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大学生母语素养的若干建议

2009-07-17 03:49周丽丽何玲钰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母语重构

周丽丽 许 驰 何玲钰

目前,在我国高校内部,大学生普遍对母语缺乏兴趣早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当今大学生的母语素养的现状到底怎样?为此, 2008年1月至6月我们课题组在苏南、苏中和苏北的三所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的高校内,进行了一场小规模的针对大学生母语素养的问卷调查;在2008年9月至12月,我们又进行了一场更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为江苏省46所高校的2000名大学生,其中本科院校19所,涉及学生800人;高职高专27所,涉及学生1200人。基本上涵盖了除文、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调查的结果显示,无论是文科生还是非文科生,其母语素养均处于较为严重的缺失状态。本文拟将从以下三个层面来摭谈如何“重构”大学生母语素养。

一、从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

1.转变意识,纠正观念

目前,政府、社会舆论对汉语重视不够,母语防护意识薄弱。很多大学生不读或很少读传统的母语著作,大学的近一半时间放在英语的学习上。自从我们实行开放政策敞开国门拥抱世界以来,英语是一天天变得“满天飞”。现在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在学英语;各类职称考试基本上都要考英语;明明是内销商品包装而说明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报刊上夹杂的是英文,电影电视上夹杂的是英语,本来纯粹是中国人参加的座谈会时不时也会来两句英语,就连普通市民也在处处大搞什么“英语角”,大有全民扔了汉语用英语,“直把杭州作汴州”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生的母语素养的培养怎能得到重视?因此,要想有效培养大学生的母语素养,必须彻底纠正这种不良风气。钱钟书先生曾指出:“文化昆仑的基座在国学。”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昆仑”,我们全社会都应“保卫母语”,热爱母语。

2.动用行政手段,保证母语教学

为了让高等教育真正重视大学生母语素养的培育,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运用国家的力量,强行推行母语高等教育。《人民网》2007年5月10日报道说: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语文课。这一政策对大学生特别是对理工科大学生的母语素养的提高将会起很大的作用,因为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非文科专业根本没有开设大学语文。另外,国家可以运用行政力量在学生毕业、社会就业方面对母语素养做出一些硬性的规定,这样也可以客观地促进大学生学习母语的积极性。

二、从学校的角度来看

1.改革教材教法,提高高等母语教育的实用价值

人文科学是国家的软实力,但它如果不以阅读、表达、书写这些运用母语的能力作为“车轮”则很难驰骋。我国中小学阶段母语教育历来以应试升学为目的,大都不重视实际的运用能力,导致课堂教学呆板,学生作文八股模式严重,语言的实用能力偏弱。而且教材陈旧,一半以上的文章都是延续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文章。虽说这些都是经典,但对于母语功底偏弱的理工科学生而言,学起来显得较为吃力。因此,现在的大学语文教育应着眼于现实,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可以多实施一些关涉母语听说读写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很浓的教学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母语素养,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做好大学语文延伸教学工作

面对课时量有限的现实,学校应积极做好大学语文的延伸教学工作,将大学语文与文学素质类课程结合起来,比如多开设“古诗词鉴赏”“外国文学赏析”“中国文学名著导读”等选修课,让学生在语文课时量有限的条件下拓宽学习母语的空间。同时,学校还应该有意识地组织各种演讲比赛、辩论赛,各种人文社科的知识讲座以及读书报告等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名著,积极采取各种形式强化母语的学习氛围。

三、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1.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

2005年《羊城晚报》以《清华校长主持宋楚瑜演讲举措失当遭炮轰》为题,发表文章,文章介绍了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5月11日在中国著名学府清华大学发表演讲的状况,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在开始主持过程的发言中,结结巴巴,几次顿断更正,到了最后更是洋相尽出,把向宋楚瑜赠送礼物说成“捐赠”礼物,引起下面学生的一片嘘声。这还不算,等他把送给宋楚瑜的第一件礼物——一首诗的卷幅展开时,竟然不能将全诗的三十二个字认全!面对用篆体书写的、晚清著名外交家、著名诗人黄遵宪的七言诗“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堂堂清华的校长,竟然将“侉离分裂力谁任”中的“侉”念做“瓜”,结结巴巴地没有把整首诗念完整就草草结束。面对清华校长的尴尬处境,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语言功底和文学功底,有丰富的积累和开阔的视野,作为母语高等教育的教师更应如此。

2.摆脱应试教育模式,提升学生审美情怀

在大学语文教育方法的探讨上,很多教师存在思想上的偏差,他们承袭中学语文的做法,把重点放在对文学作品的字、词、句、篇的解析上。杨志岐先生认为:“小学语文,主要讲语言文字,中学语文,主要讲语言文章,大学语文,主要讲语言文学。”大学语文是中小学语文的延伸和发展,是一个本质性的跨越,不能把中小学语文的老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大学语文中,那样会把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讲得支离破碎,因而忽略了对作品整体神韵的把握。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层次上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领略文学作品中美的神韵,培养审美情怀,提升情感智慧。

3.要努力提高大学生自身对母语学习的兴趣

叶圣陶说:“自学的本领是用之不竭的才能,储能就要储这样的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兴趣是提高他们母语素养的最佳捷径。很多大学生由于专业上不涉及汉语,加上长期的应试教育对语文的误解,以为学习母语是非常枯燥的,这是非常错误的。汉语是非常美的语言,如果大学生能切实提高对母语的兴趣,就肯定会为之着迷。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如果一个大学生连自己民族的母语都掌握不好,将何谈他们今后的发展?大学语文教师要动用一切手段让我们的大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语文课,要从教学风格、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着手。只要让学生们喜欢上了语文,就不愁他们的母语素养得不到提高。

(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母语素养的缺失与培育”系列成果之一,项目编号:363。)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周丽丽,许驰,何玲钰 江苏宿迁学院教育系 223800)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母语重构
母语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母语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