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包含着语言学与文学,建国以后,我们国家在确立语文科目之初就规定“语文科的教学包括语言和文学的教学”,并且认定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社会斗争和发展的工具”,“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运用语言的最好范例”。因此,语文学科除了交流思想外,还承担着传承文明的重任,是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古今中外的文学典籍,不但详尽描述了时代人情风貌,而且记录了时代人文思想。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看出,语文课程不仅重视工具性,重视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树立,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我们认为应该充分运用语文教材,挖掘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汲取精华,养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学语文课本中,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的篇章和材料俯拾皆是。孔孟儒家学说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人道主义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的忧患意识和献身精神;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表现的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执著的爱国精神;《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谦恭忍让、廉颇负荆请罪的高尚品行和爱国精神;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超然物外的洒脱;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一身傲骨;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利他主义;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情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岳飞“还我山河”的爱国赤诚和“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孤独之感、执著精神;文天祥“九死一生、矢志报国”“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忠诚;《谭嗣同》中谭嗣同的勇于改革、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鲁迅《〈呐喊〉自序》中弃医从文、追求真理的爱国精神;毛泽东《沁园春·雪》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所体现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和凌云壮志;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体现的横眉怒对、不愿屈服的正义感;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爱国情怀;冰心《小桔灯》中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对这些丰富的精神养料,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通过课文作者和背景资料的介绍进行点拨,也可以通过语言品味、形象剖析来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结合作文教学来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养成良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其次,在课外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文学阅读,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文学即人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名著,最能丰富人的内心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大量的文学阅读,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渠道。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作者的高尚心灵的熏陶,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使自己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透彻领悟作品中的人、事、景、情,深刻品味作品的文化底蕴,认识到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的复杂与变化,认识到人性和情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认识到“各种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作为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除了有物质追求外,还要有一种形而上的精神追求,要充满灵性和热情,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关注人的命运,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关注自身的存在发展,对未来充满神往和想象,对人类怀抱一种人道主义的终极关怀。正如巴金老人所说:“文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加美好,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精神,给人以精神的底子。”这就是语文教育的魅力和功用。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之情,还能够完善学生人格,切实落实新课程改革的“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作为语文教师,应重视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朱中义.怎样优化课堂人文环境[J].语文教学通讯,2001,(5).
(陈世鹏 甘肃省临洮中学语文组730500)