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政 凌宗伟
汪政,江苏海安人,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南京市评论家协会主席。曾被评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并担任过中学校长。著有《涌动的潮汐》《自我表达的激情》《我们如何抵达现场》《无边的文学》《解放阅读》等,获得多种文学奖项,并主编、参编大学、中专、高中教材多种。
凌宗伟(以下简称凌):汪老师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这个老乡的专访,谢谢!最近看到您一篇谈现代文教学的文字,在这篇文字中您谈到要“改变现在现代文教学诸多违反现代文本质和语文学习规律的现象,可能要从观念的改变做起,从对加强现代文的认识做起”。那么在您看来现代文教学的本質是什么,语文学习的规律又有哪些?
汪政(以下简称汪):要讨论现代文教学的本质就要从认识现代文开始。我们就生活在现代文中,所以很少去想什么是现代文,如果想了,也大多是从语体和文体去考虑,以为用白话文的就是现代文,从文学上说,小说、散文、诗歌与戏剧是现代文学的四大文体。当然,现代文的文体要大于现代文学的文学文体。这些思考,这些有关现代文的知识都不错,但少了最重要的一样,就是现代文的本质是现代人写,体现的是现代人思想与精神。现代人的思想与精神是什么?从晚清、五四开始,我们就在思考,就在探索,就在建构。我们是在建设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凡是对此有利的就是现代人的思想与精神,反之,就是反现代的。现代文的教学要抓住的也就是这个。我们的许多现代文教学,其思想与理念与现代文是不配的,自己没有现代性,怎么去教现代文?
语文学习的规律有很多。首先要从大处着眼,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思想,砥砺精神,就是学习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其次就是抓住语文的能力这个关键,朴素地说,语文的能力就是听、说、读、写。现在对语文的能力有许多表述,但最后都要回到这上面来,落到这个实处。这四个字不简单,而且弹性很大,是最基础的语文能力,也是永远没有尽头的能力,相对性很大。所以,学习语文,在这四种能力上永远不能满足。
关于语文有多重要,我想多说几句。我们都知道语文的重要,但语文的重要性究竟在哪里,又该如何表述?我以为如果是一个好的社会,那它的语文一定是好的。如果一个社会是坏的,或者说这个社会出了问题,那它的语文也一定是坏的,也是出了问题的。坏语文的问题许多学者都谈过,如卡尔维诺,奥威尔,乔姆斯基等。毛泽东也多次批判过坏语文,《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等等都是批判坏语文的。一个社会的风气首先就体现在语文风气上,社会成员是否好好说话?是否好好写文章?有无好的话风与文风?都是一个社会与时代好坏的标志。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许多社会矛盾都源于没有好的语文沟通,成员间的听说能力与水平都有问题。比如医患纠纷,很多都是医生不好好说话,多一句都烦,而患者或患者家属又不好好听,再加上专业障碍,又听不明白,于是产生了矛盾。产生矛盾了就更需要语文,这时的语文不仅仅是说与听了,而且要选择,因为话语,包括词汇是与人的情感相连的,所谓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就是这个意思。而这里面涉及到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一个人的语文伦理,所以,有时,话语障碍与双方的语文水平无关,但与一个人的语文道德、语文伦理有关,比如,语文的目的是交流与沟通,但如果一个人他就是不想好好说话,他就是不愿意让人听明白,甚至,他的语文手段与方法被用到了不正确的语文目的上,他就是要拒绝你,让你愤怒或悲伤,你怎么办?我们可以看看网络上的那些所谓“喷子”,就是不想好好说话,就是想发泄,就是想激怒别人,这已经成为一种话语常态,这是一种很不好的语文态度与语文心理。再往社会上看,为什么充满了戾气?看上去国民教育程度提高了,社会成员的语文水平提高了,但为什么没有一个好的语文交往气氛?人们都被一种怨怼的话语风格裹挟了,甚至,我们校园都处在一种紧张的语文氛围中,这实在令人忧虑。从历史上看,如果一个社会充斥着专制、虚伪、狡诈、阴谋、构诌、谩骂、张狂、愤怒、威胁……那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语文问题,在这样的社会,人的语文人格是扭曲的,也不会出现优雅的语文作品。要知道,没有天生的好语文。没有好的语文,坏语文就横行天下了。
提倡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很好,但要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与语文实践中落到实处却不容易。我一贯主张,评价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不仅在于他的语文积累,比如能背诵多少诗文,更重要的是他语文的应用能力,而且这样的应用不是纸上的,而是在实际生活中的,也就是运用语文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人们为什么喜欢和尊敬袁隆平、张文宏,其中之一就是他们的语文水平高,在他们各自的领域都能成功地运用语文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人们只要一听张文宏说话,心就定了,就放心了,不再焦虑和恐惧。