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城市规划更新的几点思考

2009-09-05 04:10温建霞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建议

温建霞

摘要:作者在阐述学习型城市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践,提出我国学习型城市规划更新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城市 建议

1 学习型城市内涵

1.1 学习型城市由来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勃兴于20世纪90代的一种宏观管理理论,它旨在研究企业组织如何适应新的知识经济环境,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组织的效能,增强竞争能力。其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先生提出的“五项修炼”理论在我国引起强烈反响并被应用于具体实践。彼得·圣吉先生把学习型组织看作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和自我超越的组织,在这样的组织中,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挑战极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并培养全新、前瞻、开阔而系统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愿景。他突出强调学习在组织发展中的重要性,做到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通过提升学习力,增强组织的创新力和竞争力[1]。这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真正的学习革命。这种理论及其在国际国内的实践效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形成了思想上强烈共鸣。人们积极把学习型组织理论运用于城市系统和社会领域,把建设学习型城市作为一种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型模式,通过在全社会普遍建立各类学习型组织,进而确立了系统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思路。

1.2 学习型城市概念 学习型城市是相对较新的概念,但却成为大量城市发展的中心策略(Kurt Larsen,1999)。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习型城市概念,但是都与创新和促进创新的系统有关,这类城市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将创新和学习放在发展的中心位置,学者们的研究表明它们的共同要素[2]:①所有的合作者都有一部分将学习和知识散发放在发展中心的明确任务。②他们决定培养全球性的竞争力、知识密集性产业和服务活动,将他们的工作建立在当地学习、创新与应变能力基础上。③集聚于相同区位的企业和知识机构更有可能共享文化和理解,这更能促进社会相互作用和学习的过程。④“学习”包括了个人学习和机构(制度)学习。前者指个人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渠道获取知识、技能等,通常指的是终身学习或培训。通过学习,个人可以获得更好的工资和就业机会,而社会则得益于一个更柔性化的、具有先进技术的劳动力。但是个人的终身学习只是一个学习性城市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将个人的学习与更广阔的环境联系起来,使城市也感觉到学习和创新的必要,并且有能力这样做。⑤学习型城市是建立在信息化、网络化基础之上的,尤其是集体的学习依赖于一个持续的关于产品、流程和工作组织等信息的交流。这样一种本地知识基础的产生和发展包含了有意识的机制。大型的全球公司也开始寻求将其研发行为融入本地集聚体内,以便能够获得高度本地化的研究和技术能力、充分利用、发展高水平的企业间网络、本地商业支撑和制度资源、以及本地市场的全球化。⑥在学习社会里,没有机构能够垄断知识;这对于教育和培训有很强的意义。所有的合作者——不管是公共权威部门、私人企业、教育研究机构还是市政组织、民众个人——都将学习和知识散发作为发展的中心。事实上,他们不同主体之间的一种驱动力量,培养他们共同的价值趋向以及城市的网络。这可以被称作为社会成本,它对于学习型城市的运行至关重要。

1.3 学习型城市主要内容 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学习型政府、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村镇、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家庭等5类[3]。

学习型政府——各级政府(机关)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骨干力量,要以建设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机关)为目标,发挥人员素质好、易于组织发动、示范带动作用大的优势,把转变职能和作风与建设学习型政府(机关)有机结合起来,率先建成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企业——把学习导入企业管理,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的,通过确立学习、自我超越的理念,培育整个企业的学习氛围,建立完善的学习教育体系,大力推进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成为具有人力资源挖掘和再造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学习型村镇——是指能够通过自学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注重培养价值规律队伍,不断提高村镇干部和农民综合素质,形成加快发展同进步的共同目标,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更快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干部群众精神风貌积极向上,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效的村镇。

学习型社区——是指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从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出发建立健全社区学习网络和学习体系,社区组织的学习活动持续开展,社区成员广泛参与学习活动,其综合素质、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普遍提高、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

学习型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要以提高家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标,营造终身学习的氛围,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家庭成员成为自觉学习、自主创业的公民。

把学习型组织理论具体运用到学习型城市的建设之中,对城市组织进行分类,从政府、企业、社区、村镇、家庭五类组织,构建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基本模式和体系。围绕转变政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建设学习型政府;围绕推进创业发展、实现增产增效,建设学习型企业;围绕提高文明程度、丰富居民生活,建设学习型社区;围绕提高文化素质、增强致富技能,建设学习型村镇;围绕陶冶道德情操、提高生活质量,建设学习型家庭。

