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内外的教学资源开发

2009-07-17 03:49陈太根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饮食教育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饮食都不是一件小事。开门七件事也好,“民以食为天”也罢,都离不开一个饮食之道。恰如林语堂所说:“如果说还有什么事情要我们认真对待,那么,这样的事情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学识,而是‘吃。”[1]

回溯历史,在浩瀚中国文化中,专门针对饮食而提出的种种论述与总结比比皆是。黄庭坚在《士大夫食时五观·序》中说道:“古者君子有饮食之教在《乡党》、《曲礼》(指《论语·乡党》和《礼记·曲礼》),而士大夫临樽俎则忘之矣。”[2]他认为士大夫的饮食生活应该有所规范,古代圣人早就有教诲了,可是人们一开吃一喝酒,就全忘记了,所以要写文章警戒世人。

由这段话,可以读出两层意思,一是饮食应该有规范,二是我国古来就很重视饮食的规范及其文化内涵。虽然黄庭坚的序言针对的是士大夫,可是对于今天的人来说,依然有着普世意义与警戒价值。

饮食规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饮食常识。在中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宣传、普及饮食常识应该是饮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饮食常识呢?就是该吃的便吃,不该吃的便不吃;该给人吃的就给人吃,不该给人吃的就不要给人吃。

那么哪些该吃,哪些该给人吃呢?有这么几个原则要注意:一是饮食符合养身健体需要,不卫生者不食;二是合理安排,按时按需饮食;三是饮食应重营养,且有节制;四是要心存敬畏,珍惜粮食。这几条恰都符合儒家思想“礼”的要求和中庸之道。这些道理在今天看来很简单,可是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被严肃地写进了书中。《周礼》提倡饮食应“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3],影响至今。《论语·乡党》中,孔子针对饮食提出了许多规范和要求,如“不时,不食”是说不到时间不吃饭;“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是说宴席上肉虽多,但应以主食为主,不可多食肉。“惟酒无量,不及乱”是说酒可饮,但要不醉为好。《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4]的饮食原则。这些都是先贤指出的朴素而实在的道理,今日读来依然朴素而有意蕴。

除此之外,更应当注重饮食教育中的文化传承性,这有助于增加中学生饮食文化教育的厚度与深度。近些年来,饮食文化渐渐得到了出版商的宠爱和读者的偏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希望在大快朵颐的同时也有一些文学审美、文化熏染的收获。一些本已成就不凡的现当代作家、学者、文化名人撰写了诸多饮食文化方面的文章、专著,因此他们的提倡弘扬,使饮食文化这一重要概念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多的关注。

这是提出将饮食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承结合,挖掘其厚度与深度的外部环境。其内部环境则是实施高中新课程的内在需求,也是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内在需求。新课程要求师生发现并利用课本之外的教学资源,这对老师而言是一种促进,对学生而言则是扩大视野、提升素质的需要。饮食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拥有着非常好的推广契机。

首先,可以将饮食文化教育与用餐礼仪结合起来。食礼自古有之。《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处,始诸饮食。”《管子》中也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名言。

此处暂举几例略说一二,借以管中窥豹。比如,很多同学吃饭时喜欢大声说话,喝汤时声音很响,有的还喜欢当众剔牙。其实,对这些毛病,古人在很早以前就很庄重地在典籍中强调过了,“食无语,寝无言”(《论语·乡党》)、“毋流歠”、“毋刺牙”(《礼记·曲礼》)。再如,用餐时坐什么位置也有讲究。古代筵席之上座次至关重要,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高中课文《鸿门宴》中有很好的例子:“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他们虽然是敌人,但未失风度,严格遵守着餐桌礼仪。另外,与长者、尊者一起用餐时的礼仪,主客之间的礼让等等,都大有讲究。正所谓借古喻今,古人的记载足以成为扩大语文课堂外延的生动素材。

其次,可以将饮食文化教育与乡土教育结合起来。从古至今,最著名的饮食文化故事恐怕属《晋书·张翰传》所记:“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从此以后,“莼鲈之思”便成为概括乡土之思的最有名的典故了。倘若将此类文本作为高中生语文课堂之外的读物,则既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与道德层次。

的确如此,游子在外,每挂念家乡之时思及最多的恐怕就是饮食了。唐鲁孙、邓云乡、梁实秋、陆文夫、汪曾祺等人谈吃的专著之所以获得了人们的喜爱,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他们谈吃的文章里浸透着一个远游浪子对于故土的依恋之情。真挚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比如,周作人谈吃一类的文章很多,他的《臭豆腐》《故乡的野菜》《窝窝头的历史》《苋菜梗》《饭菜》等文里里外外都满怀着对家乡绍兴的朴素的爱。正如叶圣陶在《藕与莼菜》里所说:“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系,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5]对于家乡的热爱并不需要多少豪言壮语,淡淡的乡思乡味恰是最好的注脚。

再次,饮食教育还可与古诗词欣赏及文学审美教育结合起来。饮食之道涵盖面甚广,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留下了很多关于饮食的诗词文赋,有一些成为了经典,有一些演为故事传于民间。且不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的调和之道,也不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只说那一篇篇优美的诗词文章,就已经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了。试举几例:

(1)“宾之初筵,温温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诗经·宾之初筵》)

(2)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3)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4)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5)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

(6)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7)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杜甫《赠卫八处士》)

(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当然,还可以在语文课堂之外,结合文学作品的阅读来开展饮食文化教育方面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如学生可从探究贵族饮食的角度来阅读《红楼梦》(妙玉与宝玉论茶一节众所周知,其实更妙的是刘姥姥进园以后的诸多趣事),可从僧徒斋饭的角度入手针对《西游记》进行佛教饮食文化的探究(如荤食、素食的变迁),可从探究文人自创美食的角度来研究其生平与时代(如东坡肉、东坡羹),可从探究地方特色饮食的角度进行一些民俗方面的研究尝试(如云南的宣威火腿、过桥米线,扬州的煮干丝、狮子头,西安的羊肉泡、饺子宴,北京的豆汁儿、烤肉,杭州的宋嫂鱼羹、龙井虾仁),可从节气、节日饮食的角度对故事、传说、历史进行一番梳理(如寒食禁火为纪念晋文公之臣介子推,端午食粽是为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这样的切入角度无疑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对高中生来说也有脱离课堂局限、投入探究实践的作用,对提高阅读也是大有裨益。

总而言之,高中饮食文化教育可在饮食常识教育之外,加入对学生的饮食礼仪熏陶。还可借此发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面,深入挖掘饮食之道的文化内涵,从饮食教育与用餐礼仪、饮食教育与乡土教育、饮食教育与审美教育、饮食教育与实践探究等角度入手赋予其新的视角和广的视野,从而使高中生饮食教育获得更多的深度与广度。

注释:

[1]林语堂.中国人的饮食[A].范用编.文人饮食谈[C].北京:三联出版社,2004.

[2]林伯谦.北传佛教与中国素食文化[EB/OL].中国佛学网,

http://www.china2551.org/Article/fjsh/zl/200808/7535.html

[3]崔高维校点.周礼·仪礼[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4]黄帝内经[EB/OL].天涯在线书库,http://www.tianyabook.com/gudian/huangdineijing/

[5]叶圣陶.藕与莼菜[A].范用编.文人饮食谈[C].北京:三联出版社,2004.

(陈太根 浙江省绍兴一中分校312075)

猜你喜欢
饮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夏季饮食三宜三不宜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把癌从饮食中赶走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