此外,学习进度也需要以不同形式反馈给每个学生,以及给学生以鼓励,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5创新课程设计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系统工程

创新课程设计并不是我们举办或参加一次比赛就能实现的,他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需要老师对所教授课程的内容的准确把握、重点难点的提炼、教学形式的创新和不同教学效果的评估;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不断沟通和磨合,是师生互动,逐步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创新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他除了教师的创新和投入之外,其实还牵涉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课程教材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更新;比如对学生的评价体系的改革,改革单纯的以考试为手段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合理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比如也需要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的配合,需要对学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改革,不能以一两次教学效果的好坏来评价创新课程设计尝试的成败。

5结束语

总之,不管采用的形式如何,只要我们牢牢把握“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专长、提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创新精神,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教育课程设计才能达到它应有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美)Merrill Harmin. 教学的革命——创新教育课程设计[M]. 宇航出版社,2002.

[2] 王金瑶. 关于大学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02(7):59-61.

[3] 朱耀庭,苏利春.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深化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J]. 计算机教育,2007(10):36-38.

[4] 肖云龙,田凌云. 创新教育的课程设计[J]. 交通高教研究,2003(3):1-3.

[5] 舒家捷,肖云龙. 大学创新教育的课程设置[J]. 现代教育科学,2002(11):33-36.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应用型人才案例教学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