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入选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散文小品《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八十余字,篇幅极短,视角极小,说是记游,真正记游的文字只勾画了了,笔墨简约。读后,却总让人感到文章背后掩思甚深。
笔者认为,解读此文,必须从人物的生活背景出发,深入到文本之中咬文嚼字,才能够真正体会出那些隐含在字里行间的信息。
下面,笔者将从以下三个层面来探讨一下此文的意蕴。首先,要清楚作者当时的身份。苏轼写这篇文章时,是因罪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六个年头。团练副使是怎样的一个官职呢?只是一个地方军事长官的助理而已。苏轼担任此职,还有两条特殊的限制,一是不许签发文件,二是不许随便离开此地。看来,不但没有实权,连人身自由也受限。苏轼这样的饱学之士,遭受如此冷遇长达六年之久,即使有再豁达的心胸,压抑心灵的阴影也难以挥去。所以,读者体会作者的情感,一定要从这个非常关键的背景出发,这是决定作者特定时空环境里情感取向的主旋律。
其次,要抓住关键的词句,即“文眼”或“字眼”品出其中的滋味。文章开头一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有同事教学此句,或直言相告这是交代故事的时间和起因,或让学生体会句子的流畅和简洁。其实这些活动都是将明摆着的事情再重复一遍而已。对体会人物的情感没有什么深层的意义,尤其在启发学习读书方法上没有实质的意义。
我以为,“十月十二日”这个时间告诉了我们节令已到深秋,况且又是“夜”里,天气已有了一些凉意,这个“文眼”既是在写时间,同时也在交代环境。对“解衣欲睡”时的“月色入户”一句不要轻易带过,那是一个场面,是一种境界,要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或丰富的想象使之浮现于脑海。特别是那个“入”字,动感极强,似乎触手可及。作者不是在“月色入户”之后才有“解衣欲睡”和“欣然起行”的行动,实际情况是在“解衣欲睡”的刹那间,月光猛地一下走进屋里,使屋里现顿时明亮,这是月色对贬人的亲密探访,是对心灵自由的无声召唤——正是这一自然现象激发了作者的情趣。“欣然起行”四个字,也不能只是理解为“高高兴兴地起身出门”,而要感悟到这里有作者的雅趣存在。一般之人,乃凡夫俗子耳,浑浑噩噩,明月清风与我何干?只有如作者这样对自然充满了热爱,对生活具有高度敏感的诗人才会有如此的雅兴,才能不辜负生活赐予的良辰美景而有所作为,至少亦是有所感悟。
第二句“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这里的“念”字亦不可随意处置。为什么?这是一处小小的波澜,也是作者思想的写真。动了雅兴,要融入月色闲庭散步,可是,和谁同行呢?知音难觅啊!想想之后,终是“无与为乐者”,在周围居然没有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的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人生的悲哀。“人生百年,高山流水者有几?”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作者夜游的对象“张怀民”。“遂至”是在“念”后的迅速的行动,见出作者的别无选择,也可见与张怀民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毕竟是到了应“睡”应“寝”的时候,贸然造访随意打扰别人也是不礼貌的事情。
“可幸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两人似乎一拍即合,立即成行。怀民是感叹自己贬官的命运而未寝,还是也因月色入户而陶醉?不得而知。至少,彼此同样的命运,彼此的心事,使二人心有灵犀,面对现实的种种想法,说出来有用吗?“一切尽在不言中”,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啊!所以苏轼在文中没有去描写二人闲庭散步的人物对话。但此时人物心灵的对话我们却不能不去倾听,我们似乎从这沉默中或者从作者的留白中感受到了他们此时的心境。
“庭下如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盖竹柏影地。”在营造了一种清凉澄澈的境界的同时,也透露出了作者内心此时的复杂烦乱,否则,何来后边语气强烈的反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三句话,正是作者感情的强烈抒发。是啊!月亮和竹柏都是永恒的客观存在,所缺少的只是如他们这样具有闲情雅趣的人去注意,去欣赏。
仔细品味,方解“闲人”文眼之真味,月色入户,非止一户,然因为月色而起者有几?竹柏候人,无所挑剔,但等来的却只有他们两人。两人“闲人”!因为他们是“闲人”,是具有闲情雅趣的人,即就是闲置不被再用的人,这个“闲人”真的是既有独享月下清静的自豪与悠闲,也有感慨命运不佳有志难酬的郁闷,伤感的双重心境啊!
笔者认为,在解读名家名作时,如果能更深地关注“字眼、词眼”,读透纸背,就能更深层面的去理解或真实还原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这对我们提升语文内涵,提高语文阅读理解的解读技巧,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朱廷栋,教师,现居贵州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