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价值体系多样性及其与价值体系统一性的关系

2009-08-24 08:09赵成文
关键词:统一性价值体系多样性

赵成文

[摘要]价值体系的多样性是指:第一,指价值内容、价值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第二,指价值体组成要素、价值要素结构的多样性;第三,指价值体系发展、演化模式的多样性。价值体系多样性是社会进步的内容,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价值体系多样性有利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价值体系;多样性;统一性

[中图分类号]B0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2-0096-04

一、价值体系和价值体系多样性

价值的最普通的含义,是指主体按照—定的标准来确定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和功用。由于客体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也是相互交往的,所以,在一定意义上,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或换言之,它是一个体系。价值体系即价值要素体系。价值体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价值体系主要指价值观念或价值意识体系,广义的价值体系是指包括价值观、价值实践、价值目标、价值实现条件、价值制度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价值体系”与“文化”在性质上有相似之处。正如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交往文化一样,广义的价值体系包括价值观念、价值行为或价值实践、价值制度、社会习俗与风尚等要素。

多样性是与统一性、同一性、单一性相对的概念,指与差别性、差异性密切相关的丰富性。当丰富、各具特色的差别性同时存在时就称为多样性。价值体系的多样性可以有三种含义:第一,指价值内容、价值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第二,指价值体组成要素、价值要素结构的多样性;第三,指价值体系发展、演化模式的多样性。

在现实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想、追求、道德意识、行为方式、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审美趣味,等等,这是说个人的价值体系是多样的;不同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社会群体,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社会观点不同、经历不同、教育水平等等的差异,他们的价值体系也是千差万别的,从而是多样的;同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价值体系更是丰富多彩的。本文重点讨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价值体系多样性问题。

为了讨论这一问题,可以把价值体系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居住、休息习惯、服饰与穿戴习惯、语言文字的风格与习惯、劳动和生活习惯等有关的价值体系。这一类价值体系可以称为自然价值体系或自然文化价值体系,它们把不同的民族区别开来,是民族尊严、民族亲和力和民族自豪感的体现。一般说来,这一类的不同价值体系之间是没有善与恶、先进与落后、对与错之分的。例如,我们不能说穿西服就是先进的、是善,穿旗袍就是落后的、是恶。同理,我们不能判断说,讲英语是先进的、是善,讲汉语就是落后的、是恶。这一类的价值体系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第二类,与自觉社会意识密切相关的价值体系,这类价值体系通过哲学、艺术、宗教、道德、科学等社会意识体现出来,它们可以称之为社会意识价值体系或精神文化价值体系。这类价值体系最为复杂,评价起来需要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第三类,与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政治结构和政治制度、社会意识结构和文化制度等有关的价值体系。这一类价值体系可以称为制度价值体系。制度价值体系是由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体现着社会演化规律的价值体系。处于相同历史阶段不同民族可以有大致相同的制度价值体系,而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制度价值体系。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制度是有先进与落后之分的,所以体现于其中的制度价值体系也是有先进与落后之分的。一般说来,一个社会可以有滞后的(或残存的)、占统治地位的与超前的制度价值体系。不同的制度价值体系之间会有争论、冲突,乃至斗争。这种冲突、斗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先进制度价值体系的实现应该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以及价值体系多样性的发展。每个民族根据历史进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这类价值体系的自由,其他民族应该尊重该民族的选择。

二、影响价值体系多样性形成的因素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价值体系多样性的形成与价值主体所处的地理环境、语言文字的特点、人口因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进步水平、社会结构模式、主体之间的交往等等因素密切相关。

1地理环境。不同地理环境为生存其中的人们提供各具特色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获得这些资料需要通过不同途径和使用不同的手段,于是就形成了不同民族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例如,大草原的生态特点,适合放牧,生活于其上的民族必然以畜牧业为生,这样就形成了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特点,诸如以牛羊肉为主食,喝马奶酒,居所不固定,服饰穿戴要适应放牧作业和草原上的多变的天气,等等。不仅如此,特定的地理环境与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人们的性格。

地理环境要素也是很多民族的艺术、图腾中所要表现的内容。雪域高原的民族在绘画、歌唱中有众多雪山、高原湖泊、牛羊的内容,生活在江、河、湖、海边的民族在艺术、歌唱中常有水、浪、船、鱼的内容。就图腾而言,草原游牧民族多崇拜狼、牛、羊、马等动物,农耕民族多崇拜太阳、水、牛等自然物。

地理环境是形成自然文化价值体系的重要因素。地球上千差万别的地理环境为形成世界上丰富多彩的自然文化价值体系提供了物质条件。

2社会分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技能的出现,社会产生出新的劳动领域,吸纳部分社会成员从事该领域的工作,这就是社会分工。新的社会分工的出现,意味着社会中新的产业、行业、职业和新的工作岗位的产生。不同的产业、行业、职业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对于在其中劳动的工作者的要求也不同,需要工作者具有与该行业、产业、职业、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道德、职业信念和职业价值观。例如,农业中的传统种植业,每天与土、水、肥、庄稼打交道,需要精心耕作,劳动者需树立“吃苦耐劳”的信念与价值追求,正所谓“人勤地不懒”。再如,现代石油化工业,其对象多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石油化工原料,劳动者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爆炸、中毒、火灾等严重后果,这要求劳动者具有“三老四严”、“高度的责任感”、“一丝不苟”等职业道德与职业价值观。

