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中“CSC”关系模式构建探析

2009-08-24 09:27尹丽云苑青松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8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模式

尹丽云 苑青松

【摘 要】本文以一个成功的个案为例,从关系构建的视角出发,重点阐述了关系的认识、关系的链接、关系的绩效、关系的深化等几个方面的内涵,阐明了在校本课程构建中关系构建的重要性。

【关键词】校本课程 关系模式 “CSC”模式

“课程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众多矛盾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制约。”如何把这些矛盾因素有效的整合起来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就成了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建立校本课程内诸要素的关系则成为校本课程构建的首要问题。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双流镇高云小学在此方面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其在产学研关系的建构上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摸索出了一个操作性和实效性强的运行模式——“CSC”(company·school·community)模式,即学校·公司·农户模式。

一、校本课程开发中“CSC”关系模式构建现状

校本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它之所以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是基于对学生过于偏重间接知识的学习、缺乏动手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能力不足的深刻认识,其宗旨是对课程“偏向”的谮越与匡正。但在具体的实践层面上,却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在诸多教育要素的关系构建上显得尤为突出。

1.机构与机构间的相互孤立。加强课程与社会的联系、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是校本课程构建的关键和前提,社会和生活是学生运用知识的广阔天地,同时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学生获得个人经验和实践知识的主课堂,所以学校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构建成为必需。然而,校本课程在具体的构建中并没有促成课程、社会和生活的关系构建,更没有使其成为一个动态的关系体系,有着丰富课程资源的各个机构相互孤立,资源优势无从体现。

2.个体与个体间的相互割裂。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多种学科知识、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仅仅靠教师的个人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甚至还需要某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然而,校本课程建构中教师之间的协调与交流并不充分,究其原因,其一,教师长久以来的“专业个人主义”使教师养成了“独立”的习惯;其二,教师之间没有合作意识和对话的机制;其三,由应试而形成的“不良教师群体文化”,使教师个体之间充满了零和游戏的味道。这些因素使教师个体之间相互割裂,难以形成合力。

3.知识与知识间的片面独尊。知识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从知识的源流分析,知识可分为:理论性的和应用性的,技术性的和不在源流主线上的零星的、经验性的知识;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又可将知识视为描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从课程的角度可分为学科知识和日常生活知识等;由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学科中心主义知识观,使课程与教学过度倾向于理论知识、间接知识、描述性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知识、直接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的学习,这种倾向也体现在课程构建上。况且,学科知识与学科知识之间,间接知识与描述性知识之间各自孤立存在,互不相干,分别在自己的“蜗牛壳”里构建和实施,造成了学科知识的片面独尊。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一层面的关系误区之外,更深一层的关系构建更难以为人所关注,诸如机构间关系与个体间关系的关系构建,机构间关系与知识间关系的关系构建,知识间关系与个体间关系的关系构建等,也就是关系的关系构建在校本课程的构建中几乎都是割裂的。所以,在社区、学校、公司之间并没有建立起有效地运转体系,课程的效能也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

二、校本课程开发中“CSC”关系模式构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努力改变教育与经济、科技相脱节的状况,促进教育和经济、科技的密切配合……要加强产学研结合。”从中不难看出,其实质就是在多个要素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使其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构建起良性的课程生态模式。本文以“CSC”模式来诠释校本课程构建中的“关系”内涵。

1.关系的认识——校本课程构建的基座。“关系重于关系项。简单地说,就是结构中各成分的关联比要素自身更重要。”只有认识到了事物之间关系的重要性,才能在事物之间构建起关系框架,使人在此框架中获得天然的自由,获得对事物更多的认识。

校本课程要基于以校为本的特点,要以学校的基础为根本,在此基础上加强与社区、生活的联系。所以,对于以校为“本”的课程要素的认识,成为校本课程构建的基座,“CSC”模式较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1)高云小学——智力中心要素。高云小学距开阳县城8公里,距双流镇7公里,始建于1913年,前身是一座寺庙,现为一所农村建制完全小学,有14个教学班,645名学生,28位教师,学校占地面积27770平方米,建筑面积1320平方米。是一所完全建制的农村小学。

(2)贵龙公司——技术利益要素。开阳县双流镇存在一个养殖业的技术龙头——贵龙公司,贵龙公司拥有较为先进的养殖技术、雄厚的资金和前卫的企业观念。它在当地校本课程的构建和实施中成为关键的一环,在专业技术提供、农户利益保障、构建学校校本课程内容等方面彰显其功能,显示了与社区发展、学校课程构建的诸多契合点;同时,作为商业公司,因其利益驱动也使农户、学校和公司三位一体的动态校本课程的构建成为可能。

2.关系的链接——校本课程构建的成型。系统的观点告诉我们,要了解重要的问题,我们的眼界必须高于只看个别事件、个别的个性。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影响个别的行动,以及使得这些个别行动相类似背后的结构。因此,对校本课程结构中诸要素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构建就显得更为重要,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链接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知识动态综合运用的校本课程体系。互相孤立、资源缺乏整合的校本课程是没有生命力的,近几年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1)以学校为依托,带动学校、公司、农户。学校是智力的中心,是培育知识的地方,但学校知识的学习和传授决不单单是仅限于课堂上和校园内,它应该对其周围产生广泛的影响。在当地的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学校的智力支持和育人功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高云小学就是在这样的教育思想下以学校为依托,来带动学校、公司、农户的有效运转的。

