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消费文化的发展,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还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与对人们进行思想意识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之问是一种什么关系?文章尝试从消费文化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消费文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微观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对消费文化的建构等方面对我国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消费文化进行研究,以期得出一些新的认识。
[关键词]消费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
[作者简介]石开斌,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法学博士研究生,江苏
南京210096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09)06-0038-04
阿瑟·米勒在《代价》中说:“许多年以前,一个人如果难受,不知如何是好,他也许上教堂,也许闹革命,诸如此类。今天,你如果难受,不知所措,怎么解脱呢?去消费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尚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各种时尚杂志应运而生,报纸、电视等媒体也开辟了时尚栏目或节目。例如,时装设计师的时装发布会,就成为电视节目中深受观众欢迎的节目之一”。可见消费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因为人是社会的人,要在社会中被身份认同和有相应的地位,被他人接受就必须参与社会活动,分享社会资源,当然也包括社会商品的消费在内。然而个人参与消费活动,获取消费文化资源分配,表达个人生活方式,他们也在消费中接受商品和符号价值以及在这些关系背后的历史传统、价值理念、信仰等文化观念及行为模式,这对个人的行为规范必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于是个体在愉快的消费中而接受其价值观念并进而支配其行为的消费文化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就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一、消费文化、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
对于消费文化,学界对其作了不同的界定,不管消费文化是如何界定,其在现代社会中对个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影响已经被人们认同。在文化工业中,这种摹仿最终成为绝对的,个性化的努力最终被摹仿的努力所取代。所以在人们的摹仿中消费文化达到了对个人的行为和习惯以及思想意识的驯化和规范,完成个体的社会化过程。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刻意地由上而下,藉着一种意识形态将消费者收编进去;而这种意识形态就是让人以顺从代替主体意识,压根儿不允许脱离规范而存在;文化工业整体效果是违反启蒙原则的……它是一种桎梏意识的手段,文化工业阻碍了个人的发展,个人无法以独立自主的态度,有意识地为自己决断事务。”詹姆士·卡雷则指出:“英国文化研究可以被非常容易地,可能是更为准确地描绘为意识形态研究,因为他们以各种复杂的方式,把文化归结为意识形态。”消费文化是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实现对个人的价值灌输和思想控制,进而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实现意识形态的控制。
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引导人的心灵的工作,其受教育者是“现实”的人,处于一定的关系之中,有自身的资源结构,具有现实的需要的人,其接受教育是在自身需要的驱动下进行的,需要就构成了受教育者接受的出发点和归宿。从社会层面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个人的国家思想意识的灌输和控制,实现对人的行为规范和引导;从个人层面来说,个人要实现社会化,完成社会人的转变,就必须从社会中接受国家主流意识的教育和熏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正是国家是否对个人行为的认可不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个人层面,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归结目标就是对人的思想意识的控制,并由此进一步地控制人的行为,实现国家的社会控制。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消费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某种功能的一致性,都是以一定思想意识为内容对人进行教化,实现人的思想意识的社会化,进而实现对人的行为的一种规范和引导。不仅如此,在消费社会中,消费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为今天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文化环境。文化场域的变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对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新的理性分析和理论解答。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控制的手段也在不断改变个体观念,由此不断影响个体行动,从而导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的个人对消费文化采取了不同的消费态度和行动,影响了消费文化的重构。
二、消费文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微观机制
