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焰
[提 要] 大学生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响应时代号召,发挥了先锋队和生力军的作用,奉献了青春、智慧和力量。本文从参与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和对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两个方面进行了效果分析。
[关键词] 大学生;新农村建设;综合素质;效果分析
[作者简介]罗 焰(1968—),女,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13)
本文是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课题“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意愿、途径及政府扶持政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08YB13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教育是基础,科技是支撑,人才是保证,信息是桥梁。当代大学生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在教育、科技、人才和信息传播中起到了生力军的作用。2009年1 月17 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机构在京联合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评选颁奖典礼”,该活动旨在推动已经轰轰烈烈展开的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支农运动走向深入,并带动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支农创业,开拓大学教育新局面。同时也通过评选来弘扬当代大学生热爱农村、服务农村的务实奉献精神,交流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宝贵经验,展示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成果,促进新农村建设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思考;也希望用评选的方式引起社会各届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自 2006 年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以来,大学生在丰富支农经验基础之上,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服务农村,塑造自我,勇敢地承担起时代的责任和使命。
一、对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效果分析
1.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是投身改革开放,向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思想觉悟、增强服务社会意识,促进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大学生通过参与新农村建设,更新观念,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了良好的政治素质。大学生通过参与新农村建设,完善了个性品质,践行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树立了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培养了良好的道德文化素质。大学生通过参与新农村建设,真切和客观地了解国情、民情,真正地融入社会,促进了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扎实的专业素质。在新农村建设中,工作内容丰富,而工作条件不完善,给大学生提供了锻炼办事能力的载体。农村不仅迫切需要大学生干事业,而且完全可以成就大学生干成事业。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产业结构,还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扶贫开发,无论是推广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素质,还是发展教育事业、改善医疗卫生,都为大学生展示才华提供了许多的机会和广阔的舞台。因此,增强了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强了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了现实工作中的能力素质。
2.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问题。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有知识、有技能、有志向的大学生参与,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载体。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中组部、人事部等推出的“三支一扶”计划,选派高校毕业生到乡镇从事支教、支医、支农和扶贫工作,为农村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有利于改善农村人才队伍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教育部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方式,将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团中央、教育部发起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计划,以配合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此外,大学生“村官”计划、广东志愿者山区计划等,锻炼了他们的综合能力,提高了精神境界。显然,农村不失为大学生发挥聪明才智的理想舞台,政府计划安排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拓宽了大学生就业渠道,大学生找到了施展才华的新平台,开辟了就业的新途径。
3.促进了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创业。新农村建设需要现代农业作为支撑,现代农业需要大量技术人才的支持,很多创业机会被催生出来。在农村创业有很多优势,在资金、场地等方面的要求低、廉价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优惠政策等,可大大降低创业成本。目前,政府已优化了政策舆论导向,建立和完善了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政策体系,努力打造了良好的创业政策平台,使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成为普遍和长期的行为。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是解决农村人才匮乏的有效途径,为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注入了有生力量。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而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进步和人才智力的支撑。大学生,尤其是农科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在农村推广。同时,推动了农业科技和生产体制的创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造血功能,从而提升了新农村建设水平。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创业把个人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新农村建设中施展才干、体现了自我价值、取得了成就。
二、对农村健康发展的效果分析
1.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智力保障。要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当代大学生参与,现有人才状况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特别是有较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匮乏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瓶颈。把掌握新知识、充满青春活力、富有开拓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的当代大学生选聘到农村任村干部,使其担当起农村科技推广带头人、市场经济闯路人、文明创建执行者的重任,既提升了当地农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又优化了当地农村干部队伍结构,还改善了基层农村的知识结构,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2.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科技信息支撑。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三农”工作的永恒主题。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科技信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导向作用、推广作用和优化作用,可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提高整体素质,牢固树立起信息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广大农民更好地步入市场,尽快走向富裕之路。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具有传播科技信息的优势,可以将高校的科技信息带到农村,进行推广和转化;大学生是青年群体,是科技信息传播最快的群体,交流广泛,接受信息多,善于利用网络信息优势,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
3.促进了和谐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工作的难点。大学生深入农村一线,走访农户、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思想理论、时事政策等方面的宣传。通过挂条幅、出板报、张贴宣传画、到各村做理论宣讲等多种形式,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大力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除陋习、树新风,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同时,把现代文明观念、生活方式和先进的文化知识传播到山村乡镇、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开阔眼界、转变观念、移风易俗、提高文化素质。为农民群众带来了文化与文明新风,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搭起了国家、政府与民众相互沟通的桥梁,既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还及时地将国家政策传达下去。通过大学生与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面对面的交流,促进广大农村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治理乡村环境污染和村容整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纳入到农村工作中,增强了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4.加快了新农村的政治民主化进程。管理民主是新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在党的领导下,应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不断促进农村各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推进新农村的政治民主建设。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的政治生活注入新的气息。当代大学生以西部志愿者、广东山区志愿者、博士团挂职实践、“大学生村官”等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他们年纪轻、有文化、思想开放,充实到村级两委班子,为农村干部队伍输入了新鲜血液,为村级班子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农村带来民主管理的理念。在农村换届工作中,大学生深入农户充当政策宣传员,指导村“两委”按政策法规要求,制定选举工作流程,并在其中起到了监督作用,推进了民主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戴育滨.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教育评论,2008,(2).[2]李海涛.“希望更多大学生到咱村支农”[N].农民日报,2009-01-23.[3]张开晃.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12).
[责任编辑:李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