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而产生出不同的价值信念与价值取向,这一点,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注意到了。例如,柏拉图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统治者的价值取向是“智慧”,武士的价值取向是“勇敢”,普通人的价值取向是“节制”[1]。柏拉图站在奴隶主的立场,贬低劳动者,这是错误的。但是,他认为不同的社会分工会产生出价值观的多样性与价值体系的多样性,这一点还是深刻的。

当代社会,出现了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产业。这类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新技术的不

断投入,它要求从业人员树立“创新、再创新”的价值信念。

3社会交往。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通有无的活动。它既包括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又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既包括物质交往,又包括精神交往。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没有人们之间的交往,就不会有社会。

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生产,而生产—方面需要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劳动,另一方面也需要互相交换劳动。经济交往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在经济交往的基础上产生出政治交往、文化交往、科学技术交往、军事交往等等的多种交往。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是社会交往的根本原因,而社会交往则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基本途径之一,所以各种社会交往中必然包含着价值体系的传播与交流。

社会交往对于价值体系多样性的影响在于:第一,在原有的价值体系交流与传播过程中,会自发产生出新的次级价值体系。这是由于语言在表达思想时有近似性,而接受方在理解时也有近似性,这种双重的近似性引起原价值体系在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改变”。于是传播前后的价值体系有了差别,形成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形成是自发的、非自觉的。第二,在原有的价值体系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接受方有意识地使其本土化,形成新的次级价值体系。这是由于在价值体系的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总是以本土的具体情况为基础,接受方往往坚持原有价值体系的基本原则,而对其中非原则部分作必要的调整。这样,传播前后的价值体系也就有了区别,形成了多样性。

4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价值体系多样性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讨论:第一,科学技术是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甚至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体系。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体系、活动和社会建制。它通过探索自然、改造自然,探索社会、改造社会而为人类谋福利。所以,科学技术作为客体对于人类有重要意义,是人类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又是人类的自觉意识的一种,其中包含着人们明确的目的与意图,所以它又是一种价值意识、价值体系。体现在科学技术中的最基本的价值信念是“追求真理”。彭加勒(1854—1912年)说:“追求真理应该是我们活动的唯一目标,它是值得我们活动的唯一价值。”[2]国际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雷泽尔(D.Layzer)认为,科学以证据、理性争论和对真理的积极探求为价值尺度[3]。科学技术不仅有普遍的、共性的价值信念与价值追求,而且它们中的每一门分支学科还有自己特定的传统、习惯、规范,亦即每一门分支学科都有自己的特定的价值体系。在当代,科学技术分支学科林立,是保持价值体系多样性的最大领域之一。科学技术作为价值体系,其中既有人文价值成分,又有科学价值成分。逻辑经验主义不满意科学技术领域的价值多样性的状况,它一方面极力拒斥科学技术中的人文价值因素,另一方面又企图用物理学的价值体系来统一或取消所有其他的分支学科的价值体系,结果以失败而告终。这启示人们,企图消除和破坏价值多样性是不现实的。

第二,科学技术通过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来影响社会价值体系的多样性。在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提供新的劳动工具、新能源、新动力、新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的这些新贡献,必然改变社会的生产方式,包括改变生产工艺过程、劳动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所有这些变化最终将导致产业、行业、职业的工作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信念的变化,而逐步形成新价值体系。例如,随着传统农业向机械化、生物工程化、市场化的过渡,劳动者也由传统农民变成农业工人,价值观念也由过去的“面向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人勤地不懒”等转变为“机械化作业”、“靠高新技术增产”、“以创新促发展”等。

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改变着人们的起居、饮食、出行、娱乐、健身等生活方式和习惯。而生活方式是人们的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可视电话以及其他现代通讯手段的应用,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联系方式和交往方式;电脑和互联网的使用,增加了人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交往的通道与方式;现代交通工具陕捷、舒适。更加方便人们的出行和交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增加了人们交往的途径、扩大了交往的范围,而交往必然包含着价值观、价值意识的交流与传播。

科学技术作为知识体系,作为方法与方法论体系,作为思想意识,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是制约和反对宗教神学、鬼怪迷信思想和各种唯心主义的思想武器。人们的思维方式中包含着价值意识,在一定意义上说,甚至它就是一种价值体系。例如,宗教的思维方式中必然包含着宗教价值观,同时,宗教的思维方式也是宗教价值体系的一部分。

