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德育“一二三四五”

2009-08-17 09:53王芙蓉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

摘要:德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受教育者全面素质,培养思想素质过硬,业务素质精良,具有创新能力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主渠道。笔者在多年的德育教学中,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充分利用两个课堂,有效实现三个结合,循序遵循四个原则,着重培养五种能力,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实践心得

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心理素质差,缺乏理想信念,对学习不感兴趣,法制纪律观念淡薄,行为习惯差,审美观念和情趣低下,着装打扮怪异,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面对这群年龄尚小,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定型,可塑性很强的特殊群体,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把学校“重知识,更重能力,尤重品德”的口号落到实处呢?笔者在多年的德育工作中,从“一二三四五”做起,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

紧紧围绕一个目标

德育目标是德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部于2004年10月制定并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

我校围绕德育目标,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核心,德育教师、学生工作办公室、班主任为骨干,专业教师和学校其他人员都参与的德育工作组。学校各项管理立足德育,各项服务体现德育,各科教学渗透德育,形成了全校教职员工及所有部门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育人氛围。同志们积极研究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方法,及时总结成功经验,探索适合本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又红又专的高素质人才。

充分利用二个课堂

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基础课。应通过理论课堂灌输德育观点,通过实践课堂升华德育情感,充分发挥德育课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理论课堂学校应加大德育课程改革力度,改进教学模式,重视教师培训,转变教育理念。首先,应要求德育教师树立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育理念,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充分参与,成为课堂的主人。其次,应组织教师编写校本德育教材,补充案例,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把理论性的教育内容、规范化的社会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内在需求。第三,探索教学方法,广泛使用案例法、合作探究法、实境演练法等,融德育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教育性、趣味性于一体。第四,更新教学手段,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声、光、电”共用,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做到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让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教育,把德育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断向纵深扩展。

实践课堂德育从实践中来,又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为了使德育行之有效,充分挖掘和利用实践课堂,把烈士陵园作为德育基地,每年组织学生祭奠革命英烈,青年团员在烈士纪念牌前庄严宣誓,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敬老院作为德育实践基地,每月带领学生为孤寡老人献爱心,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弱势群体,乐于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每学期安排学生“走进企业”,亲身了解和把握企业用人的标准,提升学习的自信心,按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发动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培养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参与社会调查和打工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体验生活,在社会实践课堂感悟德育要求,自觉锻炼成才。

有效实现三个结合

和学生日常思想教育相结合首先,抓“起始教育”。要新生入学时学手册,知制度,明专业,使学生确立职业理想和奋斗目标;新生军训时要严要求,勤管理,增强学生纪律观念,培养学生吃苦品质,树立团结意识。其次,抓主题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利用校会和专题讲座进行专题教育,不同年级确定不同的教育主题,通过班会、团会使之系列化、科学化、整体化、长期化、制度化,在系列主题教育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第三,抓常规教育。中职学校大都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校园里,要用制度约束学生行为,用检查规范学生行为。从学生每日行为规范抓起,在遵守校纪、文明礼貌、宿舍生活、食堂就餐、校园卫生、仪容仪表等方面,坚持严格遵守制度,重指导、重示范、多沟通、多督促、勤检查,严纠错。

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升高中无望才选择走进中职校园,这种选择使他们感受更多的是被动和无奈,因而具有失落感,自卑心理,甚至出现焦虑、冷漠、对抗等非正常的心理状态。因此,一要成立心理咨询室,选择有爱心、有事业心、有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心理辅导咨询,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二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针对性地举行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举办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健康的心理氛围,使心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越来越多地意识到,任何思想教育内容的灌输,都必须通过自我教育这一环节,才能最终形成思想认识。因此,在教育中要特别突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及学生社团的骨干作用,让学生干部参与每周的值周检查,使学生在充当管理者的角色中得到教育。鼓励学生创办各种各样的社团,举行演讲、朗诵、辩论、文体比赛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帮助学生成立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开设第二课堂等,使学生在各种社团活动中找到自己心灵的闪光点,受到鼓舞和激励,学会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管理,升华思想,规范行为,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循序遵循四个原则

