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春
根据《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的实施意见》(厦教局综[2007]25号)要求,为推动大练兵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结合今后的工作任务,厦门市教育局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师岗位大练兵的活动。笔者亲自参与并体验了我市中学体育教师大练兵活动,感触很深。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了自身许多不足之处,也发现中学体育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良的问题,深深体会到要想做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仅仅要上好课,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这次体育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开展真是及时而又有成效,大大促进了全体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学创新比赛确保体育课综合素质的提高
1,教师交流机会增多、教研氛围浓厚
开展教学创新比赛,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一方面,参赛选手备课具有研究性。参赛教师充分认识到要上好课,备好课是关键。在备课方面选手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有的教师边学新课改理论、边备课;有的教师花了不少时间,反复修改教案,使教案更加完善;有的教师备课后还在体育课中进行个别项目的预演。上完课以后都能认真地对自己所教的课进行反思,总结,并积极地请评委及其他老师对自己的课进行评议,虚心地听取同行的意见。有的教研组加强了教师的集体备课,他们不把评比名次放在首位,而是把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放在首位。例如,我们教研组在参赛教师精心备课的基础上,组织他们背对背地向全组其他成员说课,全组成员本着帮助教师提高业务能力的目的,献计献策,提出改进意见,这样选手们的教学思路拓宽了,教案更加充实,完善了。而我们组的其他老师在教学业务上也得到了相应的借鉴和提高,得到了双赢的目的。另一方面,当有老师上课的时候,其他老师都能踊跃地去听课,力争多听课,多吸收别人的长处,不断完善自己,同时又能真诚向上课的老师提出改进的意见,有利于老教师与年轻教师协调发展。
2,新课改理念增强、教学水平得以提高
教学创新比赛,参赛选手认真学习新课程的内容,努力把新课改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带着课题去研究去实践。加上老师们对活动十分重视,准备比较充分。因此,在活动中,许多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在不同程度上均有所提高,课堂教学面貌有了较大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学目标向多维转变。第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第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呈现出较大的变化。
二、教师“教案,课件、说课”等教学技能评比等活动有利于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
现在绝大多数中小学体育教师能够系统而扎实地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能够做到精通一门,兼教其它。还能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掌握体育教育教学规律,能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武装自己,使自己具有与时代相吻合的崭新的教育观点。但是,年轻教师刚踏出大学校门不久,缺乏实践的经验,理论与实践结台的能力有待提高。青年教师“教案、课件、说课”等教学技能评比活动无疑为他们的专业成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在这些系列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些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自制教具,学具评比活动大大增强了教师的创新意识
因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学校教育思想影响,不少中小学在体育教学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与缺憾,导致有的体育教师教学工作不积极,只满足于学校提供的现有体育教学设施,没有改良、巧用教具的想法或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没有上进心和开拓创新精神。自制教具、学具评比活动的开展既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培养了教师的创新精神,也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容与形式。
四、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等活动,更能有效提升体育教师的理论素养
长期以来,以竞技技术为主的教学使体育教师竞技技术教学强于对体育活动、意识培养方面的教学,因此,教学方法陈旧,重教学轻科研,缺乏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停滞不前。现代教育,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并以此来改变学生错误的体育观念。而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的开展,恰恰适应当前体育教师的这一需要。通过论文评比,可促使体育老师自觉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总结得失积累经验,撰写论文与心得,这对提升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素养很有帮助。
五、专业技术技能练兵有利于促使教师自觉锻炼,提升自身机能素质
作为体育教师,不仅有责任教育、组织、指导学生参与体育,而且也必须身体力行,一方面为学生作出榜样,另一方面也是自身健康的需要,要提高体育参与的意识、兴趣、习惯,还必须掌握体育理论的基本知识。体育教师没有锻炼,就没有压力,就没有提高,就没有精兵强将。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强身之道,长年坚持体育锻炼,使自己的肌肤更健美,身体更强壮,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够身体力行做好讲解与技术示范,才能将理论指导、知识传授与技术示范有机融合起来,真正实现将祖国的下一代培养成为具有坚强、乐观、奋发向上、百折不挠、善处逆境的良好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接班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