学校是知识存在的地方,教师相对于农民来说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在普教中成功地渗入职业化因素,如其饲养、种植等方面获得的成功,使学校获得了极大的声誉,使周围农民排除了担忧,增强了成功的信心,积极地加入到学校倡导的活动之中。当地公司也看到了由学校带动起来的无限发展潜力和巨大经济利益,积极投身其中,进行资金、技术、设施、人员等方面的先期投入,以培育经济市场,但像信誉、观念转变、师范效应等方面公司是无力改变的。所以,学校通过发挥自己的应有的社会功用,在公司和农户之间建立了一个桥梁,以学校为示范龙头、以农户的规模化养殖为前景、以公司提供技术指导为凭依,使三者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成为一个有机运转的体系。

(2)以学生为纽带,联结公司、学校、农户。若想把公司、学校、农户三者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有效地运转起来,就需要一个顺畅的沟通渠道,学校的学生在这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陶行知曾经说过:“小先生是一根流动的电线,这一根根电线四面八方伸展到社会底层构成一幅生活教育网、文化网,把学校与家庭构成一体,彼此可以往来,可以交通。它把社会所发生的问题,所遇到的困难,带回学校,再把学校里的知识技能带回社会去。”高云小学也正是采用这样一个“传递先生”联系公司、学校、农户,他们把家里的问题用小纸条的形式写下来装在书包里带到学校,大家通过讨论、研究、查询后,把解决的办法通过小学生送回家,若学校解决不了,小学生们就会请教公司的有关技术人员,或者直接邀请技术人员到农村去解决问题。

(3)以知识为核心,循环于公司、学校、农户。联结公司、学校、农户之间的核心因素是知识,公司是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的研发地,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基地;学校是承传知识的场所,学校运用知识来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农户是社会的缩影,是科学知识使用的基地,农户使用知识的多少和由此创造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知识是否促进社会进步的标尺之一。所以,联结公司、学校、农户的核心因素应该是知识。

3.关系的绩效——校本课程构建的完善。在校本课程的构建中,教育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一旦被准确认知和科学构建,其价值也立刻彰显。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使其更富有,发展其思维使其更聪明,完善其人格,使其更高尚,这是校本课程构建的最终目的。关系认识与构建的价值也正在与此,关系价值的持续体现为校本课程构建的完善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高云小学所形成的“CSC”的模式,彰显了关系构建的价值,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和人的发展。

(1)学校中渗入社会因素,极大地加强了学校育人的实效性。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由于注重了开发利用,大大拓宽了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为学校的教育注入了更多的社会因素,这样大大加强了学校教育的实效性,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学习,使德育真正地落到实处;第二,通过公司·学校·农户相结合模式的运作,改变了学生旧的知育观;第三,通过在普教学校渗入职教化因素,使学生增强了未来发展中的生存能力。

(2)社会中辐射了学校功能,极大地推进了当地社会的和谐。科学技术一旦得到了适合其发展的土壤,就能创造出辉煌的价值。高云小学把学校的智力因素引入当地社会之中,迅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使当地社会的面貌焕然一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CSC”模式开创了当地良性循环经济圈的新局面;第二,“CSC”模式催生了当地人力圈和谐发展的新气象。

4.关系的深化——校本课程构建的灵魂。从“CSC”的模式中,可以看到关系构建在校本课程构建中的重要性。它极大地调动了人的积极性,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良好的社会环境又为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这是由理论上对诸多关系的认识与构建来指导实践的结果,通过校本课程的实践,促进了人们对关系认识的深化,为更深层次关系的认识和构建提供了可能,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永无止境的进程;从校本课程建构的角度讲,这个进程也是校本课程建构不断科学化的进程。鉴于此,我们可以说:对关系的认识、对关系的关系的认识是校本课程构建的灵魂。

三、校本课程开发中“CSC”关系构建反思

通过个案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关系在校本课程构建中的作用和意义,但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许多方面的问题也亟待探讨和解决。

1.“CSC”关系模式呈现出的师资问题。师资历来是校本课程构建中一个易为人诟病的问题,为此,相关的培训、讨论、研讨并不在少数,但从实效上看并无大的好转。在认真思考之后,我们可能不得不发出这样的疑问:培训者本身的理论品质能否给予教师们所需要的指导?由此看来,理论才真正是课程构建的关键。所以,基础理论的获得才是教师最需要的,同时也是现阶段最缺乏的。

2.“CSC”关系模式的理论探索问题。从实践到理论,从个别到一般是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但通过“CSC”模式可以看出,当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从理论和一般上去把握事物则成为必需。为此,有较高理论水准的人员参加课程开发是当前农村课程改革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课程开发就有可能陷入一个纯粹问题解决的怪圈,就很难逐步走上科学化的路子。

3.普适性与评价问题。“CSC”关系模式还只是处于一个自发性的实践阶段,并没有一种科学具体的评价体系,其普适性就值得怀疑。所以,尽快从理论上对其研究,制定出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使该模式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2]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4]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7]高宝玉.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现代化[J].教育研究,1991,(6).

[8]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中发(1999)9号.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模式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