三、价值体系多样性的意义

多样性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精神世界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属性与态势。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是多样的,大自然气象万千,千姿百态,从基本粒子到化学元素,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地形地貌到气象气候,从植物到动物,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社会结构、社会现象、社会事物是多样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结构复杂多样;人类的肤色、语言、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多种多样,社会分工、行业职业林立多样;社会的精神、意识形态是多样的,哲学、艺术、科学、宗教、政治法律思想、伦理道德思想,等等;社会的各种学说、理论流派繁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价值体系作为社会现象也是多种多样的。

1价值体系多样性是社会进步的内容,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社会进步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社会进步表现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财富的增加,社会公平与民主程度的发展,社会文化的繁荣,等等。社会进步最终要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体现在为人的合理需求的实现创造条件,从而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需求,而所有这些都表现为人们价值追求的多样性,社会价值体系的多样性。

社会进步表现在为人们提供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的实践领域和生活领域,也表现在为人们提供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的价值领域,亦即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兴趣范围与需求范围。人类发展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和完善民主制度、发展文化艺术都是为了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交往的需求。

当一种社会制度能够为人们提供宽阔的、深远的实践领域、生活领域和价值领域,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需求都能得到很好的满足,这样的社会也就是进步的社会。

2价值体系多样性有利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价值体系是一种社会意识体系,它通过激发人们的意志与热情,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而促进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意味着人的需求的多样性,而与实践

互动的需求是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原动力。首先,价值取向、价值体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样既有利于发挥不同的价值主体的能动性,又有利于充分利用客观事物属性,使主客体协调发展。其次,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会导致利益的多样性,利益的多样性会引导人们把注意力指向不同的资源领域,从而避免对特定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第三,社会价值体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制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均衡发展。

3社会价值体系的多样性为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交流、融合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每一种价值体系的发展。价值体系的多样性也是一个社会保持开放性的必要条件。个人价值取向、价值体系的多样性可以防止由于社会分工而给个人带来的片面性,从而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

四、正确把握价值体系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

价值体系的多样性并不排斥价值体系的统一性。价值体系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是价值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统一关系。

形态各异的、内容千差万别的价值体系显示出的是它们的多样性。多样性是从价值体系的个性方面说的。而价值体系的统一性则是指不同的价值体系中的共性,是指不同价值体系的共同点。例如,市场经济有自己的价值体系,这个体系以“竞争”为价值核心,包括“价格自由”和“供求自由”等价值取向;计划经济也有自己的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以“统筹”为价值核心,包括“统一价格”和“统一供给”等价值取向。上述各点是两种价值体系的个性,表明的是两者的差异,两者的不同。这些差别与不同体现着多样性。但是,两种经济价值体系之间也有共性,这就是‘啥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社会财富”等相同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共性就是两种价值体系的统一性。

再如科学与道德。科学的价值体系的核心是“实然”,包括“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等价值取向;道德的价值体系的核心是“应然”,包括“注重动机”、“追求至善”等价值取向。上述各点是两种价值体系的个性,表明的是两者的差异,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多样性。但是,上述两种价值体系之间也有共性,这就是都追求“进步”、“发展”和“创新”,这是两者的统一性。

世界上的各种价值体系以它们的个性或各自的特点相互区别,同时以统一性、共性或相同点而相互联系。在这里,价值多样性是价值统一性的现实基础,离开了多样性,统一性就成为先验的、没有生命的和完全抽象的关系;价值统一性是价值多样性的内核,是价值多样性分类的依据,离开统一性,多样性就会成为孤立的、封闭的个性。孤立、封闭的个性仅仅是单一性,而不是多样性。当若干个单一性按照统一性的原则相互关联时,才成为多样性。离开了统一性,多样性就失去了主体间性,不能被主体(人)所理解,不能为人所理解、所把握的关系不是价值关系。

当代世界各国人民的基本的共同价值是和平、发展、合作与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的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深刻地改变了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分化、20世纪90年代后冷战的结束,使世界政治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成为时代潮流。和平、发展、合作、进步成为当代世界的共同价值体系,体现了当代世界价值体系的统一性。

和平、发展、合作、进步成为当代世界的共同价值体系,有其现实依据:第一,世界范围内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世界形势总体趋缓。冷战结束后,虽然世界上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但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是可以避免的。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端和纠纷。个别大国虽然霸气十足,但能力有限,无法主宰世界。政治多极化虽然步履艰难,但仍然为各国所追求。绝大多数国家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越来越不满。社会主义中国日益强盛,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第二,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多。第三,发展问题已为世界各国所重视。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能不能站稳脚跟,能否对人类发展有所贡献,关键取决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意识到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第四,和平、发展、合作是解决世界许多问题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221-228

[2](法)彭加勒科学的价值[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187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7

猜你喜欢
统一性价值体系多样性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构建学校精神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例谈——以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人格教育”为例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统一性分析
新世纪以来澳大利亚“质量标准驱动”的高等教育改革:演变、特征及启示
通过“同案不同判”浅议司法统一性问题
浅谈新时期群文辅导工作的特征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
水磨地区蕨类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试论中国梦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与人民性统一性理论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