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2009-08-02 06:37张卓巍
理论观察 2009年5期
关键词:读者馆员以人为本

张卓巍

[摘要]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网络资源的飞速发展,给我国各行各业都带采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文章研究了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一方面,从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等方面对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管理软心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从组织结构、基础设施等方法研究了“以人为本”管理之硬件基础。在此基础上,指出“以人为本”管理是图书馆适应社会发展和图书馆现代化要求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以人为本;馆员;读者;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5-0157-02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在管理过程中把人放在第一主体地位,适应和满足人性需要,注重感情和文化的因素,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感化人、教育人、培养人和用非强制性的一套方法去影响、感应人的心理和行为,从而激励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挖掘人的智力与潜力,引导人们去实现预定的目标。人本管理运用到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具有以图书馆员工素质和读者服务质量提高的目标为追求的特征,满足现代图书馆通过各种措施激发馆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以馆员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以读者为本,让读者满意”的服务理念的要求。所以,图书馆管理如同其它管理一样,经历了一个以事或物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图书馆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科学管理的必然趋势。

二、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管理之软心法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知识的爆炸性增长,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图书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这种环境的改变必然反映到管理理念和管理哲学的改变上。一方面,民主化和管理学本身的发展推动了图书馆管理走向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和管理领域的不断拓展也促成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实施。

1“工作人员为本”管理理念

首先,满足馆员的合理需求,一方面需要积极开发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在知识更新高速发展的时代,不断增加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将是“以人为本”管理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要对馆员进行情感管理,情感管理是通过情感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实现的有效管理,其注重人的内心世界,根据感情的可塑性、倾向性等特征进行管理。走动式管理是典型的情感管理方式,要主动走人员工中,诚心诚意倾听员工意见,尊重他们的想法,多肯定他们的成绩。每个人都有被赞许、肯定的情感需要,管理者要适当提高受奖人员比例、增设不同的奖项,多方面鼓励员工去成功。管理者在必要时对员工给予支持与鼓励,有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消除消极性,提高工作积极性及责任心。如上海图书馆建立“委屈奖”,不失为人性化管理的好方法。

其次,充分发挥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一进行民主管理,民主管理就是让员工参与管理,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要求图书馆管理者坦诚地、不受个人情感、知识、先人为主意识的影响,多听少谈,鼓励员工反映来自下面的想法、意见,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第二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馆员在实现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激励和自我激励是不可或缺的,激励是工作的动力源泉。“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就是强调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元化和人性化的管理方法,让每一个馆员参与决策,建立一个馆员都能够施展才华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馆员的主人翁精神,营造出互相尊重、和谐、愉快、合作、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其潜在巨大的内趋力释放出来,自觉地从图书馆的整体利益考虑问题,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最后,帮助馆员实现个人目标及组织目标,(1)加强职业教育,宣传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在工作中恪尽职守,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刻苦地钻研和学习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倡热情周到、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提倡团队精神。(2)定期开展文体活动,活跃工作人员的文化生活,增进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促进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协作,改善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建立一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团队。(3)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人员获得的正规教育是基础性或非专业的,需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对工作人员进行知识更新。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等等涉及图书馆发展方面的内容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掌握。(4)工作人员可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高素质,可有目的自学,钻研业务、理论知识,进行专业研究,参与学术交流,学习先进经验。

2“读者为本”服务理念

服务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互动”,是一种满足人的需求的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生存方面互相依赖关系的具体体现。读者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是图书馆的核心服务理念。

第一,为读者提供宾至如歸的服务,其包括微笑服务和主动服务。微笑服务要求工作人员要把读者当成朋友或亲人来对待,要实现从“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的转变,做一名热情、负责的导读员。同时还应为读者创造理想的图书馆环境,使图书馆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使人心情舒适,有一种阅读的渴望。主动服务即图书工作人员要设法走近读者,直接与读者建立联系。要重视读者的个性化差异,以便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甚至是特殊对象的需求;开展读者调查,建立读者数据库,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每一个工作细节之中。

第二,不断创新服务,注重个性化服务的提供。首先是服务层次的多层化,根据读者不同的服务要求,服务层次由基础性服务、指导性服务、开发性服务三层次构成,基础性服务指传统的借还书、阅览服务;指导性服务指信息素质教育、图书宣传、导读服务;开发性服务是指导性服务的深化,是在对知识分析、重组后,产生增值服务,如对口服务、定期服务。其次是服务载体的多样化,由于人们阅读的内容、层次、目的、习惯的多元化,表现为对不同载体需求。单从阅读目的来看,读者可分为消遣型读者、求知型读者和研究型读者,由于纸质文献内容全面、简单直观、文化气息浓厚,消遣型读者、求知型读者常把纸质文献作为阅读首选。而研究型读者,阅读的目的在于查找有关数据、信息,电子资源检索速度快,深受他们的喜爱。学术界从数字图书馆到复合图书馆理念的转变,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图书馆文献采集部门要做好各种载体文献采集的协调工作,保证文献信息资源得到全面、充分的利用。

