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积升
《记承天寺夜游》是统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全文共91个字,题目下内容共85个字,却真实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后的一个生活片断。本文感情真挚,言简意丰;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且起于当起处,止于当止时,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历来为人称道。
然而,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大家都在关注“闲人”,却往往忽视承天寺。笔者将从人和寺的关系这一角度,去挖掘文本的丰富意蕴。人与寺的关系,表现着作者入世与出世的情怀。笔者认为人与寺交织勾连,互相成全。寺,成全了人;人,扬名了寺;寺,给了人禅意;人,给了寺文笔;人和寺,相通相融,难分难舍,相得益彰,相互增辉。
一、出世与入寺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结合课文及注释、苏轼生平资料或教学参考书的背景资料,我们知道本文写于元丰六年即1083年,此时距苏轼经历乌台诗案大劫遭贬,于1080年初来到黄州已近三年;距苏轼深受佛家思想影响,而筑雪堂于城外东坡自号东坡居士,也一年有余;并于此年写下了《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名篇佳作,[1]尤其是后三篇,堪称旷世杰作。
自号“东坡居士”,说明他即将或已经完成了一次思想的巨变,佛教思想成为他在人生逆境中的主要处世哲学。一方面他齐生死,明是非,等贵贱,有意逃避现实;另一方面,他始终保持一种乐观、通脱、旷达的心态,不放弃对美好人生的执着追求。[2]因此作者具有出世情怀,又有入世名分。此时的苏轼,结交僧人,手抄佛经,书写偈语,对佛寺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或许,今夜,他必定要去承天寺的,因为寺里的月亮比寺外的月亮更圆。
二、“闲人”与承天寺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者自称“闲人”,是指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有职无权,有名无实,不为案牍劳形,不为公文烦心,是个清闲的人;又是指心存美好,富有雅趣,热爱大自然,追求美好事物,有名士风范,有真性情的人。
天下之大,众生之多,“闲人”却只有“你”(指张怀民)、“我”两个,如此夸大的描写,似乎还有更深的意蕴。“闲人”,是一个身遭贬谪,无法施展才华抱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郁郁不得志的人;并非孤高自许、自我标榜,而是一个愤懑不平,又自我解嘲、自我安慰,假装佛系,心忧天下的人。
“闲人”很明显是一位入世情怀多于出世情怀的人,但“闲人”里毕竟藏着佛系;佛系和东坡居士有关,也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的承天寺有关。另外,“闲人”里也明显地表达着不甘心,以及为“闲人”的无奈、憾恨和怜惜。苏轼“奋厉有当世志”,[3]素有远大的理想和政治抱负;既有治国安邦之志,又有经世济民之才;仁政爱民,政绩突出,总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常“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心忧政事,胸怀家国;虽遭遇贬谪,近于流放,但依然渴望雄姿英发,建功立业;怎能是一个悠闲无挂、无所事事的闲人呢?天下又怎么会只有两个闲人呢?在抬高了、放大了的“闲人”意蕴里,我们分明读到了不愿做闲人的无奈,被迫做闲人的不甘啊!失意之语、夸大之言里,深藏着儒家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自我期许!也预示着作者必将从佛系里走出,走出承天寺,走出寺里那一泓月光。
三、承天寺的月色
“闲人”,你毕竟藏着那份与月光争辉的佛系。月光是承天寺的,院落是承天寺的,竹柏是承天寺的,老朋友也是承天寺的。作者既心向佛,也常慕道。“今见《庄子》,得吾心矣”,[4]所以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浮生如梦的感叹,羽化成仙的渴望;“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5]才有“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看破红尘的出世之想。
作者的佛系纯真,是一份雅趣,也是一份情怀。因此,他为月而起,见朗月而欣然起行,而去承天寺寻张怀民。对于作者一个47岁的人的这种率性而为、雅致常在做法来说,我们读来常感到惊讶,惊讶于他的胸无俗尘,单纯明净;惊讶于他富有雅趣的灵魂和真性情的胸怀。或许,只有那光明坦然、心存美好的人,才能欣赏这空灵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月下美景;何况赏月的人,还是一个遭遇不幸的人呢?试想,一个即将知天命之年的人,在一个微寒的深夜,欢喜着,激动着去找朋友赏月。大家可能会觉得有些匪夷所思,抑或不同寻常吧。但如果知道地点是寺院,大家可能立即想到,原来这个人有方外之思,脱尘之想。是的,承天寺里有作者心中最美的月光!
细心的读者,还会发现承天寺里的那幅月夜美景图,它拒绝声音,接纳空灵;你看,“相与步于中庭”,应该是有话的,却是无言的;写月下美景,又是無声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从时间看,农历十月十二日,黄州正是深秋初冬天气,天气微寒;而月亮将圆未圆,朗月高悬,万籁俱寂,僧人已睡,怎可高谈论阔,打扰众人。从地点上看,承天寺为佛家清静之地,在这宝刹福地,加上那空灵皎洁、纤尘无染的美好月光,“月色空人心”,作者或许品悟到了的往日参禅论道中的某些偈语真谛,生活机理;不妨佛系一些,再佛系一些,出世而无语,超世而忘言。
明月何皎皎,竹影何斑斑,这无纤尘的月色,这连枝叶的竹柏,这心透明的闲人,此时此刻,此景此情,相看两不厌,只配有这宁静清绝的画面才行;当然,也是只有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的古刹承天寺里,才会有这神奇的机缘。
四、从承天寺走出的“闲人”
月在寺外,月在寺中;人在寺外,人在寺中。作者以“闲人”的名义,带着尘世的欢喜雅趣,携月入寺,也必定带着佛家的禅理机趣,伴月而出!“闲人”终究是入世的,尽管夹杂着出尘的梦想,浸染着超世的情怀;也尽管脚下踩着承天寺的土地,蹚着如水的月光,终究这个“闲人”,要从承天寺里走出。或许,承天寺就是一种映衬,使我们更能理解作者的积极入世、奋发有为的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
总之,人在寺中,人在寺外;寺,成全了人;人,扬名了寺。寺,给了人禅意;人,给了寺文笔;人和寺,相通相融,难分难舍,相得益彰,相互增辉。承天寺空明美好的月色,修补了作者的忧伤,慰藉了作者的心灵,使得作者暂时能以超越世俗荣辱得失的情怀,去拥抱清风明月,大千世界。让那如水如禅的月光,幻化成美丽的文字,在尘世坎坷中披荆斩棘,欣然而行;入世而出世,出世而入世!
参考文献:
[1]王水照,崔铭.苏轼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
[2]王立群,张进德.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4][5]苏轼,龙榆生.东坡乐府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