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振飞
人体机能好坏和神经系统兴奋状态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可从情绪中反映出来,并可采用不同的心理训练进行调节。在近几年的体育高考实践中,笔者根据心理训练的一般原理,结合考生本人心理特点进行心理调适训练,大大提高了体育术科考试成绩,连续六年取得南宁市体育考生上线率第一名,本人从以下两个方面做一些工作。
一、表象程序训练
在高考体育术科的考试中,要想考出好成绩,考生应当对考试时的跑步速度和节奏以及跳、投的技术要领是清晰的;对于考场上可能出现的千变万化(气候、天气、考试时间等)的紧急事件的处理应当是果断合理的。为此,需要建立考前的表象程序,以帮助考生较好地掌握不同术科动作节奏和技术要领,正确处理一些偶发事件,从而使考生考出自己的最好成绩。
我们的做法是:在考前的最后一次训练课和考试时的准备活动完毕后,在等待点名时,将所要进行考试的项目的表象程序在脑海里进行一次“演练”。具体是: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闭上双眼(站、坐均可),将该项目的技术动作仔细清晰地在脑海里过一遍“电影”,这样的表象程序训练过后,学生普遍会感到精力集中,胸有成竹。如2007年体育高考时,我校黄伟波、雷法军(该生是复读生)、黄子旭三名同学,考前的训练成绩在80~88分之间,经过此番训练后,信心十足,临进考场时说:“老师,这次肯定要比训练成绩更上一个台阶”。果然,考完试后,他们的成绩均比平时训练成绩要好得多,出乎老师、同学的预料,均超过了90分。最后被不同的高校录取。
二、情绪调适训练
在考试时,要想动员全身各个器官系统进入最佳的工作状态,以机体的最佳状态投入到考试中,关键是使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达到最适宜状态。通过适当情绪调适的训练,可有效地调节学生的中枢神经的兴奋度,情绪低落和过度兴奋都不利于取得好成绩。考生的年龄在17~19岁之间,思想波动大,有的考生参加相应的体育比赛少,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出现过度紧张状况,其表现为动作僵硬,心率加快,机能失调,吃不好睡不着等等。为此可采用转移注意力,放松肌肉,自我暗示等心理训练方法,来使心情平和。具体做法是,不让这类考生过早进入考场观摩,也不要去打听别的考生的考试情况,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休息,使心情得到放松,并强调心理默念“我已经准备好了,无须考虑太多,现在要做的就是放松、放松、再放松”,或是让考生做些娱乐性的事情,如打打球、玩玩扑克牌等等。经过这样的训练后,紧张程度会得到缓解。
相反有些考生却表现出兴奋不足、过度抑制的现象。表现为萎靡不振,精神不集中、不打自垮、没有考试激情。这种现象多出在平时训练水平不算高,有再次复考打算的考生身上,这时就应采用心理训练中的语言刺激、表象动员、想象演习等使人激昂兴奋的练习。具体做法是:让考生想象自己考取了心中理想大学的情形;用语言刺激考生,如“你的训练水平并不比别人差,错过了今年的机会,明年不一定就能考好,又有谁能准确预见明年的事,现在不去搏、去努力一番。也许你会遗憾一辈子”,“在你背后有很多人在关心、支持你,只有努力去考好了,才能对得起关心、支持你的朋友和家人……”。通过这些训练,激起考生的斗志,使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度达到适宜水平。
情绪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内心感受,声音、环境场地、神经系统功能正常与否,均能引起身体器官功能上的变化,如肌肉的酸痛、疲倦、过去经历过的成功与失败、对自己的估计和思维能力所唤起的信息等,都可以使考生的情绪发生变化。情绪调节就是通过对影响情绪的因素进行调整、提示、回忆等方法。避开消极因素,使考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参加体育术科考试。
2006年、2007年高考前,均有一名同学在训练时大腿后群肌拉伤,影响了近一个月的训练,高考将至。他们自己对当年的考试表示不可能考出好成绩,自我感觉是体力下降、技术动作变形,表现出心理焦急、情绪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处理不妥,必定会影响水平发挥。这时,笔者是与考生一起回忆考生自己和他人在类似情况下仍能参加考试,并能考出正常的训练水平的例子。在脑子里演练受伤期间应采取的其他补求方法,体能得以恢复,医生对伤情处理得很好,考试时用胶布固定或作医疗处理,动作不会变形……。通过多次的“演练”回忆使自己坚定了自信心。结果,这两位同学的考试成绩不但没有下降,而且还有所提高,均跨过高考分数线,也分别被不同的高校录取。
考前的心理训练方法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来说它最终的目的是调整考生的心态。增加自信心,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考试当中。
责任编辑: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