他的真诚,他的真实,他的理解,他的善意,他的耐心,他的幽默,他的自嘲,他的喜剧式的话风,都充满了堂堂正正的语文精神,又充满了语文的魅力,他将语文的交际功能发挥到了极致,这是一个语文水平极高的医生,他能用语文解决他面临的医学与医疗问题。这样人不仅在本专业成就卓著,而且能享受高质量的语文生活。我们学语文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教语文的目的是什么?教和学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来的,就是能拥有高质量的语文生活,而且,这高质量的语文生活不仅在未来,就在当下,就从当下开始,学习语文本身就应该成为有质量的语文生活,如果我们的教学达不到这一点,就有违语文的本性。可惜这个道理许多从事语文教育的人不明白,不愿意明白,人为地放弃语文生活,放弃语文教育与学习的目标,割裂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不从社会生活出发进行语文教育,培养出的是看上去语文成绩很好、却讨厌语文,更没有自己的语文生活的人。这样的语文人,不但在语文中没有创造,还常常会用错语文,何谈享有高质量的语文生活?这样的人多了,这个社会不但没有精彩的语文生活,还可能形成语文的灾难。
凌:您不仅曾经做过中学、大学的教师,还当过我们如皋师范的校长,您觉得中学现代文教学与中等师范和大学的现代文教学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最大的区别又在哪儿?如果从评论家的视角你是怎么看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任务群教学”的,如果从语文教师的立场出发,您能不能给高中语文教师在现代文任务群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提一点意见或建议?
汪:中学、中师、大学,是三种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教育,如果从现代文教学上看,前两个教育大概是基础性的,而大学的现代文教学则带有专业性与研究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不管是教与学,都要抓住现代文的现代性的本质。也许是因为我做中等师范语文教育的时间长一点,对这一块的语文教育很有感情。明年是中国的师范教育百年纪念,今年就有许多人在做这方面的准备。中国的现代师范教育有自己的传统,为中国教育培养了大批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仅支撑起了中国的基础教育,而且对中国现代文化,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有许多的经验值得总结。我还没有认真思考过,存在不存在师范语文教育有传统?如果有,这个传统又是什么?但在我看来,师范的语文教育确实是有些特点的,比如,在所有的学科教育中,特别重视语文,因为师范是培养老师的,不管你以后从事哪个学科的教学,你都离不开语文,语文既是师范的一门学科,又是所有学科的工具。因此为语文教学设计的教学任务也特别丰富,语文素养的分解也特别细致,比如我们常说的“三字一话”,这大概是其他教育类型不太强调的,其他如口头与书面表达的任务和教学活动也特别丰富。最为重要的是,师范的语文尤其重视人格教育,立德树人被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因为培养出去的人才是要为人师的,学高才能为师,身正方可为范,学生的语文品质是师范语文教育核心中的核心,而且,这一核心也是具体的可分解可操作的,会从社会观、儿童观等方面进行教育和培养,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从师范出去的人特别关心社会,热心社会事业,同时具有亲和力、动员力、鼓动力和行动力,借助语文能力如演讲、说服、协调与写作发挥作用的特点非常显著,我觉得这些经验与做法值得思考和总结。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任务群教学”是遵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来编制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是这次课改的亮点,“课标”是这样解释和定位的:“‘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所涉及的语言学习素材与运用范例、语文实践的话题与情境、语体与文体等,覆盖历来语文课程所包含的古今‘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等基本语篇类型。学习任务群的设计着眼于培养语言文字运用基础能力,充分顾及问题导向、跨文化、自主合作、个性化、创造性等因素,并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跨媒介运用的新特点。”虽然提纲挈领,但已经非常明晰了。“课标”同时对教材编写提出相应的“落实18个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教材要落实各自的专属任务群,不要落实贯串于高中语文学习始终的共同任务群。学习任务群应依据学分要求年段特点组合,容量要适当;学习任务群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提倡多样化,鼓励创新,能为教师的多样化实施提供空间与相应的支架;学习任务群应为学生精选内容,提供典型学习案例。”我觉得你提的问题课标已经说得非常清楚。我们有时似乎不太习惯看课标,以为它离我们具体的教学实施很远,其实不是这样的,对于一些新的要求,特别是课改的新精神,已经落实到课标中的新精神最好还是认真学习课标,这样才不至于走样。
