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琦
摘要:女性媒介要同时扮演三种不同的社会角色,这三者之间必然产生多重角色冲突,政治、经济与新闻专业主义,究竟谁掌控核心话语权?以《今日女报》为代表的部分女性媒介在政治话语、商业话语与专业话语的三重制约下,传播文本出现冲突与断裂也就在所难免。通过对声音的并存,女权的式微和文本的异化等三个面向的论述,我们可深入洞悉女性媒介传播文本在女性主义与非女性主义甚至反女性主义之间的巨大叙述张力,特定的话语场域决定了中国女性媒介只能在理想与现实的缠绕纠结中蹒跚前行。
关键词:女性媒介;《今日女报》;角色冲突;文本冲突;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G2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09)06-0136-06
大众媒介已取代或部分取代家庭、宗教、国家、教育等组成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的传统意识形态机制,成为整合社会意识、建构社会文化并参与社会生产的重要因素,行使着一定的社会功能。女性能大量地进入传播视阈是一种文明的进步,而以什么面目出现在传播中,又是关乎文明程度和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标识。作为建构男女两性平权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建制,女性媒介已成为当今社会十分重要的传播现象与文化现象,关于其生存态势的学理思考理应成为当今传播与文化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试以湖南省妇联主办的《今日女报》这一极具社会标本意义的女性媒介为研究个案,深入分析影响文本建构意义的社会因素。
传播主体的角色紧张、内心焦虑会体现在传播实践中,而传播内容又是传播动机的表征,也就是说,“角色冲突”必定会体现在传播文本当中,进而导致“文本冲突”。众所周知,任何一家媒体都应具有鲜明的社会导向,一旦主张什么,就不应再传播与自己观点相左的议题,但当下女性媒介却不时出现一些自相矛盾的现象。女性媒介要同时扮演三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一是作为政府机构的一部分,必须承担宣传者的角色;二是同时必须是市场经营者;三是作为地地道道的新闻机构,必须遵循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而女性媒介的新闻专业主义要求她们除了要具备一般媒介的专业职能之外,还必须是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传播职能,其传播主体必须是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新闻从业人员——这三者之间必然产生多重角色冲突。在这充满紧张与冲突的话语困境中,有的女性媒介彻底走向市场,唯经济效益至上,将职业理念束之高阁;有的则完全遵从主流政治的规制,纯粹定性为“机关报”;还有极少数女性媒介则在既想按照新闻规律来进行传播,又想获得市场认可的夹缝中左冲右突。本文所考察的《今日女报》应属于第三种情况,传播文本出现冲突与断裂也就在所难免,因文本来源于传播机构,一旦传播主体同时扮演多重角色,相应的,文本也会产生多元甚至相互冲突的现象,且内在冲突无法调和。
一、声音的并存
专业女性报媒往往身兼三职,如何解决这一“角色分裂”的问题,她们首先给出的应对之策就是:并存、多元,往往“关于女性议题的多种观点——国家议程、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化的要求和女性主义关怀——共存在同一张报纸、同一个版面甚至同一篇报道中”…。作为一个意识形态空间,能够在政府相关部门需要时,提供适时适度的宣传,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时也打打擦边球,制造点煽情题材吸引受众以获得高额广告回报;同时,作为一份女性报纸,或多或少传播一些女权的议题以凸显自身专业特色,三种声音各居其位,并存于版面空间。
1女性主义姿态与被看的“女体”
自2007年年初以来,湖南经视在每天黄金时段持续播出一则槟榔广告。广告中三名身形各异的男子挤眉弄眼地睥睨着一位款款走近的妙龄女郎,镜头将风情曼妙的女子丰满的胸部、诱人的臀部、修长的大腿等女性性感突出部位刻意,紧接着推出广告词“某某糊涂味槟榔,诱惑,冲动,挡不住”。对此,《今日女报》迅即作出反应,在2007年3月30日以整两版的篇幅,以《某某槟榔广告涉嫌侮辱女性?》为题,从网友发难、专家学者评论、妇联声明表态等多个维度对该广告重拳出击,并进行了追踪报道。在舆论的压力下,某槟榔公司迅速反应,积极调整广告,删除了有关女性身体敏感部位的画面。4月3日的报纸马上推出后续报道《女性身体敏感部位的画面已删》,告知读者事件的最终解决结果。《今日女报》的连续报道直接导致性别歧视广告的正式“改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不少读者拍手称快。我们可借用该广告创意人进行自我辩解的一段原话,从侧面来印证这一媒介事件的社会影响:
媒体在这样一个话题上跟广告较真,这可能是国内第一次……就这个槟榔广告引发的争议来说,也许别的城市会觉得,湖南人怎么这么理解的?在国内很多城市都可以做的事情,为什么在湖南就引起质疑了呢?