2 学习型城市规划更新的几点建议

2.1 学习型城市规划应用必须把握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 在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的条件下,城市规划的内容和性质多发生了诸多大变化。目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旧城更新改造的政策法规与开发机制不健全,旧城建设仍然没有纳入城市规划的大纲,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如城市规划中对新城与旧城功能结构缺乏整体性考虑;旧城改造与新城搭配不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亟待更新的一些地区没有纳入近期城市规划内容;绿化环境缺乏实用性与适宜性;城市规划中没有提出社会网络建设的有效措施[4]。同时在现有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领导意志和权威观念还很严重。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的观念与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政府与院校、研究机构、生产企业、金融单位和公众都作了大量工作,但如果政府与这些单位的单向联系能发展到一种更深层次的联系,即一种协作网络来共同规划城市,那么学习型城市规划的框架便可构建。

2.2 正视我国在学习型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局限性 学习型城市理论的产生至今还不足10年,它的理论体系还很不成熟,还没有形成独特的研究方法。当前学习型城市理论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以往城市规划未能意识到城市规划的动态性和前瞻性,因而存在诸多弊端并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而学习型城市的规划就是规划专家与规划人员在改善“心智模式”,提倡公众参与下的“团体小组式”规划,能够更好的满足新时期对城市规划的要求,编制出真正符合人类需求的规划,达到城市的协调发展[5]。

2.3 城市规划过程中要注意学习与创新氛围的营造 创新是一个民族得以复兴的源泉。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创新更显得尤为重要,规划创新是城市走向兴盛与强大的“智慧”基础。按照组织生命理论的观点,任何组织都有一个产生、生长、兴盛与衰亡的过程,如何正确的把握城市生命的发展阶段,合理的规划好城市至关重要,学习与创新就是一个切实可行而且唯一的办法。城市规划中的学习与创新就是指规划人员、规划专家以及广大的参与人员在洞察环境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将学习理论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实践当中。同时城市规划的所有关注者都以清醒的思维,不断开发创新,在规划制定中创新,在规划建设中创新与规划管理中创新,建立起学习与创新的良好规划环境。上海将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实践当中,在上海“没有创新,没有明天”已经成为该市城市规划学界的口头禅。

2.4 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弹性规划是学习型城市规划的现实要求 弹性的城市规划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早在上世纪60年代,波兰、法国、前西德等国家就开始探讨弹性城市规划的方法论,同时做出若干不同方案,供决策部门评价选择。实践证明,它对市场经济国家城市发展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指导性,至今仍受到这些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7]。我国已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近远结合的弹性规划是我国城市规划的现实要求。从理论上讲,有弹性的城市规划也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内容之一。学习型城市本意就是在不断学习的氛围下,极大的改善城市各项工作。当然从城市规划的制定、实施到管理都离不开学习。所以建立弹性的城市规划是当今学习型城市规划的现实要求。

2.5 注重城市政府有效的学习 城市政府是主导城市发展的最主要力量,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首先需要一个现代化的职能明确的政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政府管理存在许多弊端,例如,政企不分、机构臃肿,部门林立、人浮于事、拖拉扯皮、办事效率低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城市政府的管理职能有所改善。因此,对城市政府职能将是维护、管理、建设城市公用设施,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在经济上将从微观管理转到宏观指导,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政府是信息的最大消费者,在城市的管理系统中引入信息技术,能大大提高政府的服务效能,因此为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城市管理也将实现信息化和职能化,并追求精干(Lean)的城市管理机构[8]。而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得依靠政府有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636~637.

[2]邓静,孟庆民.新城市发展理论[M].城市发展研究.2001.8(1):1~8.

[3]李全林.树立现代发展观.建设学习型城市[N].人民日报.2001年5月18日第8版.

[4]范宇.姚士谋.知识经济与中国城市更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 22(1):40~43.

[5]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 3~4.

[6]陈则明.城市更新理念的演变和我国城市更新的需求[J].城市问题. 200(1):11~13.

[7]方创琳.区域发展规划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6~47.

[8]孙娟.崔功豪.国外区域规划发展与动态[J].城市规划汇刊.2002.138(2):48~50.

猜你喜欢
学习型组织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我的学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关于高校学习型大学生党组织建设问题的研究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