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庆
摘 要: 语文教学的症结在于对语文本质特性——工具性认识不足,写作教学没有放到应有的地位,语文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大众化教学的制约,高考命题难以消除的缺陷,等等。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症结 素质教育
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的过程,与此相适应,人类的语言也越来越丰富,适用语言的手段越来越先进。语文教育对于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更好地传播科学和文化起着日益普遍而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中国语文教育的状况是,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语文教育,但学生的成绩难以令人满意。
语文教育的症结何在?
一、对于语文本质特性——工具性认识不足。
语文学科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历来争论不一,笔者认为主要有四点:工具性、审美性、思想性、知识性,四者之中,最主要的是工具性。
语文教育学科的性质之所以主要是工具性,其原因如下:
1.从语文科教学与其他科教学的不同要求看。语文不仅要求学生学习课文内容,而且要求他们学习它的形式,这是语文科和其他学科迥然不同之处,这也是语文科有明显工具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2.从语言学的常识来看。不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可以表达思想,都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尤其是书面语言,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而且是传递人类积累起来的思维成果、思维方法的最有效的工具。
3.从语文和其他知识的学习与从事各种工作的关系来看。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工作的工具。
4.从语文和工作生活的关系来看。只有具备了阅读和表达能力,工作才能够做得更好,倘若不能读不能写,就会给现代化的生活带来种种弊端。
以上笔者只是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质,并非排除其审美性、思想性、知识性的特质。语文教学是一个教育系统,工具性只不过是最重要的特质,它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总是和其思想性和审美性结合在一起,并不是单一地存在着的。
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工作者过分地突出了语文教学的思想性、审美性、知识性,而忽视了最重要的性质——工具性。这是因为一些教师:(1)没有摆正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关系。(2)割裂了工具性和知识性的主次关系,在语文教学中没有掌握规律,未能化知为能。
二、由于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作为体现工具性特点的写作教学没有放到应有的地位,同时也削弱了其审美教育。
写作是最能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质的教育实验环节,但是写作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实践活动,这正像足球场上的临门一脚,它绝非单纯的技术因素,还涉及其他要素,如意识、心理、技战术素养,等等。
一些教师对写作这一教学环节处理过于简单,主要表现为阅读与写作脱节,写作占整个语文教育的比例太小。
由于把语文学科的知识性抬到过高的地位,以致学生把语文学习当作知识学习,这样一来语文学习的审美教学大大淡化,甚至消失。而审美学习恰恰是写作教学的基础,它往往是知识教育、德育教育的先导,也是学生乐于写作的必备活动。由于只重视知识教育,所以学生的阅读几乎停留在知识层面,伴随联想构成的审美阅读也几乎成为空白,体现审美阅读的诵读少之又少,审美教学中的诵读或强调不够,或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三、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与语文学习的特殊性也造成了语文教学质量的低下。
中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庞大,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教师素质没有质的区别,原因何在呢?
虽然教师既是“落后”的语文教学的接受者,又是“落后”的语文教学的实施者。但是在现行体制的语文教学条件下,大部分语文教师读书甚少,而且是从知识层面上去理解课文,语言的理解力、评判力、鉴赏力不高,上课时大多照本宣科、避重就轻、从知识层面上去教学生。
中国现今许多教师缺乏必要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走向工作岗位后,除了写些僵硬的工作报告,如班主任经验外,几乎写不出带有艺术意味的文章。
四、大教育观的产生使语文教育系统更为复杂,而中国落后的经济水平及落后的国民素质,以及大众化教学的缺陷制约了语文教学的发展。
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教育成为一个多样的、开放的、综合的大系统,具有时间长、空间广、效率高、质量好、内容多等特点。学校教育仍是这个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则是它的重要补充。语文教学是与现代化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社会语文教育、家庭语文教育、学校语文教育共同构成了语文教育的三个子系统。
家庭语文教育十分重要,但现今中国大部分家长不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书香门第”已成为历史的“旧名词”,学生无法从贫瘠的文化环境中得到熏陶,只能完全依赖于学校教育。而少儿时期的语文教育特别重要,在此情形下,语文教育质量怎能不受影响?
社会语文教育具有广泛性、动态性的结构特点,这对语文学习的影响也很大。但同时必须看到,社会语文教育的广泛性必须依赖于整个国民的文化素质和国家的经济条件,在国民素质不高、经济条件落后的情况下,社会语文教育没有呈现出应有的优势,相反,它具有的动态性往往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不健康的生活观念,消费文化、垃圾文化通过各种媒体进行传播,利用语言裂变,使传统的语文教育受到冲击,固有的词汇系统、语言系统遭到破坏,整个语文教育系统发生紊乱。
作为最重要的学校语文教育系统,它确实具有现实性、选择性的优势。但是,正如前文所述,不正确的语文教育方针已使学校语文教学的优势不明显。
五、中小学语文教学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也使语文教学缺乏生机。
如果从深层次的理论分析看,这似乎并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但是从实际的情况看,这恰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笔者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家长、老师、学生都认为语文首先是为了高考,这足以说明高考方式对中小学语文的教育影响很大。
仅凭语文高考的试卷就想考查出学生的真实的水平并不现实,更何况现今的高考题型往往存在某些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
高考试题的内容分阅读与写作二类。虽然近年来阅读部分的题目较以往灵活了些,但由于试卷这种测试形式的特殊性——主要是从知识层面上测试学生,而最能体现学生能力的写作由于评判标准难以统一,批改量过大,始终难以占得应有的比重。
这几年强调素质教育,也确实给那些只强调知识教育,在操作上下功夫,喜欢猜测高考出题走向、范围、内容、并有所建树的优秀教师一个警醒,但在高考形式没有大变动的情况下,作为高考输送人才的中小学教育又故态复萌,素质教育往往沦为了口号,只是喊喊而已。
参考文献:
[1]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
[2]程昌明.论语今译[M].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7.
[3]陈伟.墨子—兼爱人生[M].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1993.11.
[4]徐放.杜甫诗今译[M].人民日报出版社,1985.10.
[5]郭庆藩.庄子集释[M].中华书局出版社,1961.7.
[6]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中国书店出版社,19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