利用自身的舆论权威优势对其他媒体发布的广告进行坚决揭露与批评,是恢复、加强媒介引导舆论权威性的必要步骤。《今日女报》在槟榔广告事件中所凸显的强烈社会性别意识,正是其社会理想的践行与社会责任的体现。但我们在这里,要进一步思考的是——《今日女报》批判槟榔广告的女性主义姿态与其充斥头版的诸多“封面女郎”构成了一个矛盾体。当批评别人的时候,义正词严,扮演的是维护女权的社会角色;而当自己要获利了,这样的女性形象却又照登不误,这无疑是角色分裂的明显表征。
当读者驻留于报摊时,报纸要在5秒钟内吸引住他们的目光并做出购买行为的“5秒钟决定论”早已得到传媒人的首肯,大量读者调查也已反复验证了这一事实。如何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吸引有效的眼球一直是传媒人不断探寻的课题。在传播内容高度同质化的报刊丛林中,报纸与报纸之间唯一的区别几乎只剩下封面的比拼——从封面人物的知名度、图片尺寸的大小到关键文字的色调。在女性报纸日趋杂志化的今天,封面更是成为报纸品牌的关键,报纸的改版、变化总是先从封面体现出来,封面对当期报纸销售量的影响往往具有终结的意味。2003年,《男人帮》主编在搜狐网上发布了针对中国读者的网络调查。调查显示,在10本杂志的12张封面中,67.5%的网友选择以女性为封面的杂志,而以男性为封面的被选率只有32.5%,二者近乎2:1的比例。可见,中国读者更倾向于以女性作为封面形象。从早期的目录式封面到后来的海报式封面再到现在漂亮、性感,拥有世人熟悉的面孔、煽情的身材、华贵的服饰的影视明星,历史的发展轨迹充分证明了女性报纸的封面女郎是最具眼球吸引力的屡试不爽的强大营销武器。在张扬先进女性文化与追逐经济利益这一左右为难的社会语境中,女性报纸不得不首先投靠了商业,正是这一现实抉择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女性报媒“封面女郎”这一男性欲望客体的汹涌澎湃——这也正是我们替女性传媒扼腕叹息的地方。
2专业理想追求与男权文化传统
《今日女报》在2007年5月11日的《特别策划》栏目推出专题报道《长假成少女流产“黄金周”?——女孩,别轻易“透支”你的生育能力》,并配发评论员文章。针对未婚少女
随意进行人流手术的社会现象及其可能产生的严重不良后果,《今日女报》旗帜鲜明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年轻的女孩,如果你还认可作为一名女性、作为将来的一位母亲的荣誉,请从现在起,珍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轻易“透支”自己的生育能力。而作为一名对于人类延续和发展怀有责任感的读者,也请尽自己的力量,与本报一道发出呼吁:女孩们,珍惜身体,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令人纳闷的是,迥异的两种观点同时出现于同一家媒体的版面空间,既为前卫少女因年少轻狂、放纵情欲而漠视自己的身体健康痛心疾首,同时,各类“无痛人流”广告乃至专门针对“少女人流”开设的专科门诊广告却一直在报社的众多广告类型中居高不下。
2007年6月5日的《特别视角》栏目推出了专题报道《“国家形象”干预“身体自主”——印度空姐超重一斤就得“停飞”》,并配发评论员文章,针对这一新闻事件迅即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何谓“女性美”?历朝历代、各国各地都有自己的观点。有的崇尚“环肥”,有的喜好“燕瘦”,从来就没有谁说服过谁,但目前普遍形成的共识是:女性享有对自己身体的自主权,她们所认为的自然的、舒适的、健康的体态,就是美的。
通过类型学统计分析得知,减肥瘦身广告的数量在《今日女报》的各类广告中遥遥领先。文本冲突在此呈现得最为明晰:完全冲突的两类观点赫然出现在同一期报纸,在为“肥胖空姐”遭受的不公待遇振臂高呼的同时,3则减肥广告和l则在封底以彩页形式出现的专题报道《针灸减肥正当时》并存于同一份报纸。针对上述案例中一系列自相矛盾的现象,笔者曾专门采访过报社的业务副社长。他解释道:
我们读者定位的问题没有解决得很好,但我们又要生存,所以赢利的模式还得按照广告的赢利模式。因为如果你走发行的路子的话,你不可能把一份报纸卖得很贵;但又苦于没有什么特别独家的新闻资源,如果我们像《体坛周报》那样非常专业,又有非常独家的新闻来源,那我们就可以将报纸卖得贵一些。如果有这么大的市场需求,卖得贵一点,那我们靠发行赢利就可以了,广告就只当作附属品。但我们现在还不能够这样,还得靠广告市场来赢利。
在《今日女报》的专业化程度还不是足够强大的时候,专业化的坚持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这对于一家有着专业理想追求的女性报媒来说无疑是痛苦和无奈的。女性媒介大抵都是“两面派”,在修正男权文化传统的过程中,她们的立场显得非常的暖昧,一方面有意或无意地顺从,一方面又试图抵抗或篡改,但在商业利益的强力驱动下,她们又总是直接或间接地拖着那个传统的尾巴,从而使得专业化和社会性别意识的呈现皆屈从于市场。
3利益的勾连与版面的博弈
《今日女报》在新闻板块有一个名为“女界”的栏目。该栏目设置的初衷并非出于张扬女性主义的专业精神,而是为了履行其作为湖南省妇联机关报的职责与义务,同时也是沟通双方感情的一座有力桥梁。尽管属于自主经营的市场化媒体,但《今日女报》的发行在很大程度上仍得益于妇联系统的组织资源,即通过妇联组织将发行深入到长沙以外的其他市州或农村基层。作为中国官方的妇女组织,作为党和国家动员妇女群体实现党的政治目标的工具,妇联的社会渗透力量是深广的,一直到达了各级乡镇等妇联系统中的“草根”部分。正因省妇联和各市级妇联在发行上对《今日女报》有着切实的帮助,所以后者才专门开辟了一个“市州娇点”的板块,以信息集装的形式报道各县市妇联系统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或主题活动信息,反映妇女工作动态与妇联工作经验。该报编辑对此是这样解释的:
该栏目的设置与《今日女报》作为一家完全走市场的女性媒体的定位是存在一定冲突的。因为,从读者角度来说,它所传播的内容——这个地方的妇联为维护妇女权益做了些什么,今天又资助了多少贫困失学女童;那个地方的妇联举办了一些什么活动,今天又开了一个什么会一并非读者特别关注或特别需要的信息。这也正是这个版面有时有,有时无,然后经常只有半个版的主要原因。
媒体的广告投放量有淡季和旺季之分,如果是淡季,“女界”的版面就比较有保障。如果一到旺季,就是在广告一多,存在版面冲突的情况下,我们首先必须优先保障广告和那些有市场卖点、读者肯定会喜欢看的稿子能够享有足够的版面,而一张报纸的总体版面终归有限,每当这个时候,我们的策略就是——“女界”栏目首当其冲,经常会被冲掉。因为我们的报纸要占领市场,她的卖点是非常重要的。就算从我们编辑自身来说,我们做的也还是很不够,包括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够。你说我们世俗也好,说我们功利也好,总之我们会优先考虑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那些从经济效益的获得上来衡量显得更加重要的板块上面。当然,这确实也体现了我们现阶段对自身社会责任、专业精神的认识的不足。
从编辑的谈话中透露出些许的无奈与无力感,即使栏目命名为“女界”,在传播内容上也会有一些非妇联的信息杂烩。为建立并维持一些长期的社会关系网络,“女界”往往会在“市州娇点”、“巾帼风采”这两个常设栏目之外塞进一些与妇联没有什么关系的即时性的新闻简讯。正因为芜杂,所以栏目有时干脆就不叫“女界”,而直接更名为“资讯”,两个名字交替使用。而同时位于这个版面的,还包括时常占据一大半篇幅的女性商品广告。这也就意味着,在一个小小的栏目当中,也存在政治目标与经济利益的勾连与互动,也存在报纸版面的争夺与博弈,从中也折射出由女性媒介传播主体的角色尴尬所带来的传播文本的冲突与矛盾。
二、女权的式微
除了三种声音并存,女性主义理想的逐渐式微亦表征着女性传媒在政治话语、商业话语、专业话语三重制约下的现实抉择。
