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提升高职实习教学有效性探索

2009-08-31 07:45何七荣
职教论坛 2009年21期
关键词:实习基地实习教学职业素质

周 巍 何七荣

摘要:对实习教学有效性的内涵进行研究,提出影响和评价实习教学有效性的三维要素:速度、收益、体验,并揭示了三维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分析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职扩招对提升实习教学有效性带来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实习教学;有效性:职业素质;实习基地:工学结合

作者简介:周巍(1967-),男,湖北黄梅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工程:何七荣(1961-),男,湖北黄梅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9)21-0045-03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显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日趋多样化,大众化教育特征日益明显。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不仅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更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当前,各高职院校正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精神,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以工作实践为重点,以现场教学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但由于对实习基地的建设内涵、要求研究的不深入,对现场实习教学运行机制、模式、方法探究的不足,导致高职实习教学在当前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出现了“低效化”、“失效化”现象,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与社会需求合理对接。因此,深入研究实习教学“有效性”问题,促进实习教学从“有效教学”上升为“优质教学”,对引领当前实习教学改革走向、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实习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实习教学是为训练学生操作技能和掌握实践知识,在真实或模拟的生产现场所进行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与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相比,实习教学的场所、内容、载体灵活多变,涉及到教、学、做等诸多环节,而考量各环节的质量指标主要有:速度、收益、体验。速度可看作实习时间(长度)——投入:收益可看作实习结果(收益)——产出:体验可看作实习感受(苦乐)——过程。

实习时间是指实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通过实习掌握特定内容,达到预期目标所花费的时间越少,效率就越高。节约实习时间,提高实习效率,首先要求对教、学、做各阶段的时间进行合理分配、有机衔接;其次要提高单位时间的实习质量,

实习结果是指学生经过实习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实习的每一阶段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变化上。实习结果不仅表现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掌握上,而且表现在综合职业素养的提高上,同时还要通过实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

实习体验指的是学生对实习过程的切身感受,这是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考量有效性的一个向度,实习过程应该成为学生培养兴趣、激发热情、追求成功和成就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保证有效性持续的灵魂和动力。

这三项指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实习时间是前提,对教、学、做各阶段的时间合理安排并提高实习效率,是增加实习结果和强化实习体验的基础:实习结果是目标和关键,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学力提升不仅能促进实习效率的提高,也能增进学生实习的积极体验;实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由被动实习变为主动实习,从而大大提高实习效率和结果。总之,考量学生实习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高实习效率,增进实习结果,强化实习体验,它们相辅相成,互相制约,象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缺一不可。

二、大众化教育给高职开展实习教学带来的问题

实施大众化教育是新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一项战略,其典型特征是办学规模的扩张,但大众化教育的根本目标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上。目前从现实情况看,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远远跟不上发展的规模,在外延不断“做大”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内涵的“做强”。尤其在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实习教学层面,办学资源极为欠缺,一些高职院校不仅没有“教、学、做”合为一体、功能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更未建立有效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和教学运行机制,实习教学模式、内容、手段都相对落后,无法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和推进。面对当前的大众化教育背景,许多高职院校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普遍面临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学生实习人数剧增,教学师资、设备、场地资源严重不足,学生真正上机操作的时间有限,实习效率低;高职生源既有普高生,又有三校生,总体素质偏低,且参差不齐,增加了现场教学组织的难度:多数教师缺乏现代人才培养观念,缺乏“双师型”职业素质,教学模式单一,方法陈旧,适应不了新时期高职教育大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实习基地缺乏真实的“企业化”育人环境,学生接受不了企业氛围的感染和熏陶,加之没有“真刀真枪”的训练,实习效果不明显:实习教学体系不健全,管理机制缺乏创新,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不相适应等等。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导致高职实习教学“失效”和“低效”的根本原因,我们必须牢固确立三维目标意识,克服制约实习教学有效性的瓶颈因素,并通过加强管理,最终实现从有效教学到优质教学的目标。

三、高职院校提升实习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的“施教能力”,充分满足“有效施教”要求

提升实习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效施教”。“有效施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高职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从发展的角度,围绕“有效施教”的目标和要求,去赋予新时期高职教师以新的素质内涵。

1“有效施教”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实践观、质量观、人才观。考虑到高职生源的复杂性,应坚持“因材施教”原则,贯彻分层次教学的思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组安排相应难度的学习内容和训练课题,要着眼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未来成长,以期获得理想的实习效果。

2“有效施教”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职业岗位要求科学制定教学目标,精选实习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并善于抓住实习重点,突破实习难点,保证实习的职业针对性和高效率。

3“有效施教”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实施能力。能针对教学的具体内容,精心讲解,正确示范,并大胆探索情境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等新的实习教学方法,并加强教学过程的动态管理,较圆满地完成实习任务。

4“有效施教”要求教师具有“双师型”职业素

质,既要具有较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核心知识,又要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能综合运用交叉技术知识和技能破解一些中、高端技术难题,成为产、学、研多方面的能手。

5“有效施教”要求教师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不断钻研新知识、新技术,及时关注最新的科技、教育动态,善于捕捉实施创新教育的时机,做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点播者。

