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的导入

2009-08-28 04:36李丽娟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9年3期
关键词:导人内角习题

李丽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有创意的导人,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形成学生积极热烈的学习情感。

1实验导入

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实践和认识螺旋上升的过程。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去发现规律,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想跳起来摘桃子”的动机。让学生从多种不同的感觉渠道同时往大脑输送相关的信息,有利于对相应的数学理论的认知和掌握。

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时,可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在实践中总结出内角和等于180度的结论。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

这种引入新课的好处在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克服懒惰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实践活动,有利于诱发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故事导入

结合课本内容适当的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史或有趣的数学故事,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

例如:在讲“圆”时,可以讲述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祖冲之为圆周率π所作的贡献,树立学生热爱祖国,造福民族的雄心:

在讲授“无理数的概念”时,可讲一讲无理数2的产生及其发现者希伯斯为捍卫真理而不畏强暴地宣传自己观点的精神,以培养学生为真理而奋斗的品德;

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可用公元前600年左右泰勒斯用一根短绳测出金字塔高的故事来引入新课等。

3类比导入

数学有许多相关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紧扣新旧知识的联系,有意识地进行类比,达到知识、能力、方法的正迁移,将会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

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可以从全等三角形性质为例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等相等。那么相似三角形这几组量怎么样?这种方法使学生能从类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现新知识。

采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是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重要手段。教师施展自己的才能挖掘教材中可作类比的内容来导入新课。必然会使学生从中学到运用类比的思维方法去猜测和发现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尝到由此带来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习题导入

短小精焊,难易适中,与新知识联系紧密的习题导入,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为新课的学习搭桥:铺路,也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在平面几何的学习引入时就常用此法。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运用时,可以先构造习题: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1)请你添加条件使得AB∥CD?

(2)若AB∥CD,则你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这个题目既让帮助学生巩固了旧知,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可谓一举两得。

5复习导入

制订准确的复习目标,精悍的复习内容,灵活的复习方法,通过复习旧知识导人新课,可达到短时高效,平稳之中见力度,快速反馈,使旧的知识得到不断巩固、保持,迅速接触新知识。例如:在学习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上课先复习配方法,然后让学生练习用配方法解方程:ax2+bc+c=0(a≠0),直到推导结束后再点明课题。

以旧启新是传统教学的瑰宝。也是今天教学中应继承的方法。

猜你喜欢
导人内角习题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进行课堂导入的三个方法
优化导入方式,让英语课堂多姿多彩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抓住习题深探索
沉迷钱色,何以“导人”
三角形分割问题
英语课导入方法的探讨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