目前我国正在走向消费社会过程中,社会的变化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更多的人被消费文化所吸引而参与到消费活动中来,从而使人的需求在消费中被满足,释放被压抑和束缚的内在欲望,推动消费社会的发展。因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所以,消费文化在消费社会中是通过文化消费、大众传媒、身体规范和身份认同等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实践。
(一)身体资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他的身体不但是维持其生命正常运转的生物机体,而且还是其表达社会身份的一种有效载体。因而,不同的人总是通过不同的途径,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展示其身体的社会效应,显示其社会地位。于是身体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身体资本就是个人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但个人所占有的身体资本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行动者活动空间,二是每个成员的身体所接受的各种形式的资本的数量。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个人参与了消费文化的消费,表面上看来是一种简单的享受,实际上是一种有意识的投资,它利用一些现存的文化体制,通过各种物质或非物质的交换,一方面可以扩大自己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又能积累身体资本,进而不断地进行身体的自我塑造。可见消费文化是个人身体资本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此外,在消费社会中,由于商品新陈代谢的速度与日俱增,所以,个体要使自己的身体资本在社会中处于优势,就不得不对身体资本不断地进行积累和维护,必须不间断地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来消费社会商品。只有这样,才能在那些简单的、偶然的消费关系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来巩固自己的身体。这意味着行动者在消费过程中,任何一种消费的行为都会引起他对于自己身体的相关设计和复制,提升自己的身体资本,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消费文化完成了对人的身体的规训,从而塑造了规范的灵魂。
无疑,人的身体资本包括人的精神素养和文化素质。在消费文化中也有崇尚玩乐享受、盲目追逐流行时尚、标榜个性等问题,同时浮躁好奇的心理和开辟创新消费的潮流也会随着人们在消费文化的过程中而被接受。所以,作为社会的人在消费社会消费了商品,但又如何提升消费品位和层次,体现身体消费的高尚和谐?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适当的指导方式,从理性与道德的角度引导个
体对消费文化的正确消费。同时,身体资本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模板,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消费社会中规范社会的消费,只有通过提升人的身体资本的方式为人们所接受,才能达到规范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社会行为。因为人类的博弈规则都来自于契约与规范,来自于各种制度。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有良好的社会规范。
(二)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传递路径。大众传媒是消费文化传递的一种有效机制,是个人获取身体资本的一种有效途径。“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类的信息传播技术经历了一次质的飞跃,即从无线电广播、电视、录像技术为代表的模拟式电子传播过渡到以无线网络为核心的数字式电子传播时代。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中,几乎每天都有媒体的更新换代,都有新媒体的出现,媒体成为每一个现代人身体的延伸,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而现代传媒使电影、广播、电视节目、书籍、新闻报道等随处可见的文化商品,以MTV、影视剧、广告、营销宣传等形式在全球得到了广泛传播。可以看出,消费文化正是通过大众传媒向全社会传递和扩散,实现消费文化的商业利益。消费文化中的大众传媒在我国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义。因为大众传媒,尤其是信息时代,能使人们了解各地发生的事,及时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扩大视野,增加知识量;同时大众传媒还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人们感兴趣的思想政治信息,减少教育成本。所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可通过大众传媒,使受教育者在现代传媒中接受相关的思想政治知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素养,达到提高教育效率的目的。
(三)身份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归宿。波德里亚曾说:“消费是一个系统,它维护着符号秩序和组织完整。因此它既是一种道德(一种理想价值体系),也是一种沟通体系、一种交换结构……一旦人们进行消费……人们就进入了一个全面的编码价值生产交换系统中,在那里,所有的消费者都不由自主地互相牵连……在这意义上,消费和语言一样,或和原始社会的亲缘体系一样,是一种含义秩序。”由此可见,现代消费不仅要满足人的肉体生存需要,而且还确证了人的自由、尊严、品位,使生命获得质量和意义,这就是当代消费文化的美学价值。正如“时尚一方面意味着相同阶层的联合,意味着一个以它为特征的社会圈子的共同性,但另一方面,在这样的行为中,不同阶层、群体之问的界限不断地被突破”。所以,消费文化使个人在消费中不断地与其他人消融差异,获取个人社会的符号体系和意义世界,并被别人接受和认同。迈克·费瑟斯通曾说:“对诸如新中产阶级、新工人阶级和新富或新上层阶级而言……他们通过自己的消费活动,来转换原有的身份,获得既得体又合法的标志。”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个人越来越多地参与消费文化的消费,因为这种文化能为个人带来利益和社会地位的改变,所以就更加愿意接受它。尤其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个体在社会等级制中所处的相对地位已足以使他们的行为有所不同”。所以各个阶层根据各自的利益和要求而进行消费,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则不易形成统一的价值体系。由于社会体制的不健全,过度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行为日益增多,使人们在消费社会中感受到道德和意识危机,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难题。消费文化的身份认同,将有助于人们在消费的同时,不失对思想价值的追忆。因为正是身份认同,人们会选择正确的消费方式,确保自己不被社会遗忘。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消费文化的建构