1《精读女人》专刊的出现与隐退
《精读女人》是《今日女报》2004年推出的一份女性人物周刊,其办刊口号是“她时代,精心解读女性,推介女性精英”。专刊将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及其奋斗历程悉数展现给读者,试图通过文字唤醒女人心中沉睡的斗志,激发女性直面苦难的勇气。可以说,正是有了《精读女人》,《今日女报》才开始涌现一批有社会价值的杰出女性的身影,起到了风向标式的引领社会的作用。在与读者的深度访谈中,不只一位读者对笔者谈起阅读《精读女人》给自己带来的启发。
2006年12月中旬,因《顶级TOP》的横空改版,《精读女人》被撤消。对这一最能彰显女性传媒的人文关怀与社会理想,最能提高女性报纸的品质与品位的专刊的消失,报社无论是最高层还是普通编辑都无法给出一个能让我们觉得合情合理的解释,他们无外乎是说:人手不够,只好撤掉旧的,以腾出人手和版面来做新的;受经济成本限制,只好将《精读女人》的部分内容整合到《顶级TOP》中。其实,个中原由很简单,办《顶级TOP》是为了迎合和吸引高端客户,也就是可以吸引更多的高档消费品如汽车、房产广告。终究,现实主义的商业生存挤压并拒斥着女性主义的社会理想,而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本文一开始就已提出的假设——社会角
色的困惑必定会带来传播文本的紧张,而在这一充满争斗的过程中,最终往往是构成社会基础的经济力量这一决定性因素毫无争议地获胜。
2“凤眼时评”栏目的日益弱化
言论,在中国历来被称为媒介的旗帜和灵魂。一份报纸的时评同样也代表着报社的立场、态度、观点和声音,对读者的思想教育和启迪最为直接深刻。2005年,“凤眼时评”栏目出现在《今日女报》周二版主报。它往往会就某一热点话题,如“女博士网上公开出售自己的时间”等组织时评爱好者各抒己见,展开激烈辩论,让来自民间的各个阶层的声音都借助这个平台得以自_由表达。笔者认为,“凤眼时评”一度是《今日女报》最具特色、最具思想性的栏目之一。其间的“她时代观点”板块不时会有一些围绕男女平等议题的新近报道所配发的言论,如《女性购票窗口的启示——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尊重女性》,《反性骚扰亟待走出“零投诉”困境》、《撰写被“包养”的自传也是一种荣耀?》等时评虽篇幅短小却都切中时弊,一针见血,高度凸显《今日女报》作为专业女性报媒的女性主义思想与社会性别意识。但从2007年开始,笔者明显感觉到该栏目女性主义色彩的淡化。
2007年3月30日的“凤眼时评”刊登了一篇题为《揭开领导“身边人”的面纱》的言论,“从近年来发生的诸多腐败大案来看,不少领导干部就是被其配偶、子女硬拖下水,陷入贪腐泥潭的。”如此评论俨然就是“女人祸水”论的再版。在“凤眼时评”这一最能彰显《今日女报》女性主义理想的栏目中,两种迥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针锋相对的“女性观”同时并存。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关于女性议题的两种互相矛盾的观点共存于同一份报纸的同一个栏目乃至同一个版面。在2007年3月30日的“凤眼时评”中,既有沿袭中国传统“红颜祸水”论,明显违背女性传媒职业理念的言论《揭开领导“身边人”的面纱》,也有为女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的不公待遇大声疾呼,充分张扬女性媒介专业精神的时评《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女硕士=男本科?》。随着社会文化观念的变迁,主导社会群体认识到再也不能为了自身利益而使女性经验边缘化,但完全接纳女性主义又不符合主流意识形态,于是,协商的结果便是——女性主义以被“冲淡过的”或“清洗过的”版本出现在女性传媒的女性栏目当中。
三、文本的异化
