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卜彬
陶冶青少年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寻找美、学到美,并能创造美。
一、用心体会,寻找文学作品中的美的真谛
1.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语言美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总是以生动优美、精炼含蓄的语言塑造各种各样的形象。文学是语言艺术,所以文学作品的美总离不开语言美。许多文学作品在字句上作出一番精心的加工和仔细推敲,以求传神。比如《井冈翠竹》中有一段对竹子多的描写:“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他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征途。”一连串动词,将人格化的毛竹写得生动活跃泼、虎虎有声。
2.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哲理美
文学作品中的许多形象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是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诗歌与记叙文的一个特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以诗人登楼远眺,眼前出现了“白日依山、黄河滔滔”的壮观景象开始,而三、四两句突然笔头一转,撇开已经展开的画卷,涉及了极目远眺的深层心理,使“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深刻哲理自然而然就蕴含在登楼这个具体的形象中。
3.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情境美
我国诗歌散文中的形象所表现出的道德艺术情趣与艺术氛围,不但能使读者感受到如见其形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量,还能触发读者的艺术想像,进而形成深沉、含蓄无限的艺术美。以水为例,那奔腾不息的大江,烟波浩渺的大海,那绚丽的湖光山色,潺潺的小溪,是那样的变幻多端,那样富有生气。既有气势磅礴,一泻千里之水,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也有清新秀丽之水,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还有美丽如画之水,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有绮丽可爱之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些“水”仿佛都有生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清明透彻,那样的可爱。此外,那些名山秀岳、辽阔草原、迷蒙烟雨、小桥流水、落叶残花,无一不向人们展示出一幕幕美景。在这里,老师应努力创设一种情境,因为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通过图片、音乐等直观教具,创设出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尽可能地使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之中,去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且让这些美感逐渐在学生的心灵中沉淀下来,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也就会水到渠成,自然而生。
二、以学生为主体,感受美和鉴赏美
审美教育一般是从感受美开始的。要使学生感受美,就必须设法在他们面前显示生动、鲜明的形象,然后让学生从形象中感受美,从美中激发爱的情感。感受美,只是审美教育的第一步。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善于通过内心思想来引导学生感受美,而且要通过外在的形象,由表及里地启迪学生识别真伪、明辨是非,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写景。第一句写缠绕着枯藤的老树上,落着几只在黄昏中栖息的乌鸦,点染出萧瑟凄凉的秋色,此处虽不言愁却已是愁绪满纸。第二句突然转至一种色调明净、幽雅、宁静的境界:精巧的小桥,清澈的流水,幽静的人家。这些使人联想到家人团聚的亲切和幸福,从反面牵动了离人思乡的愁绪,怀念家园而不得归的思想感情也随之而出。第三句又写出三种景象,荒凉的古道上,刮起阵阵萧瑟西风,旅人骑着一匹瘦马,正在继续奔波。此处虽写景,但却非常巧妙地表现了人,并且透露出游子的身世。“瘦马”两字便表现出这是一个家境寒微的人,妙在用了一个“瘦”字。读者可以由此想象到旅人奔波不息的艰辛、困顿和内心的悲愁。“夕阳西下”,指出游子奔波在古道上的时间,也给整个画面更增添一层暮色苍凉的色调。“断肠人在天涯”是全曲的点睛之笔。“断肠”二字表达出游子愁思的深重,用“天涯”二字提示游子离乡的遥远,从而点出主题——游子思乡。到此,各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达情,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秋郊日暮羁旅图,表现了游子悲秋怀乡、难以言喻的惆怅心情和人性美,多被后世游子(尤其海外游子)引用、吟唱。
三、积极陶冶,在美的享受中创造美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一种特殊的创造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探讨、去思考美的存在和美的创造。例如,孔子面对奔流不息的大河,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告诫自己和弟子莫要虚度时光;杜甫登临泰山,“一览众山小”,建功立业的壮志油然而生;周敦颐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达不同流俗的高洁品格;范仲淹登岳阳楼,观“巴陵胜状”,则“心旷神怡”,达到“宠辱偕忘”的人生境界。在这里,学生对自然的情感在一步步加深,由最初的“美感”到“喜爱”,由“喜爱”到“关注”,由“关注”到“思考”,层层递进,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在美的熏陶中享受美,并萌发创造美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