政治方向与言传身教相结合教育实践证明,身教重于言教。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而施教者,必须以德育德,用自己的无私奉献、诚实正直、敬业乐业诠释师德。必须以才培才,拓展学生视野,掌握思维教学的主动权,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必须以行导行,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个性特点和生活细节为人师表,让学生敬其师、信其道。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严也是一种爱。要用健全的制度严格约束学生的行为,严慈相济,严而有度,严而有爱。爱护、尊重、信赖每一位学生,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理,明确具体。合理的要求一经提出就要坚持到底,对于违反者要采取相应的惩戒,让其痛心、知羞、思过,改掉或免犯相同的错误。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要积极培养一个团结、和谐、上进的集体,善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通过集体活动、舆论、优良风气和传统,教育影响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集体是个大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同时要抓好个别学生的教育,以免影响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正面教育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既要用事实和道理进行正面疏导、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积极性,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和当前的思想实际,突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改变自己。

着力培养五种能力

自律能力进入中职后,学生自认为没有学习压力,思想上更加放松,自我约束能力更差。因此,要采用生动活泼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社会规则、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开展学习身边耳闻目睹的公众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从榜样中体会自律在人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自觉认识学会自律的重要性;允许学生逐渐地发展自律能力,允许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反复,在反复中学会自律。通过帮助学生发展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认识、自我反省的能力,在理智和情感上变“它律”为自律,养成遵规守纪的习惯,提高自律能力。

学习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经济要求学生必须有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更新能力。在德育过程中,要时刻不望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不定期组织学法交流,启发学生反思学习行为,探索适合自己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科学的学习方法预习、复习、听课、做笔记;课堂积极思考、参与讨论;探究怀疑,敢于提问;分析归纳,综合阐述。尝试采用分组学习法、问题学习法等教学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挖掘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在质疑驳问、求异、求同思维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设教学情境,开创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思考、探究的需要,发展其创造思维能力。还应营造尊重、互动、开放的课堂气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满足学生表现欲望,抓住时机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摆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广泛开展“德育第二课堂”,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交际能力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你的专业知识,85%则取决于你的社交能力。应开展交际教育,寓交往理论教育于案例分析之中,让学生明确良好人际关系的意义,懂得交际基本常识,消除交际心理障碍,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要激励学生多读书,善思考,用智慧和渊博增添个人魅力,实现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的和谐。鼓励学生建立或加入一个基于共同兴趣的小群体,为学习人际交流搭建一个最理想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变通运用社交技巧,学习与人沟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使交际行为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被动走向主动。

就业能力学生较高的就业能力是中职学校的鲜明特点,也是办学宗旨。中职学校应将职业指导工作全面渗透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全面加强就业指导。要用入学教育使学生认知专业方向,确立职业理想和奋斗目标。要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测评培训,强化学生成功素质训练,克服依赖性、创造性弱的缺点,降低就业期望值。还应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就业实践操作能力。班主任应通过“怎样写自荐材料”、“如何面试”、“求职礼仪”等主题班会,就业指导办公室开展就业专题报告会、辩论会、经验介绍会、供需见面会等,对学生进行求职行为技巧训练。通过教育的全员化、全程化,帮助学生学习相关职业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21世纪的中职生,思想意识更加复杂多变,中职学校德育面临着更多、更新的挑战。作为德育工作者,笔者坚信,只要抓住“一二三四五”,就能在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德育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动力、导向和保证作用,把这些处于少年转入青年的过渡期,思想、心理未成熟而不稳定,可塑性大的受教育群体,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素质全面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魏国胜.浅谈中等职业教育与德育[J].河南农业,2008,(2).

[2]潘敏.德育原则实施的基本思维策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4).

[3]单春晓.新时期加强和改进中职德育工作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2,23(22).

作者简介:

王芙蓉(1969—),女,陕西宝鸡人,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讲师,主要从事德育教学和学生管理。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