凌:是的。我们对课标的研读确实存在您所说的现象,有些教师几乎就没有认认真真通读过课标。
汪:如何进行任务群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我们下面可能还要谈到,我这里先说一点与这个问题看上去没什么大关系其实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那就是文本解读。我到学校看了新教材教学的一些课,特别是任务群教学的具体实施,也许是如何落实课标大家还在探索,新教材使用后在学分、课时与评价上都遇到不少问题,再加上高考的压力和围绕高考形成的不可为外人道的教学节奏,因此,如何进行任务群的教学大家都有些茫然。而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可能对任务群教学有些片面的理解,所以,我的感觉是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不少学校或老师放弃了文本,对具体的文本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看上去有了任务,也整合了,但问一下学生,那些具体文本反而印象不深了,这就有问题了。语文学习,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不能离开文本,如何为了任务群的学习,把一大堆文本捆绑在一起,硬塞给学生,弄成一锅什么也不是的四不象,夹生饭,这不是任务群教学设计的本意。任务群的设计本质上是转换学习方式,给文本具体的情境、语境和应用环境,而不是离开文本,如果为了任务而任务,那是本末倒置。语文学习的本质一定要是语文的,一定要是语言的,一定不是語文之外的。学习语文怎么能离开文章,古人讲“文章立身”,有机会,我要专门谈谈这个问题,没了文章,语文的一半没了,人生的一半也没了,这个问题值得重视。
附带要说一下的就是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而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又是与我们老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密切相关的。这一方面还真的不能乐观,我们一线语文老师文本解读的水平真是令人担忧,积累不多,不能触类旁通,更不知晓文本的原生语境,对文本本义基本贯穿解。审美鉴赏没有体验,没有个人猜到的发现,依靠老师用书照本宣科。或者将文本材料化,技术化,文本就成了一堆任意使唤的阅读与习题材料,整体性、生命力都没了,这对学生的影响太大了,会影响学生对文本的态度,这种影响可能是一辈子的。
凌:谈及文本解读,我想到您的一个观点:“对现代文教学而言,‘设计是多余的,甚至可能因为过度设计而制造了许多‘伪任务和‘伪情境,结果看似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却是与现实生活脱轨的‘屠龙之技包括应试能力,脱离实际,花拳绣腿,华而不实”,对此我深有同感。去年某名师执教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教学案例,在这个案例中老师由那只猪长出了獠牙,联系到杰克·伦敦的小说《荒野的呼唤》,毕淑敏的《我的五样》,还联系到穆旦(查良铮)翻译普希金的《致大海》以及他与沈从文、杨绛一样扫过厕所,并且费了不少时间谈他的《苍蝇》《葬歌》《冥想》,还从查良铮联系到金庸的原名查良镛。不知道您对这样的联系怎么看?
汪:我以前提出过不要过多地进行美化教学,提出过语文教育的素食主义,特别是不要过度教学,要有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的边界意识等等,说的都是同样的问题。语文学习是终生的,不要指望学生在我这儿把一辈子的语文都学完了,这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与不必要的。你上面举的例子就是一种典型的过度教学,老师不清楚自己的教学边界在哪里。人文学科不像科学学科,后者阶段性很强,分类也比较明确,人文学科整体性较强,阶段性也不是很明晰,分类有时也比较模糊。同样的学习内容不同阶段都可以学,这样,学什么和怎么学就成了大问题。李白的《静夜思》小学就学,到了大学还在学,但小学时的教与学与大学时的教与学能一样吗?现在不怎么提教与学的主导与主体了,其实,老师的主导地位还是要有的。正是在这些方面,显示出四不像职业身份与教育的专业地位。
凌:是的。我也一直认为从教的视角讲教师一定是主导者,也是教的主体。从学的视角讲学生是学的主体。我们的许多表达很多时候就没有很好地界定,也就是您所说的缺失必要的、基本的边界意识。
汪:教育的边界体现在许多方面,最主要的要有两点,一是不以教代替了学。我们现在的教学理念已经转型升级好几代了,但是,许多教学的顽疾还是存在的,老师包办代替,把所有一切都告知给学生,许多以前批评课堂教学毛病的话现在其实还是适用的,如“满堂灌”,老毛病没改,新毛病又产生了。第二个边界就是教学内容,严格地说就是学习内容。你上面的例子是一个。随着任务群的提出,教学内容的边界成了大问题。以高中语文为例,从必修到选修,18个任务群,就是18个语文的专业领域,有些还是新兴的语文领域。几乎每一个任务都遇到学习内容设计的边界问题,这个边界又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质,一是量。从质上讲,什么是高中阶段应该学的,什么是高中阶段还没必要学。这18个任务群课标都有说明,有界定,但是如何理解这些说明与界定又成了新的派生出的问题。以学习任务群10“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来说,“旨在大体了解现当代作家作品概貌”这一句如何落实?什么是“大体”,什么又是“概貌”?