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华 等
指导阅读,就是教师站在指导者的位置上,指导(而不是教授)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阅读、朗读或默读,让他们在摸索中读懂课文,并逐步掌握读书的方法。阅读指导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摸索规律授之以法
文无定法但有规可循。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尽快掌握这“可循”之“规”,使学生不仅“闻一以知二”,还能“闻一以知十”。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教师不仅要教给文化知识,更要教给学习方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自读课文,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只有这样,教师的书才能越教越薄,学生的书也才能越读越薄。例如,我在教《长城》一课时,通过如下步骤,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轻声朗读课文,说说作者的观察顺序和叙述顺序一仔细阅读课文,找出具体写了哪些景色一快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安排材料的一轻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学习方法。之后,我引导他们用这种方法自读《桂林山水》,效果较好。
诱导点拨自解其疑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指出问题,然后组织开展讨论,让学生自解其疑,教师只进行适当诱导,点拨释疑。具体有以下几种。
1抓重点字词理解句子的含义。如教《苦柚》一文中的“在这个世界上,金钱可以买到山珍海味,可以买到金银珠宝,就是买不到高尚的灵魂啊”这句话时,我先让学生理解“山珍海昧”“金银珠宝”“灵魂”等词的意思,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最后比较:金钱可买“山珍海味”“金银珠宝”这些昂贵的物品,却买不到“灵魂”。可见,一个人高尚的心灵是最宝贵的。
2抓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如教《凡卡》一文中的“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这句话时,我抓住“撇嘴”“揉眼”“抽噎”这些描写动作的词语,让学生用动作演示,再指导朗读,学生很快体会了凡卡痛苦、悲伤的心情。
3运用比较进行释疑。有些问题看起来很难理解,但如果将文章前后内容加以比较,就不难理解了。如在教《詹天佑》一文时,有个学生问:“为什么说‘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我先引导学生朗读詹天佑接受任务时外国人嘲笑我们的话语,又让学生朗读詹天佑主持修筑的铁路比原计划提前两年竣工的段落,将“没有出世”“根本不可能”与“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加以比较,答案就出来了。
读写结合以读助写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要找准读写结合点,以读助写。例如《落花生》一文是借物喻人,阐述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我指导学生通过读、思、议等活动悟出这个道理。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橡皮擦写一篇文章。学生以橡皮擦喻人,写出橡皮擦美而不骄、见错就改等特点。
责任编辑:徐纯军
板书设计要体现教学内容的主题
张吉汤
二年级下册(义教课标人教版)第六组前三篇精读课文的内容都是讲如何对待和处理错误的。例如,第21课《画家和牧童》中,大画家戴嵩画斗牛,把牛尾巴画得翘了起来,有违事实,他虚心接受了小牧童的批评。第22课《我为你骄傲>中,“我”犯了错误,三个星期忐忑不安,给老奶奶写了道歉信,赔了玻璃款,心里方才踏实。第23课《三个儿子》中,面对妈妈提水,“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第一、二个儿子视而不见,只顾自个儿玩得痛快,第三个儿子走上前去帮妈妈提水。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但也折射出孩子的孝亲素质。
如何贯彻编者的意图,笔者认为:板书设计要体现组块教学内容的专题,一课一得,一组一得,前后要连贯。为此,笔者整理了三篇课文的板书,以飨教者。
这则板书,用同向指示箭头,勾勒了课文的经络,凸现了重点段落的三层意思,便于学生依据板书感悟课文。
第22课我为你骄傲
贪玩打碎窗玻璃,
三个星期都在悔。
写信赔钱承认错,
受到夸奖心头美。
做了错事肯认错
这首诗,按“犯错——悔错——认错”的顺序,浓缩了课文内容,易懂好记,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两个儿子幼小不知错
这则板书把三个特点各异的儿子对待同一问题的不同表现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在对比中鉴别,孰优孰逊,不言自明。对理解课文结尾处老爷爷幽默、风趣而又意味深长的话很有帮助。
责任编辑:廖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