在文本内容多元并存、女性主义色彩日益式微的基础上,若再进一步探究,我们发现,女性媒介的传播文本不时发生相互转换的异化现象,传播内容不仅并存而且异化,由并存最终走向了异化,这种异化的倾向通过三个方面演绎出来。
1女权的市场化
一则新闻本来是要张扬女权意识的,但传媒却将其置换成了一个非女权甚至反女权、市场化的角度或题材。譬如,报道初衷是要再现一位杰出女性的卓越事迹,但最终见报的新闻不是宣扬她如何在事业上优秀,女性意识如何觉醒,而几乎全部转换成了对其个人体态外形、恋爱经历和家庭生活的报道且无限渲染与扩大,以满足受众对女性尤其是女性名人的隐私的“窥视欲”,最终走向异化,与既定的目标与规范产生了严重偏离。
《今日女报》在2004年8月10日的“环球”栏目刊登了一篇关于2004年雅典奥运会雅典女市长的人物通讯,并配发了女主人公风情各异的两幅照片,图片的解说词是这样的:“美女市长巴科扬尼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百年奥运将为之一亮。”新闻的着力点完全不在这位女市长为奥运会的顺利召开所做的诸多工作与努力上,整篇通讯的篇幅几乎都用在回忆女市长当年的浪漫恋情和描述其个人风度上。报道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句不外乎“美女市长”、“风韵依旧”、“具有希腊美女独特的古典气质,天生容貌出众,举手投足之间风度优雅迷人”。显然,这些外形上的特征与当好一市之长,与成功举办奥运会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但《今日女报》在这里刻意强调并突出其婚姻和美貌,无非就是满足一些读者对女性、异域女性名人尤甚的隐私的窥探,将一个原本可以很好地宣扬女性主体意识的典型题材抛进了一个传媒至今无法走出的传统名人报道的窠臼和怪圈,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异化。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或多或少心存“窥视欲”,即对刺激性事物的一种好奇、观赏心理的满足。打探他人隐私是窥视,欣赏女色(容貌、身段、三围等)也是窥视。“见美色驻足而观望”,这既是一种兴趣,也是人性的弱点,不论男人女人大抵如此,但现实情境不允许我们坦然与忘情观赏,而大众传媒的出现正好为民众达成“窥视欲”提供了一条极为便捷的路径。不可否认,在追逐市场卖点的宏观社会语境中,部分女性传媒也已异化成个人隐私与美丽女色的展示器并乐此不疲,从而与女性主义背道而驰。
2,导向的煽情化
在新闻娱乐化日益凸显的媒介市场,传媒越发倾向于将政府的某个政治导向异化到市场范式上,将主流意识形态的严肃报道演变成煽情的题材。如每年秋季,整个中国社会都会十分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入学问题。此时,为呼应主流宣传,几乎全中国所有的媒体都会启动这样的叙事框架——找几个苦孩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倾诉自己家庭生活的苦难与求学道路的艰辛,紧接着便是对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事迹的狂轰滥炸。
2004年夏,《今日女报》将关怀的目光投向了这一特殊群体——在2004年高考中考上了名牌大学却又因家境贫寒而无力上学的女大学生,为她们特别开展“慈善助飞”活动。这正是《今日女报》实现自身社会理想、践行社会职能的有力体现,但我们要质疑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她的一些具体操作策略。就办报而言,传播回收的是受众的注意力,出售给广告商的也正是受众的注意力,注意力是一家报社能否赢利的终端产品。为回应宣传导向,大多数媒体都会做秋季助学题材的相关报道,但同时为最大限度占领媒介市场,迎合市场需求,又必须投受众所好,所以媒体往往会有意无意地突出一些市场功利因素,尽量挖掘一些猛料,在慈善公益的政治大旗下,做一些被市场力量所制控的煽情报道以刺激受众感官并引发其强烈触媒欲望。