弹性都相当大。再说量,在对质有了大体的把握后,对相对确定的教学内容在量上又如何把握?“精读代表性作家作品”,读多少?“至少选读10位现当代代表性作家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方面的作品”课标规定了十位代表性作家,但不曾规定作品,而一旦到了作品层次,差别就非常大,一是每个作家读多少?读几部?这个方面的阅读量就存在差别,二是读甲著作与读乙著作,篇幅也就是阅读量上的差别也比较大。这些都是我们在执行新的课程标准和使用新教材时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还是浅层次的,随着教学的展开,还有许多问题会暴露出来,特别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因此,没有边界意识是不行的。
凌:从教学论的立场出发,好的教学是要“设计”的,我对您说的“对现代文教学而言,‘设计是多余的,甚至可能因为过度设计而制造了许多‘伪任务和‘伪情境”的理解是您反对的是过度设计,也就是那些“伪任务”和“伪情境”,如果我的理解没有问题的话,那么你认为教学设计中的“任务”与“情境”的设计必须注意些什么呢?針对当下的教师素质,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有哪些建议?
汪:要对任务与情境有正确的理解,不能为这两个字捆死。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具体的情境。有时一个文字环境就是一个很好的情境,不一定非得跑到书本外面去,有时,一个字的学习就是很好的一个任务,任务不一定非得高大上。
现代文教学的任务与情境和现代文的性质与运用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就生活在现代文环境中,天天与现代文打交道,周围的、身边的,大到世界上每天发生的事,小到自己生活中的琐碎都是任务,都是情境。我们前面说了,学语文的目的是什么,是用语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现实社会中,解决问题的语文就是现代语文,用外国语文解决问题的都是特殊的专业领域,古代语文用得就更少,只有现代语文是最普遍的。而且,不要把现代文限于现代白话文章,还应包括口语,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听、说、读、写,都是现代文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从生活中去观察、体验贯穿发现问题,进而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让学生去寻找语文学习的情境,用语文去感受生活,而一旦发现了问题,任务自然也就有了。我们有些老师不从生活出发,对现代文的本质不了解,不重视,尤其是对现代语文的存在方式,它的本质与功能认识不清,为任务而任务,为情境而情境,放着生动鲜活的情境不去,放着真实有用的任务不去做,搞出许多复杂的花样,这样的任务与情境不要也罢。这样的设计看上去虽然费了大劲,但不实在,而且会人为造成教学间的对立。这种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害死人。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这样说过,形式主义妨碍了学生与世人的交往,妨碍了老师和学生精神上的交流,以至使老师与学生形成两个敌对的阵营。我看到那些让学生苦不堪言的情境与任务,就会想到克鲁普斯卡娅的话。
这些东西说好说,但要做得好就难了。我举个例子吧,比如怎么教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我觉得要从任务群的角度理解这一单元的学习价值,理解单元的编写意图,明确好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而这一切的实现关键要看老师们的教学设计,我以为一是要整合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资源。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虽然是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课程,但是学生接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作家作品并不是始于此,也不会终于此。因此,在教学时既要考虑到这一任务群的性质、教学目标与内容,也要考虑到它与前后教学的关系。这样无疑有利于学生建立起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概貌,有助于学生形成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体认知,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这样的整合性教学必将为选修课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要关注当代文学的发展,提高学生对当代文学创造的参与度。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继续,两个阶段的文学一脉相承,而当代四不像具有无限的延展性,一直延续到当下的文学现实,因此,一方面要将百年文学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另一方面,如能关注到当代文学的动态发展,就能更加感性地体验到文学发生的过程,加深对现当代文学的全面了解。这不仅是学习内容的拓展,更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融合了学习对象与学习主体的关系,使过去的文学变成当下的文学,使别人的文学成为了自己的文学,使单纯的知识性学习变成了参与性、合作性和实践性学习。从教学实践来看,关注当代文学创作的动态,应当在学生通过自主梳理,大体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概貌的基础上进行。可以利用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任务群各单元中研讨现当代文学作品所获得的经验,如联系时代发展、结合文学评论来研讨作品等,引导学生关注当代文学创作的动态,关注有影响的作品的讨论。
