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应追求有效的“合作学习”

2009-08-24 09:27王晓聪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8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合作学习

王晓聪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犹如春风扑面而来,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在操作上存在“重形式,轻效果”的倾向,还普遍存在“不当”甚至“错误”的现象,严重影响着教学效益的发挥。现结合平时的经验谈谈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课堂 有效 合作学习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有合作学习活动,使用频率少则1次,多则5~6次,甚至全过程。但对于这种学习方式的“有效性”还缺乏深入的认识,甚至尚存许多疑虑。在“热闹”的合作课堂中,一些有形式而无实质的合作学习正泛滥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匆匆过场,草草收兵”、“看似热闹,华而不实”、“缺乏思考,人云亦云”的居多。

另外,许多教师在合作学习操作上还存在“重形式,轻效果”的倾向,还普遍存在“不当”甚至“错误”的现象,严重影响着教学效益的发挥。那么,如何使“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笔者结合平时的经验谈谈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是有效的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以4~6人为宜。不同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任务,每个成员、每个角色都不可或缺,不能替代,相互依赖、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合作,分中有合、合中有分才是有效合作。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是有效的合作学习的保证。没有良好合作习惯的合作学习很容易成为“自由市场”,嘈杂无序,合作难以见效,教师难以驾驭,活动难以正常进行。让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的学习习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事做、有话说,不至于让部分优生的思考取代了群体的智慧。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积极参与,逐渐养成习惯。

3.创设宽松、和谐、积极的合作学习环境是有效的合作学习的基础。

(1)强化学习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为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有效性的合作学习需要创新型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多地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和技能,给他们提供合作的时间、空间、机会和舞台,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2)强调尊重常识,给学生合作有效的学习的心理运动空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是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在民主、平等、和谐、宽容的人际环境中,学生敢于异想天开,敢于突破常规,思维活跃激荡,合作学习潜能自由迸发。

(3)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为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营造文明、多彩、向上的校园文化。学校应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净化、活化、创新化的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交流意识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强化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4.教师的有效组织指导是有效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应以平等的身份适时参与小组讨论,灵活调整教学环节;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合作学习策略;不断改变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形式,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新鲜感;不断变换提问的方式,不断改变合作的形式,使师与生、生与生积极互动,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

5.生活切入是有效的合作学习动机的良好开端。 目前,我国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以自我为中心,普遍缺乏合作意识,要让学生主动合作,首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情境中感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指向于合作的积极心理态势。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妙趣横生的生活导入,激发学生的合作动机。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计算”时,一开始不是直奔课题,进行枯燥的加减计算,而是创设了模拟购物的数学活动。教师说:“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为你们设计了若干个小商店,商店里有很多玩具,谁愿意当售货员,谁愿意当顾客,咱们还要比一比,看哪个商店生意最好。”几句似乎平常而又贴近生活的导语,暗示着合作的含义,小朋友们跃跃欲试,激发了学生的合作动机。

6.正确把握时机是有效的合作学习的关键一环。在一堂课上,会看到教师提供了很多合作学习的机会,但往往合作学习时讨论的问题缺乏思考性,而且答案单一,这种合作学习并没有什么效果。可见,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非常重要。什么时候适合开展合作学习?通过总结许多课堂实例的情况,笔者认为以下情况适合采用合作学习:

(1)一个问题,个别的回答无法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而且该问题的答案又是丰富多彩的,这时候让学生进行交流,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表达需要,而且能真正达到互通信息、共享成果的效果。如“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请学生找生活中的角,学生们都想发表意见。这时教师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效果就很好。

(2)遇到短时间内个人无法完成的操作活动,可以依靠集体的力量进行解决。如教学“锐角和钝角”时,出示游乐园场所,学生找出物体表面上不同的角后,把给各个角分类的过程放在小组中去完成,看哪一个小组分得又快又好。每个小组的成员群策群力,有的观察,有的献计,有的记录,组内秩序有条不紊,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以上只是笔者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一些初步的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引领下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要真正发挥它的效果,需要教师认真思考,不断探讨。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由于是摸着石头过河,难免要走些弯路。但只要我们在探求中多一份理性,多一点反思,新课程改革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J].江苏教育,2006,(9).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合作学习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