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钦
早在2005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的观点就已提出,党的十八大国家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触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2021年气候大会,习近平提出了气候治理的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教育部教材的编写者也早意识到生态问题以及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择了一些生态文学作品,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表达了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忧思。
一、生态文学作品教学研究在生态文明教育下的必要性
(一)从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来看生态文学作品教学研究具有实施的必要性
语文教材是有效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核心材料,更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等诸多内容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原则,首先坚持立德树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地发展。“语文学科的首要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其次是传播语文课程本体知识”[1],着眼于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国家情怀、民族血脉和本土认同感的有责任、有担当的公民。这种责任和担当应包括对生态的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促进等。
(二)从生态文学的价值看生态文学作品的教学研究具有研究的必要性
李青松认为生态文学是以自觉的生态意识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强调人对自然的尊重,强调人的责任担当[5]。生态文学是语文教材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文学即人学,生态文学因为生态自然的美和生态问题而诞生。但在现实中,生态问题并不是高中语文重点教学话题。“重知识传授,轻实践体验”语文教学弊端凸显。在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忽视现代文尤其是生态文学教学,但是这些文章背后凸显的是作家的思考和忧虑。在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借由生态文学作品的教学进而潜移默化地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是语文教学实现对学生形成正确生态价值观的育人作用的职责。
(三)从语文课程的角度来看生态文学作品的教学研究具有实施的必要性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语文、历史、地理等课要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4]。生态价值观即是其中之一。语文课程与时代紧密相关,一方面语文既要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还要面对最鲜活的、在不断成长的现代青年。语文课程目标明确“关注、参与当代文化。坚持文化自信,提高社会责任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1]。语文课程教学肩负着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尤其是生态问题,增强学生推动生态文化发展的责任感。
(四)从施教者即教师的角度来看生态文学作品的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在高中阶段,课时非常紧张,如果单独设置生态文明教育课程难度大、可能性小,这时加强生态文学教学研究,挖掘教材中蕴藏的生态教育内涵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生态文学作品着手,找准渗透点,立足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进行主题的整合,通过引导他们参与当代文化尤其是生态文化的实践和体验,最终形成生态价值观。
(五)从受教者即学生的角度来说生态文学作品的教学研究具有必要性
“学习者应具备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态度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2]。社会发展对人才有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材的编写应该从分解割裂走向融会整合、从单向传递走向建构分享,从全面覆盖到典型取向,而这些要求都建立在为学生提供真实生活情境的基础上。面对真实的生态问题,语文教学研究需摒弃“知识中心”“课时中心”的束缚,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统编版生态文学作品教学研究的现状及可能
(一)教材中生态文学作品为教学研究提供可能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编写建议中提出“教材中的选文应具有典范性和时代性,文质兼美,体现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1]。通过梳理,可以看到教材中能够体现生态价值观的文学作品有25篇,贯穿必修以及选择性必修的整个过程,体裁丰富,散文、小说、诗歌、戏曲、自然科学论著均有生态价值观的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研究中可以从不同角度深挖文本的生态育人潜能,可以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二)生态文学作品的美学、人文价值是教学研究可行的保障
1.生态文学继承古代哲学思想,具有美学价值
“中国传统哲学中素有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美美与共、道法自然等美学思想,这些思想构成了中国生态文学的美学和哲学基础”[5]。对生态文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挖掘内涵,可提升学生的生态审美情趣,学生的作品追求自然美的生态表达,养成一个生态审美意识和审美思维,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在《赤壁赋》中,运用主客问答的形式,描写月色长江的优美景色,作者心情由舒畅到悲咽,再到旷达超脱,表现了苏轼积极豁达的人生观。《荷塘月色》中月下荷塘的优雅、朦胧、幽静之美,暫时排解了作者淡淡忧愁。在《边城》一书极力状写湘西的自然、恬静,“自然美”与“人性美”达到一个高度和谐、统一的世界,展示出了自然、淳朴然而又强劲、热烈的生命形态。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纯粹的自然表达能让读者沉浸于自然情境中,从而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2.生态文学反映生态发展进程,体现人文价值
生态文学反映生态发展进程,关注生命个体。挖掘其中的内涵,引导学生提升生态实践意识和能力,追求“知与行的统一”,彰显了生态文学的人文价值。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步入山村,在森林,草原、山谷中,看见石路、泉水,鼠曲草,听到风声,狗叫,麂嘶,作者不由感叹:这一切给生命许多滋养,体现出水是文明诞生之源。河湖海水的变迁影响着人类的变迁,保护水就是在保护文明与生命。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的鼠曲草是弱小生命的代表,“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7],启发人们思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与地坛》中史铁生在生命最为渺茫暗淡、在死亡边缘徘徊之际,偶然进入地坛,高歌的雨燕,角落里小昆虫,满园子的草木,虽然生长在寂寞的地坛,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从而引发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索。
从以上文本中,学生能够汲取到人与自然共处的文明之光,人类从自然中汲取成长的力量,看到生态问题,能促进他们产生为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文明、生命的实践意识。
(三)生态文学教学研究现状及不足
1.生态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文明教育渗透点挖掘不足
在生态文明教育全球化的世界当代教育背景下,教育是实现人的价值观念的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是必要也是可行的。语文教材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但是现实是较少有教师有意识地挖掘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点,并系统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的完整体系。