三是以任务为统领,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学习途径,提高学习效率。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教学量大,课时紧,要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达到任务群规定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就必须按照课标的教学提示,真正做到以任务为统领,创设学习情境,开展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我建议可以开展专题学习。除了课本的专题设计外,还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学习专题,如结合以前的学习与阅读,可以做鲁迅作品阅读的专题,再如新诗格律专题,文化散文与大散文专题,至于从关注当代文学创作动态着眼,可选择与设计的专题就更多,也更开放,可以从学生的阅读生活出发设计专题,如当代青年与青春文学、当代校园文学、流行歌曲与校园民谣等;可以从当下文学的现实出发设计专题,如青年作家创作、当前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与走向,结合各地的创作可以做区域文学的现状与发展的专题等;还可以从新媒体的发展设计专题,如我眼中的网络文学、网络文学与影视、自媒体写作的现状、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写作等等。
可以设计整本书阅读。课程标准规定:“整本书阅读与研习任务群,在选择性必修阶段不设学分,穿插在其他任务群中。”这样,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必然会涉及穿插进来的整本书阅读。本单元第五课的《阿Q正传》《边城》和第八课《茶馆》均为作品的节选,联系必修的有关专题和课标《附录2 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中列举的现代小说名著,我们应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常态化。常态化要处理几个关系,一是学生的自主阅读与课程规定阅读的关系,二是一般阅读与研究性阅读的关系,三是单元篇目与拓展篇目的关系。当然,这三种关系是交叉的、互补的。比如,与单元学习任务结合,可以设计《白鹿原》的整本书阅读。阅读这本书,可以让我们了解中国革命具体而生动的历史进程,认识中国农村的历史面貌和深刻变化,进一步巩固唯物主义历史观,欣赏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艺术发展,体会到现实主义的美学力量。
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当代文化。通过现当代作品的学习,其目的是认识当代社会,走进当代生活,融入语文世界,参与当代文化建设,形成当代社会新人的理想、人格和素養。从阐释学的角度讲,也只有在当代文化的背景下,我们才能真正读懂当代作品。也就是说,学习当代作品的目的不仅是学习作品本身,它是学生不断确认其当代人的社会与文化身份的重要途径,当代作品在学生的成长中担负着桥梁与道路的作用,或者,它们本身就是当代社会与文化的有机构成,进入它们,即融入当代,融入当下。我们可以在这样的理念下提出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进入当代文学的现场,参与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包括关注最新的发展。可以推荐一个学习设计的路径,如何对待网络文学?相对于纸文写作,现在网文写作是海量的。而网文写作遵守的是与纸文写作差别很大的范式,它有着自己的写作动力、写作焦点、写作伦理、传播规律、阅读方式与阅读体验,而且类型众多,难以一概而论。现在青少年的阅读基本上就是“双轨制”,一方面是学校阅读或课堂阅读,对应的是传统的、纸文的阅读,一方面则是校外的阅读、生活的阅读,对应的是网文阅读。至少从目前来说,网文的写作与阅读占据了全民读写的半壁江山,已经成为中国人读写生活的主体。现在,影响人们阅读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燃点的基本上都是网文。不仅是网络文学,包括各种网络媒体天天、时时制造出的网文。这些我们要知道,而且可以放手让学生去研究。
凌:我在您那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多媒体与网络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包括传统的纸文世界……真正的教学资源、兴奋点与灵感永远在生活中,超出了学校与课堂。”好像2019年您在海安市“新华杯”第九届全民读书节暨图书馆新馆开馆仪式,做过一场主题为“文学更在文学外”的讲座,请问为什么说“文学更在文学外”?