三、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管理之硬基础

图书馆的基础设施是图书馆管理文化构建的基础,“以人为本”的管理必须在与其相配套的“以人为本”基础设施之上才能发挥其管理的效用。

1“以人为本”设置组织机构

传统图书馆的组织结构的设置是与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方式相适应的,是按各种业务流程形成图书馆的职能部门,是等级制的直线型流程,这种结构对于重复性的服务工作是有效的,但是对于现代图书馆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不

断创新,要求建立柔性的、灵活的知识型团队组织。这种组织结构的基本出发点是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组织由资源建设团队、信息服务团队、技术支持与开发团队、高层管理团队四部分组成,资源建设团队负责各种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数字化转换、描述和加工;信息服务团队主要负责图书馆服务项目的设计与创新,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如包括外借阅览、参考咨询、网络导航、用户培训等在内的信息服务和包含知识发现、知识挖掘、知识创新等在内的知识服务;技术支持与开发团队负责图书馆新理论、新技术、新工具、新标准的研究与开发,系统设备的更新与维护,数据处理系统的升级与维护,数据的长期保存与安全保护等;高层管理团队负责规划、组织和控制本馆发展与建设的目标、步骤与进度,构建图书馆知识管理平台,促进馆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协凋本馆部门间、馆际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组织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这里,团队是由多个部门的具有互补能力和知识的人参加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充分自治的工作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模块。内部网与互联网成为团队进行协调与沟通的桥梁,通过它们实现团队成员的知识共享。

2“人为本”构建基础设施

与“以人为本”管理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两方面的内容。其中硬件设施是基础,软件设施是现代图书馆需要完善的核心部分。

硬件设施主要是创造“以人为本”的物质环境。首先从功能上考虑馆舍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有(1)规模设计,图书馆必须拥有足够的空间来实施各项服务措施,使之能与图书馆的战略规划协调一致。并符合地区或国家的标准。(2)空间设计,包括馆藏空间;读者阅览空间;员工工作用空间}团体聚会的空间;公众和员工活动的空间-图书馆的机械设施服务的空间,例如电梯、通讯、供暖、通风维修和清沽用具存放空间等。(3)设施和设备,图书馆还应当提供必要的电子、计算机和音像设备,包括连接因特网的个人计算机,公共检索书目,缩微胶卷阅读器等技术设施。(4)设计特色,图书馆必须能确保为所有的读者特别是残疾人方便使用。应外观明亮,有易于识别的标志;图书馆的大门必须醒目易见,位于大多数读者容易进出的地方{图书馆必须注意消除使用障碍;采光必须符合国际或国家标准。图书馆的外部标志必须仔细设计标志使其能展示图书馆的形象。图书馆内部各区域和馆藏部分都必须使用符合专业标准的明显标志方便读者查找,必要的话,还应考虑一些特殊人群的特殊要求。(5)安全,图书馆必须要考虑防火、防虫、防鼠等。所以应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采取必要的防护手段。尤其是防火,为了确保人员和馆藏资源的安全,应设置烟火报警器和安全装置。灭火器和紧急出口的位置必须有清楚的标识。

软件设施主要是注重高校图书馆网络的建设。高校图书馆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图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利用网络资源更好地服务大众。首先應增加电子型出版物比例,电子型出版物学科门类齐全,使用方便,深受教师和学生青睐,高校图书馆应加大电子出版物的投入;其次,应建立电子阅览室,搞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创造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流环境,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开发读者使用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是建立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信息网络。同时为了满足读者24小时服务的需求,单凭实体图书馆无法做到的。在实体图书馆做好延时服务后,其余时间可由网络来完成,网上阅读、借阅查询、馆藏书目查询、续借等服务,实现真正的全天候服务。

四、结论

高校图书馆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和数字网络化的双重挑战中,而中国的图书馆正处于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如何改善管理、实施有效地管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对于中国的高校图书馆而言,实行将“以工作人员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以员工为本”的服务理念相结合。构建人性化的组织机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建设均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现代化图书馆面对压力和挑战,并获得新的竞争力的唯一秘籍,“以人为本”管理是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的“万剑归宗”之法。

[责任编辑:李妹怡]

猜你喜欢
读者馆员以人为本
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关于义务馆员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思考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素质构建
“《读者》光明行动”(26)
“《读者》光明行动”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