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指导疑团

2009-08-01 04:48朱丽娟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课型综合实践指导

朱丽娟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但是要想防止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必须重视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的有效指导是防止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基本保障。教师只有在活动中实施了有效指导,才不会出现看似轰轰烈烈、实际上只是热闹而没门道的现象,才不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走哪算哪的现象,才不会出现虎头蛇尾、自生自灭的现象。

关键词:综合实践;指导;课型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没有教材,没有参考资料,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该怎么做?一时间,教师们都有些茫然。语文教师上出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数学教师上出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美术教师上出了“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一些教师陷入了教学的误区:有的教师所追求的是课堂导入、揭题、重点分析、主题的提升等程序的完整性,讲究的是教师指导的层层深入性,因此课堂成了老师的天下,这明显背离了本课程设置中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来获得成功的主旨;有的教师则完全卸下了肩头的担子,做了甩手掌柜,对学生的各项活动听之任之;有的教师则把综合实践活动定位为一堂课解决一个主题,对综合实践活动毫无整体的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堂教师究竟该怎样进行指导,一时间“乱花渐欲迷人眼”。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觉得我们不妨这样拨开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指导疑团。

一、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型

语文课一般分为阅读课、写作课、复习课三大类型,阅读课又通常按读通课文、理解重点词句、提炼主题几步进行。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一定的文本基础上进行的,而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固定的文本,有的只是一个个研究的主题。主题从哪儿来?也就是说,该上什么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一种课型,即主题确定课。主题确定好以后,怎么开展活动呢?我们肯定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研究方法如观察、采访、调查等等的指导,于是有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二种课型,即方法指导课。当学生开展一段时间的活动后,会取得一定的成果,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有的可能走上了歧途,这就需要第三种课型的出现,即中期反馈课。当所有的探究活动都结束了,学生都拥有了自己活动的成果了,我们就可以进行最后一种课型,即成果展示课。

这4种课型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必备的几种,课型。一般情况下,一个主题的研究在1~2个月左右,上课的地点也不一定局限于教室,可以在校园的任何一个地方,哪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就可以把地点定在哪里。

二、明确不同课型中教师的指导重点

1主题确定课——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主题

严格意义上讲,主题的确定应完全由学生自主提出,从学生各种各样的选题中层层筛选,挑选出几个大家最感兴趣的话题作为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生活经历等方面的限制,有些选题可能根本就不值得去研究,有些则无法去实践研究,也没有任何研究的价值。所以,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先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疑问、社会生活中的热门话题、季节的变化、纪念日的形成原因等,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现有的研究条件、学生的实际能力等客观条件,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丰题进行研究,切忌剥夺学生的思考、选择权,给他们提供现成的题目。因为只有是学生感兴趣的,才有可能坚持下去。如去年我们市发生了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公交车翻入沟中,导致10多人死亡,在人们心中形成了巨大的震撼,而我校乘车上学、骑车上学的学生有600多人,乘车、骑车的安全问题成了家长、学生谈论最多的话题。我就紧紧抓住这一契机,从车祸这一事件聊起,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出“身边的交通安全”这一主题,学生们兴致特别高,效果自然就好。

在引导学生确定主题时,教师还必须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班级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因为综合实战活动培养的是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方法指导课——对学生研究所需的方法进行指导

如果说主题确定课指明了道路方向的话,那方法指导可就是前进途中的罗盘、望远镜等各种装备。教师要做的是一个仓库,当学生需要的时候,你就能及时出现。如在研究“身边的交通安全”这一主题时,有的组打算去采访民警叔叔,了解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及发生的原因,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采访方法的指导,如根据采访的目的,事先对好相应的问题,怎样让民警叔叔乐意接受我们的采访,还有采访礼节的学习等等都需要进行指导;有的组打算进行问卷调查,那么,问卷的科学设计、问卷发放的对象选择、问卷意见的统计等都需要指导;有的组打算到图书馆查找资料,那么,怎样快速地收集资料,找到资料后怎样分析、归类、得出自己的结论等都要指导。这里尤其要指出的是,教师在指导基本方法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最好以合作者的身份,就一些与此相关的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向学生求助,或者故意将某一认识凸显出来,以引起学生的进一步思考,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找到适合研究主题的合适的方法,切勿将方法直接告诉学生。教师指导也可以使用“集中+分散”的原则:对于研究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方法可以全员指导,对使用较少的方法进行单独指导。

在开展方法指导前,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指导前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可以通过自学相关书籍,掌握一些方法性的理论,如基本的流程、注意的事项等。也可以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掌握一定的方法,对学生在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指导。当然,这些方法指导不可能是~劳永逸的,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活动的任何一个阶段,只要学生有需要了,教师就要及时进行指导,以推动学生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3中期反馈课——以恰当的评价引领学生继续研究

这类课是教师在学生以组为单位交流的基础上,对取得的成果表扬、激励,引导全班学生分析遇到的困难、研讨解决的办法,并及时调整下一步的活动。如何才能使学生继续顺利地开展活动呢?教师的评价儿为重要。教师真诚由衷的评价,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积极性。但在评价时切忌以同一个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因为学生的兴趣、能力不同,所取得的成绩也不尽相同,如果以同一个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势必会让一部分学生失去研究的信心和兴趣。只要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了,就应该及时地进行鼓励。同时,教师的评价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引起学生的反思,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有必要静一下心,认真反思活动过程中的得失。开展得顺利的,想一想接下来怎样做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开展得不太顺利的,想想哪里出现了问题,该怎样调整;如果学生在研究中已经偏离了研究的初衷,误入歧途了,也要委婉地提出来,引导学生正确回归。

4成果展示课——整合各组的成果,扩大影响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州以通过小报、照片、体会文章、倡议书、小品、快板等各种形式汇报与展示成果,教师只要在课前对各小组的材料进行必要的审核就可以了。教师可以是一名观众,静静地欣赏,也可以成为一位主持人,穿针引线,将各组的汇报成果串联起来。如果有的组在汇报中对某个点产生了质疑与迷惑,没有关系,教师也不必解释,顺着学生的思路下去,说不定又可以生成下一个研究的主题。

在各组汇报完毕后,教师应协助收集、整理、整合各组的成果,将资料保存,同时也可以将好的成果排广。如在“身边的交通安全”这一主题活动中,有的组作出了宣传专版,有的组通过学校电视台,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安全相伴你我他的倡议,有的组还结合学校开展的爱心岗活动,设立了安全岗,受到了老师、家长的一致好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虽然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来获得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只不过教师的主导地位变得隐性,变得更加民主平等了。

猜你喜欢
课型综合实践指导
基于核心素养的创造式课型组合操作体系
学科教学中的课型设计思路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关于语文课型研究的几点思考
课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