汪:我是一直主张语文教学的当代性,语文教育要关注当下的语文发展状况。我们的语文教育当然要积累,要传承,要有经典性,但是,语文教育的目的还是使我们的学生能融入当下的语文生活,以语文的方式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关注当代语文发展状况是个大题目,应该指所有的语文存在形态,文学只是其中之一,但就这其中之一就已经非常复杂。与过去相比,文学的变化是很大的,原因也比较复杂。
一是文学观念在变化。人们对文学的看法,甚至何为“文学”都悄悄地变化了,许多写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写作是不是“文学”,他们在意的是表达,是创意。传统边界清晰、规范明确的文学可以说已经不存在了,而大量的则是游走在文学与非文学之间,可以称它们为“泛文学”。也就是说,文学已经溢出了原先的边界,或者说许多本属于其他类型的写作正在进入文学的领地,而更多的则是大量的新兴的、无法命名的“文字作品”出现了,充斥在文学内外的空间。有个东西大家要关注,那就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美化时代”。美化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重要表征与生活方式,它渗透到各个领域,“修辞”成为每一个人工产品的必要工序,即使在实用领域,也同样存在着不断更新的、追求极致与唯美的艺术设计,只有美化与实用功能高度结合才能得到大众的接受,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不争的事实。而文字是美化程度最高的领域,我们的一切文字表达无不在如何美化上努力,广告、招聘、求职、策划书、纪实报道、即时新闻,以及原先严格规整的人文社会学科甚至自然科学的表达都莫不如此。在当今,人们可以在更多的空间进入文学的氛围,也可以从更多的媒介和更多的文字作品中获得文学生活的满足。
二是写作主体在变化。市场的培育与发展,国民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公共空间的拓展,对人的写作与表达的激发是空前的。相较于八十年代以前,现在几乎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潜在的写作者,从理论上讲,每个人都有文学表达的机会。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可能没有哪个时代有今天这么众多的写作者,专业作家、业余作家、职业写手、自由撰稿人,以及庞大的匿名写作者,构成了一个身份各异的写作生态圈。主导八十年代文学变革的是文学中人,而在当下引发文学变革的可能是其他行业的写作者,工人、农民、科技工作者,其他艺术工作者等等。当然,文学写作本来无行业限制,区别在于,过去,其他行业的写作者是以文学的规矩来写作的,现在,他们以自己行业的表达进入文学,给文学带来新的因素。比如许多社会学家的田野调查和新闻工作的报道,他们对工厂和乡村的书写,对特殊社会群体的调查实录,对社会重大事件的追踪都是内容独特,形式新颖,叙事缜密,描写生动的作品,你可以说它们是社会学著作,但他们同时可以是文学。正是因为他们的写作,才有了现在非常显赫的“纪实文学”与“非虚构”。像景观设计师俞孔坚教授的设计文本及景观作品解读绝对称得上“美文”。去年开始《花城》杂志开设的“花城关注”专栏推出了许多非文学人士的文字作品,有摄影师、导演、环境保护人士、农艺师……他们不在乎自己写的是什么,他们更没有“文学创作”的“理想”,但不可否认,恰恰是他们的作品比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更有力量,也更有美学上的创新性。
三是媒介和媒介融合。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注重信息与传媒。以往,文学的传媒是相对单一的,而如今,报纸、刊物、出版、网络、电视、广播、手机……构成了文学传播庞大的空间与媒介手段,它们首先自我产生了以其特质为核心价值与核心技术的新“文学”类型,这方面最突出的当然是中国特有的才二十年的网络文学。对这一新的文学形态我们一定要有清醒地认识,可能不宜在传统的文学框架内来定义它。说得极端一点,网络文学这个词组的重音应落在网络而非文学上,网络文学,或网络文学中的“文学”包括属概念如“小说”“诗歌”“散文”等等都是借称,严格地说,它们只能是一些形态各异的网络语言作品,它们绝非纸媒文学时代的文学,而应该是与纸媒文学或交叉或并行的新的视听物品。甚至可夸张地说,它们是类似于网络游戏的一种文化消费品或娱乐用品。所以,真正的网络文学不是纸媒文学的电子化,而是只有在网络技术环境中才能实现与存在的新事物。我们很长时间都在讨论网络文学标准,但讨论的出发点都在“文学”上,而且是以传统文学的元素来制定,殊不知,这个前提就错了。所以,不但一直没有拿出像样的“标准”来,拿出来的网络作家也不认。这么说不是讲网络文学这一娱乐文化产品就没有自己的行业标准,就没有自己的制作规律。它不但有,而且还深深地影响了传统文学。现在,基于网络文学的媒介融合已经非常明显了,它们正以强大的力量向传统文学施压,倒逼传统文学进行“改革”。