在“慈善助飞”的专题报道中,从文章的挑选到标题的制作,无不体现煽情的意味。我们透过这些新闻标题就可触摸到过分渲染、突出逆境与不幸的新闻叙事的煽情化倾向,如《王年香:妈妈,您怎么忍心抛下我》、《文英:如果给我一米阳光》、《张云:爸的破板车还“拖”得动大学梦吗》、《邓红娟:守在村口等待“讨学钱”的父亲》……在这些标题下面,我们又“经历”了一段段惨恻的人生:寒门学子愁眉面对录取通知书潸然泪下;农家少女含泪藏好录取通知书外出打工;贫穷父母为一纸录取通知书砸锅卖铁、倾家荡产,却依然杯水车薪、长吁短叹。传媒熟练掌握了女性特有的读解方式,重视情节,强调感性,在将真实生活事件加工成故事文本的过程中,无论是自传性质的第一人称叙述,还是表面上客观的第三人称描写,对感性词汇、内心独自、人物对话等易于抒发情感的写作技巧的运用都非常娴熟。
到了专刊的尾声部分,传媒还不忘借主人公的“伤痛”再赚一把受众怜悯的眼泪。“慈善助飞”特刊第六期,从第一期的重点报道中挑选了一位外形漂亮的女大学生,派一名文字记者和一名摄影记者跟踪采访报道,原生态地真实记录、见证该女生从一贫如洗的乡下家里出发到来到大学报到入学的全过程,于2004年9月7日推出了特别报道《带着嘱托,飞往梦的天堂——本报记者全程见证受助女大学生易慧赴学之旅》。“助飞”报道字里行间弥漫着浓厚的煽情叙事特征:从全家清晨起床宰杀唯一一只可以下蛋的老母鸡为易慧炖鸡汤隆重饯行,到因经济压力过重,高考发挥失利而无缘大学梦的姐姐婆娑泪眼中的失落与无奈,到易慧上学全部的行囊——几个简陋寒酸的塑料袋,到易慧觉得此次出门车费太贵的声声叹息,到没有父母陪伴的易慧第一次出远门的紧张和茫然,到易慧来到偌大的大学校园怯生生的表情,最后到易慧与同样青春飞扬的同学在校门口送别记者时那一脸灿烂的笑容……报道按照时间先后的线性叙述模式,将新闻事件切割成一个个极具情感化、情绪化的生活片段,运用仪式化的叙事手法,全景式地再现了一个穷苦女孩的上学故事。助学本是国家导向下的重点报道题材,但现在却完全渲染成了一个又一个煽情的悲情故事。显然,这已完全走上市场的轨道,将一个政治导向的新闻题材成功地置换成了一个煽情化、市场化的叙述视角,演变成了一个又一个供受众欣赏观看的媒介消费品。
3商业的主流意识形态化
上述是在文本异化的过程中,政治向市场靠拢的倾向。在此,我们也要看到异化现象的另一倾向,即市场又向政治偏斜——想获取经济利益,却要扛上一个践行主导意识形态的幌子;本质是商业需求,却偏要戴上一顶大的政治桂冠来将其主流意识形态化——这一异化类型正与广告的本质如出一辙,明明是要销售商品,谋求市场利润,却要极力建构让消费者信服的意识形态——在拥有该商品的同时即获得了身体健康的保障或社会身份的区隔。
2007年4月,由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办,由《今日女报》携全国8家女性报媒承办的评选“首届全国十佳暨湖南十佳时代男性”的大型主题活动尘埃落定。活动的规则是,每位公民都可通过热线电话、网络投票来支持自己最喜爱的“好男人”,而得票率高的参赛者得以当选。投票产生的湖南十佳“时代男性”中有9人都是具有较多社会资本的政界、商界、法律界和教育界的男性精英。而在这9人当中,又有5人都是拥有强大经济资本的大型企业集团的董事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3000万湖南女性眼中的“魅力男性”必须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能够胜任时代“好男人”典范与表率的首要指标还得是社会经济地位。显然,我们无法绕开评选活动的商业背景去审视这些魅力标准。在这样一场由全国女性报媒联手操作的表彰男性榜样,在中国新闻史上“前无古人”的轰轰烈烈的评选活动中,最终的获利者却是主办方和投资方,电信业、互联网自然也跟着分了一杯羹。《今日女报》下设的接受网民、读者网络点击投票的“女性在线”网站该时期点击率的纪录日日刷新甚至直线上升即是明证:评选进入网络投票阶段的短短8天时间内,15位候选男性就共获得了120余万张有效网络选票。