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何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必要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基础,这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实实在在的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近几年来,虽然语文教学进行了不断的改革,但是,基于目前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语文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病就是脱离了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教与学难以有机结合,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学生在座位上不是吵闹就是打瞌睡,这样的教法难以突破教学的瓶颈,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厌恶情绪,语文教学水平难以提高。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新思潮。由于行为导向教学法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口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是通过行为的引导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职业能力及创新能力。常用的行为导向教学法有讨论归纳法、问题教学法、建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大脑风暴法、合作学习法和知识竞赛法等等。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小学及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有着独到的优点,它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教学效果显著。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行为导向型教学法。
1.讨论归纳法
讨论归纳法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老师巡回指导,师生共同归纳,达成统一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实施过程是:下达任务→实施计划→检查评比→总结推广→布置作业。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分析、陈述意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实施过程是:介绍案例→分析案例→诱导启发→陈述意见→知识整理→评价总结。
3.大脑风暴法
大脑风暴法是将学生召集在一起以会议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自由地思考和联想,提出各自的设想和提案,教师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的教学方法。实施过程是:成立小组→确定论题→提出设想→记录设想→总结评价。
4.合作学习法
相互合作的小组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活动,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言语交际环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增加了学生参与语言实践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竞争向上的精神。实施过程是:成立小组→确定议题→提出问题→分析讨论→小组汇报→成果评价→知识整理→运用推广。
5.知识竞赛法
知识竞赛法是在教学或自学的基础上,把有关知识内容组成若干测试题,通过抢答竞赛的方式,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一种教学方法。实施过程是:成立小组→确定赛题→宣布规则→进入竞赛→总结评比。
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来看,行为导向教学法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的转变。行为导向教学法注重行为导向,教师与学生互动,并侧重于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特长和潜在能力,注重学生的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脑、心、手、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讨论、去讲解、去评价,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下获得知识。
所谓用“脑”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脑思考。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讨论归纳法、问题教学法等都是要求学生用“脑”。但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不喜欢动脑,懒得动脑,所以,我们在教学中着重考虑如何让学生喜欢动脑,勤于动脑。比如,在教学《我看见了大海》一文时,“继父为什么要带我上街”是一个关键性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对下文的理解就容易得多。但如果单单提出这一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可能不高。为此,我们采用讨论归纳法和问题教学法,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你看到过腿瘸的人吗?如果你的腿瘸了会难过吗?如果你一出门就被人嘲笑,你还愿意出门吗?因为这几个问题是假设性问题,假设的对象是学生自己,这些问题与学生的思想很接近,所以学生乐意用“脑”思考。这种诱导学生用“脑”想问题的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
所谓用“眼”就是让学生多看书,多看影视作品等,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好专业打下坚实基础。学生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感悟生活,体会到人间的真、善、美,从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学了九年语文,但是许多学生阅读品味低,阅读能力差,不喜欢读书,却仍然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在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的调查中发现,学生不爱读书的主要原因是课文内容不够有趣,再加上语文老师对课文肢解性的讲解,使语文课缺少了活力与魅力。为此,我们根据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理念,把“愉快教学”“情境教育”以及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方法渗透到课本中去。例如,在教学《都江堰》时,我们用图片或者多媒体影像资料让学生感知,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致就会高得多。同时,我们对学生课外阅读作了具体要求,即每一周看一本书,看一部电视剧,并把自己读后或观后的感想写下来,要求在班内进行交流评比,学生参与热情很高。
所谓用“手”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去,教师总是以居高临下的主导者的身份来引领整个课堂。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死气沉沉。为此,我们在教学时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文基础、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提出了学生为课堂的主导者,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解决方法。比如,我们在教学《史蒂芬娜的选择》时,安排学生分角色表演,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学习应用文书信教学时,我们向学生布置了给父母写信,给初中老师或同学写信等作业,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同时,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与专业基础相联系的活动,比如收集专业常用词写一段话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用“口”就是让学生说话,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说话是表达思想和接受别人思想的必要工具,说话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工具,说话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职业学校学生朗读能力大多比较差,为此,我们根据行为导向教学法要求,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每一篇课文中最精彩的一段,我们总是让学生反复朗读,直到能诵能背。每个单元都进行口语训练,比如拜访与接待、介绍与交谈、劝慰与道歉等,我们通过情景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讨论归纳法、问题教学法、大脑风暴法、合作学习法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说话训练。
学生脑、眼、手、口并用,使课堂教学呈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热烈场面。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全身心参与,在参与中产生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接受知识,使自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
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转变了教师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起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本位的理念。教师由原来的“教”为主,转向以“导”为主,侧重于指导和辅导,师生之间形成互动、互助、融洽和睦的关系。行为导向教学法给教师注入了强劲的教学动力,教学风貌焕然一新。教师上课有“法”可依,学生学习有“劲”可使。以往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案”的呆板课堂教学,变成了多手段、多方式、多方法的多样化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行为导向教学法为语文教学创造了一种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阅读写作等语文能力水平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高。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行为导向教学法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必要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基础。
(施政明 浙江省海宁市技工学校3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