(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要求

实习基地建设既是当前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平台,又是专业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内容融合的载体,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所需人才对接的契合点。实施工学结合,其核心在于与生产现场接轨,它要求实习基地为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提供重要保障。对高职生而言,实施工学结合意味着他们不仅仅只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更要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能在职业训练中快速成长。因此,实施工学结合是确保实习教学质量、提升实习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1增加设备投入。以现实情况看,多数高职院校的现有设备数量远远满足不了教学所需,学生实习的“上机率”有限,往往是“多人一机”,因此必须加大设备投入和更新的力度。另一方面。随着知识更新步伐加快,新的制造手段不断出现,传统的纯机械设备难以适应现代实习教学需要,因此应重点投入具有现代制造技术含量的先进设备。同时,高职院校的实习基地建设应充分吸纳和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做到“同步共建,资源共享”。

2整合现有资源。许多高职院校设备资源分散于不同的教学部门,综合利用程度不高。基于此,必须组建含有新技术、新设备,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融为一体的综合实习、实训基地,通过资源重组,集中管理,科学利用和合理安排,有效盘活资产,充分发挥资源的使用效益,为提高实习效率提供有效保证。

3营造“企业化”育人氛围。工程训练作为实习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明显的教学性,但同时还有鲜明的工业性,因此实习基地建设应坚持“既出产品,又育人才;以学促产,以产育人”的理念。学生在车间第一线顶岗训练时,自觉接受现代企业氛围的感染和熏陶,不断养成“朴实,踏实,务实;能干,肯于,会干”的职业素质,从而实现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4建立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实习基地要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规范、有序地运行,除了更新观念、创造条件外,还要通过扎实工作,实现体制机制创新。一方面,要按企业生产和教学培训双重职能设置机构,实现“两极耦合,双向互动”,教学与生产同步运行,保证实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在教、学、做的各环节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并建立激励竞争机制,以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要求。

(三)加强管理,构建提升教学有效性的保证体系

建立实习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提升有效性的关键,也是实现从“有效教学”到“优质教学”的根本要求。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实习教学工作必须以生产现场为依托,以岗位实践为重点,以项目驱动为主线,以规范化管理为手段,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目标宗旨。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探索,认为以下方面是实习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教学内容项目化。根据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形成综合能力领域,再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确定学习性的工作任务,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零件作为主题学习单元和项目驱动的载体。在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下,注意引入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强调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交叉性、前沿性和创新性。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科体系的内容重新序化,并确定每一模块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目标要求,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岗位能力要素为主线的内容体系。

2教学过程情境化。项目驱动式教学强调工学交替、能力递进,要求把课程核心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单元划分,以一系列教学情境贯穿于实习教学的全过程,从而体现“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的教学特色。在教学实施中,应重点围绕针对性项目,开展教学指导、演示、学生独立操作、自主创造以及相互之间的经验交流,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情境化教学过程中显现出来,并能很轻松的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实践者、探索者、创造者、合作者、快乐者。

3教学环境职场化。实习基地的现场环境应具有“职场化、车间化”性质,训练设备的类型应具备“生产型”,有先进、规范的企业文化,训练条件符合地方、行业技术发展水平和趋势。学生实习能接触到产品工艺系统,“真刀真枪”地进行岗位操作训练,能充分了解产品的制造过程、制造技术和与本专业有关的制造信息,而且能应用已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分析、解决较深层次的实际问题,同时,学生作为“职业人”角色参与企业化的劳动和实践,接受严格的“企业化”管理,使学习生涯与职业生涯实现有机“链接”,从而获得最佳的实习效果。

4教学管理规范化。实习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教学过程,应制定严密、规范、有序的实习流程,细化实习程序,实行目标化管理:要针对教学管理的各具体环节,如教学资料准备、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环境的整治等制定明确的目标、要求和标准,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同时,要注重学生职业习惯和工作作风的养成教育,特别在学生实习人数较多的情况下,通过规范化管理,能有效地保证现场秩序井然,设备综合利用程度高,利用效果好,且安全有保证,实现人一机的最佳结合。

5教学考核制度化。传统的教学考核方法多采用考教分离的方式进行,一般侧重于对知识的考核,但实习教学重在过程,因此应加强对学生实习结果的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制度建设。形成性考核的重点是学生的实习态度、自主性、习惯、安全和常规执行情况等,重在加强对学生日常实习行为的指导和督促:终结性考核的重点是学生实习课件制作质量、实习报告完成质量、知识考核等,它有利于综合反映学生的实习效果。

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实施大众化教育发展战略的今天,加强实习基地的硬件建设和基础性管理工作,稳步提升实习教学有效性,是当前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N],中国教育报,2007—05—08

[2]吴启迪,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21)

[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教高[2006]16号

[4]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有效发展战略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08(3)

责任编辑王国光

猜你喜欢
实习基地实习教学职业素质
实习基地建设与国际经贸人才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浅谈钳工实习的发展与提高
谈“角色扮演法”在神经病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电气设备课程模块化改革与实践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对心理学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几点思考
汽修专业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技能大赛背景下的数控铣床实习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