由此看来,这是一个共赢、多赢,皆大欢喜的局面,有谁感到不快乐,受到伤害了吗?表面上看,至少不存在。在这里,媒体与广告商达成了最为默契的共谋,市场经济意识被巧妙地置换成了女性主义思想,“弘扬女性意识”旗号的打出无非是为商家牟利的事实披上了一层合理的义正词严的外衣。盛大媒介事件的背后隐藏着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热线电话、网络投票等方式制造了一种“女权至上”的虚幻感,而在这一乌托邦式的镜像中,主办方隐秘的权力意志和商业欲望最终得以实现。
“没有一个机构只表达一种意识形态。没有一个媒体机构能做到这一点。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全世界大众传媒的内容,会发现多元和矛盾的话语是其中最基本的主题。”在《今日女报》的传播文本中,我们看到了国家议程、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化的现实要求、女性主义人文关怀等多种声音的共存,国家政府、商品市场和女性运动之间较为激烈的博弈和协商已不可避免,而这背后折射的正是中国社会转型和媒体转型的深刻现实。传播内容及叙事上的冲突和裂隙的存在,主要是由女性表达空间自身的矛盾以及女性媒介身份与媒介体制所决定的,而非仅仅一句制媒者的水平有限所能归结的。在此博弈的过程中,消费文化和经济力量的介入将女性的展示、表述、抗争等女性话语利用为文化资本,收编到利润生产过程中,将女性言说演变为满足男性欲望的商品化生产过程,而“生产过程的经济关系是决定和规范媒体工业运作时必须服从的结构性权力关系的核心因素。在多重话语争霸的过程中,终究还是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占据了主导价值地位。也就是说,作为市场化的大众媒介,专业女性传媒主要行使的还是经济上的社会功能,这是一种不断蔓延、势不可挡的力量,而政治导向、专业主义等层面的社会功能都只在特定时期、特定语境下才行使,这是市场经济的大环境给当今专业媒体带来的巨大生存压力,毕竟它们生活在一个极其现实的社会语境中。
“象征暴力是一种通过施行者与承受者的合谋和默契而施加的一种暴力,通常双方都意识不到自己是在施行或在承受。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社会学的职能就是揭示被掩盖起来了的东西;只有这样,它才能有助于将作用于社会关系、尤其是把传媒关系的象征暴力减少到最低程度。”通过对《今日女报》文本冲突的深入解读,我们越发洞察到社会力量对社会传播行为的深远影响,“迎合市场”作为媒介生存的头等原则而加压于媒体。“任何一种产品,它赢得的消费者越多,它在文化工厂现有的流程中被再生产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它得到的经济回馈也就越高。因此,它必须诉诸大众的共同之处,并否定社会差异。”作为在商业语境下运作的大众媒介,创新和挑战是不大可能的,若女性媒介一味对某些现存社会观点和价值体系进行抵抗或颠覆,那她必定会遭遇大众的冷落。我们认为,这——正是女性媒介不时表现出某种无所适从的茫然,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媒体的尴尬之所在。当然,我们在批判她无法坚守职业理想的同时,更应反省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要改变它,决非一家媒体凭一己之力所能实现的。但是,专业女性媒介也不能因此顺水推舟,随波逐流,在获取商业利润的同时,更要尽量提高女性意识在传播实践中的呈现力度,因为优秀的新闻媒介应当媒体经营与服务公众并行不悖,在突出媒体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不忘践行传媒自身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