四是原先文学力量的对比变化对文学整体形成的影响。比如科幻。科幻文学在中国本来是非常小众的文体,夸张一点说,在新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幻文学是不成气候的。过去的科幻在人们的眼里是两个定位,一是科普,就是以文学的方式来普及科学知识,因此基本上没有科幻作家的主体性在里面,说是科幻文学,文学的比例非常低,没有好的故事,没有让人记得住的人物,更没有对自然、社会与人文的思考。与此相应就是第二点,在中国,科幻几乎没有独立的地位,而是放在儿童文学中,是儿童文学的一个分支,如果放在世界文学的通行分类中,这是非常奇怪的。但自从刘慈欣获得了世界科幻文学的雨果奖之后,可以说形势大变。短短三四年,在当下以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为特征的信息传输、变化与产业化的时代,如同所有领域一样,中国的科幻文学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获得了超乎寻常的尊荣地位。刘慈欣、郝景芳、韩松、飞氘、夏笳等等,这些科幻作家的影响力与公众认可度都超出了想象。科幻带给中国当下文学的不仅是其本身,是其独立的合法性,更在于与世界文学的对话,在于科学主义的世界观,在于知识性,在于想象力,在于科幻文学积累与不管创新的审美观念与写作技法。
凌:您还认为现在流行的听书频道“是二次创造,它能在有限时间里将原著转述得既保真而又具有新意,更重要的是有高效能的接受度,入脑入心……比现有的语文教学效率要高得多,对比费那么大劲做的‘整本书阅读,听书频道真的要好许多”。但我的困惑是“整本书阅读”是课标与教材规定的一个学习或者说是教学形式,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按照课标与教材的要求组织教学,请问您对此又有些什么建议呢?
汪:整本书阅读是个新问题,现在大家都在探索。当然,这也可以说是一个老问题,古老的问题,因为书籍阅读行为很早就发生了,如何读书,人类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在我看来,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人们读书都是读整本书,为什么现在要特别地提出整本书阅读?不读整本书读什么?读半本书?读三分之一本书?以前的课标也都提出了课外阅读的书目,那也是整本书阅读,为什么不配套提出整本书阅读?难怪有人对提出整本书的阅读有疑问,所以,只有找到了提出整本书阅读的原因,才能明白提出这一主张与任务的意义,也才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整本书阅读是针对学生的,是学习任务,我们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他们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他們在整本书阅读上有困难吗?困难是什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状况才可以提出针对性的方案。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对现在铺天盖地的整本书阅读设计不满意,想当然,为任务而任务。把本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繁琐化、神秘化了。读书本来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前人已经总结了那么多的方法,有观念上的,也有技术上的,为什么不介绍给学生?如果说为学生,那应该去做一点踏踏实实的事,做一些学生阅读状况的调研,做得细致扎实一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阅读兴趣,包括文体、题材等;阅读积累,都读了哪些书,常见的书目有哪些?平均阅读量是多少,任务型阅读与休闲型阅读的比例;阅读习惯,什么时候读书,集中阅读时间单次多长,在哪里读书,书籍的来源,主动阅读与被动阅读的比例;阅读方法,包括阅读速度,有声阅读与默读,做不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类型等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展开问卷调查,围绕学生的阅读观念、标准、建议等展开。我相信,如此,会发现许多问题。而且,这样的调研可以让学生参与,甚至就让学生做,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读书状况,更是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阅读人格。
至于我推荐一些优秀的读书频道,其用意是广开读书途径,吸取有益于学生读书的好的理念与方法。其实,不仅是听书,现在各种媒体的读书频道、读书平台非常多,各有自己的专长与特色,有自己服务的目标人群。通过这样的推荐,我想强调的是,不是我们学校与老师在搞整本书阅读,全社会都在搞,书香社会建设这么多年,全民阅读开展这么多年,已经形成了全民阅读,全科阅读的局面。走出校门,走出课堂,我们会发现,社会上的许多读书活动开展得非常好,效率也很高,说实话,比我们的一些老师做得好多了,我们的老师,不要一个劲地关着门在那儿搞整本书阅读的方案,要走出去,看看别人怎么做的,会打开思路的。
凌:谢谢!您说的许多观点给了我不少启发,相信也一定会给广大的语文同仁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