2.高中语文教材缺少当代生态文学的范例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本着文质兼美的要求,选取了一些生态文学作品。但同时,通过解读,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文本必须通过教师、学生从多角度挖掘才能发现生态文学作品中的生态价值,直接反映生态问题的文本非常少。
3.语文教学方式变革创新不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中指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生任务群创设包含重要学科内容,能够引导学生广泛和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1]。从教走向学,需要教学方式的变革。在现实的教学中,局限依然。首先是教学方法与形式少,教师照本宣科的现象普遍存在。其次是重知识轻实践的现象依旧存在。课堂教学局限于教室,从课堂走向课程的实践探索少。
三、生态文明教育下的生态文学作品教学策略的研究
基于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生态文学作品教学研究的必要性,以及先进生态文学教学研究的现状,面对新时代的学生,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学实施策略,将教材与实践结合,创造性地开展生态文学的教学研究,寻找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的最有效路径。
(一)向课程要质量,基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超越45分钟的课堂教学
我们可以发现学习任务群追求的是语言、知识、技能、思想感想、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益,容量大,在现实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师工作量大、课时数量不足、角色转换不过来等问题。所以,教师应该用“课程”眼光看课堂,超越传统的45分钟课堂,走向课内外整合化实施。而学习任务群最大的特点就是“整合”。
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适合培养生态价值观。课程标准提出“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1]。选择性必修下册《自然选择的证明》一文节选自《物种起源》综述和结论部分,是一篇自然科学论著。我们可以在学会如何阅读自然科学论著的基础上,让学生依据物种起源与进化论的观点和结论,与生物、历史、地理学科跨学科整合,设计一个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提出不同课题,如进化论的历史与你身边的进化论,生活中的“级进原理”,小区中的外来物种,某地区生态环境变化与生物亲缘关系的地理分布等,在语文和其他学科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调研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态文化。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个“生态因果链”的专题学习,将课内《自然选择的证明》与课外的蕾切尔·卡森的《崩溃声隆隆》进行对比阅读思考自然选择与外界干预的影响,并设计一个“杀虫剂,谁的责任?”的调研报告,学生通过搜集证据、寻访专家、探究交流、阅读资料、思考拓展等活动,完成对生态环境中的因果链条的梳理的报告,从而在找到杀虫剂的责任人的同时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生态价值观。
(二)开发生态文学校本课程,编写生态文学读本
高中语文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旨在使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个方面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1]。 “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程度关系到这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水平,因此,加强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的建设极具现实紧迫性和与历史意义。”[1]
在国内外,关于生态文学的作品与研究丰富。“当代外国生态文学不但有着明显的审美内涵和艺术价值,而且其中传递的生态警示与教训对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3]“中国生态文学具有独特性。首先,中国生态文学描写的题材和内容纷繁复杂,形式多种多样,既有自然文学,也有对生态的描写。”[5]
高中语文教材缺乏生态文明教育的当代读本,语文教学研究应该尝试开发生态文学读本。“进行生态观校本教材开发,应当充分考虑各个地区学校的办学特色,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编制校本教材,不断充实和完善国家教材内容的滞后与不足,并对校本教材根据教育方针和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6]
校本教材的设置可以按照“人与自然”“人與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维度编写,吸收国外与国内的生态文学的经典篇目,与学习任务群结合,编写校本课程。如国外,可选择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美国当代作家托马斯·品钦《拍卖第四十九批》。国内的生态文学如环境保护文学、水文学、植物文学、动物文学,如姜戎的《狼图腾》、杨志军的《藏獒》,胡冬林《狐狸的微笑》,肖亦农的《毛乌素绿色传奇》,徐刚《大森林》《伐木者,醒来!》,刘慈欣《流浪地球》等。
(三)建立并完善生态主题实践周活动,凸显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性
“语文活动是与语文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的明确目的相结合的,是学生的自主活动,需要学生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1]生态文学的教学研究,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渗透与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以丰富学生生态体验和实践。
在学校里,可以设置生态主题实践周活动,系统规划高中三年的主题实践,将课堂教学延伸至社会大课堂。比如在每年4月22日世界水日这一周,可以设置“水”主题语文教学实践,阅读校本教材中关于“水”的文章,如邓刚的《迷人的海》、叶多多《一个人的滇池保卫战》、徐刚的《报告中国,我们将失去长江》,开展水质调查研究、节水宣传主题展示、节水板报评比等活动;在每年的3月的最后一周“地球一小时”,设置“空气”主题语文教学实践,开展模拟气候大会活动,通过撰写发言文稿提升文学素养;每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这周,可以与社会资源对接,将生态摄影的优秀作品,引入校园,开展“我是小小生态解说员”的活动,通过解说优秀摄影作品,展示动物之美、植物之美、自然之美。另外还可以开展自然笔记大赛、生态文学征文比赛、我为生态环境建言献策、生态作品话剧展示、开展区域内生态环境走访考察等活动。
通过语文活动,将“教”与“学”统一起来,因为活动不是让学生浅层次地动起来,而是要引发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同时培养良好的生态价值观。
总之,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生态文学作品,我们需要加强教学研究,深入挖掘教材生态文学的育人价值,从素养取向的教科书编写思路出发,以言语实践活动为主线,设计有情境的、较开放的、能结构化的生态学习任务,从单篇走向整合,力求促进学生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价值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0.
[2]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4):10-243.
[3]张鲁宁.后期疫情时代当代外国生态文学研究新拓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0.
[4]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2017.
[5]李朝全.生态文学的中国模式和中国表达[M].中国文学批评,202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11-15.
[7]教育部: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6.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办课题《生态文学: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建构研究》(课题编号:CCDA1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