作为贯彻意识形态手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中得到贯彻和执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正确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自身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保证人的思想和行为在社会承受的范围之内,确保我国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功能对消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消费文化的精神审美。目前我国正在向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然而在这一进程中,我国社会出现了过度消费、盲目消费等不健康的消费现象,只提物质消费,不提精神消费等不合理的状况。所以在“现代商业广告、影视剧、各种大众化的报刊杂志上,每天都宣扬着所谓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何住得舒适、吃得合理,如何把自己打扮得靓丽异常、光彩照人。它们不断告诉人们,只有这样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现代化的生活”。同时,“在传统社会,审美只是知识和文化财富拥有者的专利,普通百姓往往被排斥在审美殿堂之外;在消费文化中,每个人都有权获得休闲娱乐的自由时间。波德里亚那句经典集中表现了所有对社会公正愿望的古老格言说道:‘时间和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它被精心地保存了下来,并流传到了今天的神话之中,变成了休闲之中人人平等”。这导致人们只关注自身的利益而放逐了集体行动,从而使人们的思想在消费文化的浸润、化解下,面临着世俗化、多元化、平民化、道德缺失化的挑战,使消费文化出现了畸形发展。由此,就需要对消费文化进行适当的引导,用国家的主流意识思想来引导消费文化的健康发展,提高人们消费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意蕴,消除消费文化中的商业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消费主义等新的文化价值与生活方式,推动和谐消费的发展和重构。
(二)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消费文化内涵。“在消费的全套装备中,有一种比其他一切都更美丽、更珍贵、更光彩夺目的物品……这便是身体。在经历了一千年的清教传统之后,对它作为身体和性解放符号的‘重新发现,它(特别是女性身体,应该研究一下这是为什么)在广告、时尚、大众文化中的完全出场——人们给它套上的卫生保健学、营养学、医疗学的光环,时时萦绕心头的对青春、美貌、阳刚、阴柔之气的追求,以及附带的护理、饮食制度、健身实践和包裹着快感的神话——今天的一切都证明身体变成了救赎物品。在这一心理和意识形态功能中它彻底取代了灵魂。”而我国目前社会中,各种消费文化中到处充斥着身体的商业化,如真人秀的身体展示、明星广告的身体显示,都是消费文化对身体的利用,而人们也在消费文化刺激下迷恋上了身体的观感效果。《色戒》《苹果》等影片,其中裸露身体的公演是商业化的结果,它导致了人们思想意识的堕落和退化。而真正的消费文化不仅是给予人们一种文化享受和视觉效果的满足,更重要的是提高人们的精神涵养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通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消除消费的价值差异,便于社会消费思想意识的统一。同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断发展和丰富本身也是人们精神思想意识的扩展,丰富了文化消费的精神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人们在消费的同时保持高尚的精神情操,又能消除消费文化中的不足之处,丰富消费文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2]王宁.消费的欲望[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3]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洪佩郁,阚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4]陈学明.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论述评[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5]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许苏明.社会资本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06,(17).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9]徐海波,王萍.论消费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3).
[10]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1]肖建华.当代消费文化的美学价值[J].社会科学辑刊,2003,(5).
[12]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赍勇,吴蓉,译.北京:文学艺术出版社,2001.
[13]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4]郑红,张人杰.西方教育不平等社会学述评[J].外国教育动态,1990,(5).
[15]金民卿.大众文化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胡彩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