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生
学校道德教育课及实践活动,不仅要使学生懂得关于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个人、社会和他人关系的道理,而且要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行为,引导学生对德育理论从认知上服从、情感上同化上升为倾向上的内化和社会实践上的外化,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即探索如何做人,做什么样人的规律,做到知行统一,从而完成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和集体主义思想品质、良好道德行为、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起基础作用的“知”和起关键作用的“行”进行研究,尤其要弄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学校道德教育的“知”与“行”的新特点、新问题,从而使学校道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道德教育过程就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一般说来,从内部结构来看道德品质,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这几个要素,简称为知、情、意、行。“知”是对道德知识、规范的认识,是衡量是非、善恶丑的一种尺度;“情”指道德感情,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是指实现某种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行”是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行为。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关键在于知与行,同时行又是道德的重要标志。“道德不只是认识问题,从根本上说,它是行为和实践的问题。”故人们习惯把“德行”二字放在一起。另外,从德育心理发展的客观过程来看,道德知识是自觉实践道德行为的基础,对知识的掌握可以产生规范个人思想行为的内部标准和力量。因此,在学校德育教育中,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对道德的认识水平。可见,“行”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中,则是关键。然而,要使“知”变为“行”还需要情感和意志的中介作用。情是使知转化为信念的必要条件,没有情,则无动于衷,意和行也就缺乏推动力量。意是坚定的信念,没有意,信念则会动摇,行为难以持久,也就不可能形成一种道德品质。因此,为了正确把握学校德育中的知行统一关系,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者必须确立和坚持人本理念,以学生为本,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全国、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强调入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使学校德育,在目标上强调“人文化”,内容上凸现“生活化”,方法上注重“实践性”,评价上采取“多元化”。工作中必须遵循“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动之以情,以情育人;导之以行,以行纠入;知行统一,持之以恒”的教育规律,努力做到:
一、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这是从事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引导学生做到“知行统一”的前提。我们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社会转型变化中联系学生思想实际、社会生活实际,由具体到现象,使学生明道理、辨是非,为把知识转化行为打下基础。教育工作者应做到心中时时有学生,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学习、交友、恋爱、择业、心理调适等疑难问题,并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认识、熟悉教育对象,了解学生思想实际,针对性地教育和解决问题。要“缩短”师生的年龄差别、角色差别、接近学生,民主平等,相互交流,熟悉他们思想、生活、语言,建立感情,取得信任,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随时留意观察同学的言行,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向,掌握学生思想脉搏,以便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地解决。教育的内容重点放在道德认知、道德自省能力的提高,同时要结合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以解疑释惑为着力点,尽可能从学生所熟悉或关注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讲解新的知识,利用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引导青年学生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了解、比较,在实践中探索真理、认识真理、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进而达到识别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的目的。对涉及青少年学生个体特殊问题,不轻易放过,利用课余时间做好个别工作,尤其要注意关爱弱势群体如特困生、残疾生和有心理障碍的特殊生等。
二、强化实践体验意识
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不仅要晓之以理,还要导之以行,在学生明道理、辨是非的基础上引导实践。而实践教育活动,一定要从青少年实际出发,针对其特点,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及全面发展,形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如组织社会实践、社会考察,举行青年学生人生理想报告会、演讲会,组织进行人生、友谊、爱情思辩会;开展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社会主义征文活动;结合学习特点进行知识竞赛,基本技能训练:开展诗歌朗颂,演唱比赛,组织青少年学雷锋活动等,寓教育于实践活动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按照学生不同年龄成长规律,对不同阶段确定不同教育目标,实施不同教育方法。使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择业成才教育贯穿于青年学生日常道德教育全过程。
道德始终是一种人类把握世界的“实践——精神”方式,而这种方式只有在现实的生活中才可能被把握。因而,学校道德教育,必须强化“生活育人”、“实践体验”意识,即把育人过程融入校园生活,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学会以道德方式生活,边学习知识,更注重学习做人。学校道德教育要围绕学生个体成长中可能触及的各类问题,把各项育人工作的开展,定位在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基础上,为学生从学校步入现实社会提供体验性经验准备,使学生能适时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而“生活育人”、“实践体验”意识,则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旨在为学生提供“知行统一”的实践平台。
学校道德教育只有把育人过程融入校园生活、社会生活,才可能使学生学会以道德方式生活,在生活实践体验中进行自我修养的升华。学校道德教育,只有让青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认识、提高,才可能使“知”“行”统一,并以“知”指导“行”和规范“行”,在“行”中深化“知”,体验“知”,从而把“知”内化为个人素质品德,并融入生活实践。
三、突出“个体发展”规律
人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道德教育应当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符合教育发展规律。长期以来,学校道德教育过程过分强调社会价值,以“大公无私,人民伦理,”来塑造个体“无我”的道德品质,对个体道德的自主、自由和生命价值的尊严以及自我利益的正当性进行了抑制和铲除。这种缺乏自主与自律的道德理念不可能培养出个体的真正道德品质。市场经济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均发生了变化。现实社会是多元化的,时代要求德育工作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基本道德价值与核心道德价值教育。即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存在着为人们所共同接受的,对人类生活来说有重要价值的道德。如关心、诚实、公平、负责等,这些道德价值在人类长期的历史中已被证明是正确的,是社会之所以能存在的基础。而青少年学生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思想品德缺位行为,是正常的,也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关键问题是我们的道德教育能否运用正确的理论知识,对学生加以实践,行为引导,且这种教育必须符合人性化要求,必须突出个体发展规律。
我们对学校德育的价值定位重新审视,并不是一反传统德育价值定位的“社会本位论”转而成为“个人本位论”,只强调个体价值,更不是将个体价值同社会价值对立起来,而是为了更科学合理看待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两者辩证统一。道德教育,一方面要服务于国家社会需要,另一方面,更要按照个体需要,个体的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这是其本质目的和价值。
四、突出“主体能动性”
为了真正使学校道德教育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目标,在教育内容上应构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内容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与个体成长发展需要。其教育内容选择与组织应把握社会与人的发展的结合点,让学生所接受的道德知识应是活生生的,而不是游离于社会现实之外,悬于社会生活真空的干巴巴的道德规范知识,改变过去教育者授教育者进行“塑造”、“改造”的学校道德教育过程,忽略学生主体性、自主性和能动性,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不能回避社会及个人的现实问题,应针对社会热点问题,青年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与学生展开探讨,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社会现实及其变化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得到及时反映。
五、体现民主式与个性化
学校德育工作者在道德教育中应“构建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教育观、学生观,树立‘师生平等‘教育民主的教育思想。”体现民主式与个性化的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本身是充满人性的,也只有充满人性的教育,才更易于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模式化教育是一种不顾教育对象认识水平的个性特点而千篇一律、千人一词的道德教育。而个性化教育,强调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方式,个性化教育是思想教育人性化的最好体现,也是人本理念教育的必然。
总之,学校道德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几方面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使之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以人为本,注重生活育人、实践育人,在引导学生学习思想品德方面的知识中,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实践体验,生活磨练,激发情感,逐步形成道德观念,掌握是非标准,提高道德评价能力。尤其要明确提倡什么,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怎样做人,做什么样人,使思想品德方面的理论知识与青年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打开其心扉,扣动其心弦,形成一种有效催化剂,并能够排除内外干扰,真正对道德文化,在思想上认同,情感上接受,实践中践行。坚持实践正确的信念,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